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愛的人一定要結婚嗎?除了婚姻以外,你其實還有不一樣的選擇

2016-04-25 18:43

? 人氣

你是覺得自己是一定要結婚的人嗎?現代人不婚比率愈來愈高,知名作家山口揚平也提出他對於傳統婚姻制度對於伴侶的束縛,也許婚姻之外的伴侶形式,更能讓人思考什麼是自由的人生。

婚姻之外,全新的伴侶形式

「不過,接下來要說的內容,主題不是『女朋友』,而是結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結婚……」

「若是借用你們這個世代的用語,結婚『GG』了。」

「結婚的未來那麼黯淡嗎?」

「首先,用數字看一看吧。男性一輩子未婚的比例變成百分之二十,而女性則是變成百分之十。」

「為何女性比較少……?」

「因為有男性婚了好幾次,如今正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

「猶豫要不要結婚的人確實增加了。」

「理由是什麼呢?」

「是不是因為一個人比較輕鬆?」

「結婚充其量只是『制度』。兩人相處的伴侶關係其實是更深的層次,自然地形成。對吧?」

「結婚的形式不是小時候看著父母學習的嗎?」

「沒錯。而且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遲早也會結婚。」

「嗯,唉,是啊。」

「男性和女性結婚(有機的關係)是世上最美的狀態之一。可是,人會分分合合。相對地,結婚是一種契約。」

「我一位女性友人的丈夫似乎外遇,她大發雷霆,揚言要對丈夫採取各種報復手段。我看到她那個樣子,落寞地心想『唉~,他們原本是相愛的兩個人啊……』」

「民法規定,外遇是犯罪,犯罪當然存在罰則。『結婚』始於相愛,結果卻是拚得你死我活。」

「話說回來,為什麼會產生結婚這種制度呢?」

「就維持社會秩序這個層面而言,結婚制度很好,但是違反自然。而如今,人們開始講求更自然地生活。如果從數字來看,一目瞭然。許多先進國家的離婚率達百分之二十。私生子/非婚生子女比例超過百分之四十的國家也不少,瑞典甚至高達百分之五十四,日本才不過百分之三。」

「您的意思是,離婚是理所當然的事?」

「難道父母為了孩子而一直貌合神離處在一個屋簷下是好事嗎?」

「這麼說是沒錯,但是……」

「我並不是在勸世間夫妻離婚,你的父母如今也持續著夫妻生活。我認為,兩人互相扶持,製作你說的不良少年制服,把你養育成人,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謝謝。」

「但是,在沒有愛的夫妻身邊成長的孩子如何呢?純真的孩子會敏銳地感覺到父母之間的不相愛。」

「我家也是,家父曾經有過小三。」

「這是你小時候的事吧?」

「小學三年級的事。家母帶著我離家出走時,從汽車音響傳出麥可•傑克森的<Beat it>。從此,我就討厭他了……」

「我想也是,那成為心靈創傷,深植於內心。對於孩子而言,精神上更不健康。剛才舉例的瑞典,雖然離婚率高,非婚生子比例超過一半;不過,孩子都心靈健全地成長。那是因為父母不管離婚或不婚,都打造了對他們而言,雙方保持適當距離的伴侶關係。當然,社會也協助、支持這一點。」

「新的夫妻形式嗎?」

「沒錯。如果維持健全的關係,相對地,孩子也會受到關愛。形成人的不只是身體,也包含了感情。」

「感情……」

「生物和生命不一樣。生物是物體,生命是人的連鎖情感(就親子而言,是親情)。人不是單純的生物,而是生命。人的人格形成大幅仰賴三歲之前被給予的情感和關愛的多寡。因此,就養育孩子這個前提而言,本質不是結婚制度,而是灌注於孩子身上的關愛。你的父母應該數度面臨離婚危機,但是仍對你投注了充足的關愛。看你就知道這一點。」

「如果看我父母,我將來也會想要有能讓自己放鬆的家庭。前天的婚禮上,我也看到幾個有孩子的同學,覺得好羨慕。可是,我現在對於結婚不太積極。」

「渴望成家是理所當然的。家庭是社會最小的社群,而且必須最重視。但你要先知道,重要的不是『結婚=家庭』。在夫妻之間,主動地建立伴侶關係比較重要,若是執著於結婚制度,就會忽略對對方的愛。也就是說,會『依賴』死板的制度。」

「這就跟您昨天說的國家話題一樣。一旦有制度或規定,就會令人變得盲目。」

「沒錯。思考、選擇符合時代的形式,最重要的是符合自己和最愛的伴侶的形式很重要。」

「原來如此!」

「今後,不結婚的夫妻(事實婚姻)應該會越來越多。必須更自由地思考人生。即使尊重制度和習俗的演變過程,也必須思考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

作者介紹│山口揚平

日本知名作家、思想家、投資顧問、企業家。專長為貨幣論、資訊化社會論。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就算十年後世界崩壞了,你還能生存下去!解答你的不安,讓你自信找到變動中的立足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