讀者投書:沒有任何悲劇是單一因素造成的!媒體和家長不該忽略這些事…

2016-03-29 12:30

? 人氣

媒體過度報導除了製造社會恐慌外,也可能引發負面模仿效應!(蔡昀暻攝)

媒體過度報導除了製造社會恐慌外,也可能引發負面模仿效應!(蔡昀暻攝)

28日上午11點多,北市內湖區發生重大社會案件,4歲女童遭隨機殺害身亡,當社會再度發生隨機殺人事件,人心惶惶之際,新聞媒體大量報導事件經過,身為閱聽人、家長該如何在資訊接收後,避免心理過度恐慌、焦躁?關掉新聞畫面就有用嗎?

報導新聞事實、真相是媒體的職責。在台灣各家媒體互相競爭點閱率、頭條率的情況下,要減少這一類報導或許難度很大。但是,在報導的方法上,仍有許多細節是值得媒體多加留意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這類事件發生後,人們早已自發性地有了情緒。媒體該做的,不是更進一步的刺激、誇大、煽動。口號式、宣洩式的報導,也會造成閱聽人更多情緒上的反應與壓力。

回顧過往類似事故,確實有不少的共通點,單身、失業、精神狀況不穩、經濟壓力等等。這些因素的逐漸累積,很可能是悲劇導火線的「一部分」,但並非導火線的「全貌」:並不是所有單身、失業、精神狀況不穩、壓力大的人都會變成兇手或情緒失控。

在個人因素之外,還有更多具有影響力卻隱晦未見的原因需要被討論。這些龐大、複雜的訊息,往往容易在報導中被忽視。閱聽人應謹記,沒有任何一個悲劇是單一因素造成的。過於簡化的思考方式,很容易忽視其他因素的影響力,甚至演變為互踢皮球的困境。畢竟,人類大腦天性喜歡簡化過的結論。

一直接受過度簡化、二分、劃分敵我的訊息所影響,加上恐懼情緒的作用。容易使得整件事情在最後,只剩下「報復」與「仇恨」被記得,這對我們的幫助是很有限的。因此,如何提供如實、客觀的報導,幫助民眾用健康的方式消化這些訊息,是媒體很重要的課題。

此外,在報導、訪問的過程,務必留意受害者與家屬的感受,避免因為提問、追求所謂真相而造成家屬的再次傷害。對於犯罪過程的細膩描繪,甚至公開血腥、聳動圖片,這些資訊的釋出,都必須再三斟酌。過去研究顯示,過度報導除了製造社會恐慌之外,也可能引發負面的模仿效應。

我們必須從這類事件記取教訓,但純然的訴諸「情緒性」的資訊,反而妨礙了讀者進行客觀思考的能力。雖然,我們無法阻止媒體釋出資訊,也無法純然樂觀的期待媒體自律那天的到來;但,身為閱聽人,我們可以選擇透過行動做出改變。

1.避免整天暴露在「馬拉松式」的新聞報導之下。過度接觸這類訊息,很容易在無形中增加自己的情緒負擔與壓力。

2.留意自己對於此事件的「涉入程度」是否過度。在不知不覺中過度投入於相關新聞的第一手消息、重複接觸過多充滿情緒的訊息(無論是新聞報導、相關臉書的發文、名人/藝人在事發提出的呼籲等),一再接觸這類訊息,很容易使人出現替代性的情緒如:憤怒、恨意、敵意等。這些情緒若無法透過健康的方式紓緩,便容易累積自身,對生活、睡眠、工作,甚至健康造成影響。

3.覺得自己身心狀態不佳時,請「關機」,關掉電視、不滑手機、不做相關討論,主動透過腹式呼吸、放鬆練習等方法,讓身心回歸平靜。

家中有小孩的父母,在接收到這類新聞時,也必須在旁給予孩童必要、溫和的說明與情緒支持,提醒孩童自我保護的方法與重要性,但避免用恐嚇、會使孩童害怕的方式來呈現或溝通這些訊息。

1.父母與學校可以利用這樣的事件,教導孩子危機處理的知識。如何學習防衛、保持警覺,在面臨危險時,如何離開、躲避。這些危機處理知識,多半不是孩童平常所了解的。

2.在與孩子討論相關新聞與自我保護方法時,父母親應試著用冷靜、理智的方式與孩子溝通、討論,避免將自己對事件的情緒投射到談話中。這樣很容易讓孩童無形中更加害怕與恐懼類似事件。

3.大人在面對這類事件後,自身的安定狀態,對孩童的情緒安穩很有影響。倘若,孩童看見大人憤怒、敵意,口中罵著兇手,卻不明白背後的原因,不知道父母在氣什麼,孩童將不知到該這樣的情緒歸咎於哪裡,而可能覺得是孩童或自己的問題。

穩定的生活型態,也是讓大人、小孩安心的好開始。所以,請父母以身作則,時間到了,關掉電視,和孩子聊聊天。或者,在睡前到孩子房間,利用準備入睡的這段時間,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很愛你,爸爸媽媽會盡可能的保護你,你也要努力的保護自己。我們會愈來愈長大,也會愈來愈勇敢。」

身為大人,我們要記得當事人母親的痛苦,更要記得事後的言談裡,她的理智、堅強與勇敢。台灣人會記得這件事,我們會從中學習;然後提醒彼此,人民之間擁有的互相信任與團結還是在。我們會憤怒、會有情緒。但別因為停留在仇恨之上而忘了,還有更多討論與努力的空間,是台灣接著走下去所需要的。

作者|蘇益賢
政大心理所碩士。現職夏一新身心精神科診所臨床心理師、教育部特殊教育團隊兼任臨床心理師、情境行為科學協會會員。專長:青少年與成人心理評估與心理治療、心理相關工作坊設計、腦與神經科學在身心健康促進的應用、第三波行為療法整合。經營有部落格心理師的口袋、臉書專頁心理師想跟你說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