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不想聽,他越拚了命解釋…這些「非解釋不可」的人到底有什麼毛病?

2019-02-11 10:37

? 人氣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跟一個人解釋某個問題,你明明已經講得完美無瑕細緻入微,連傻子都能聽懂,但對方偏偏就聽不懂。「我完全不是這個意思,他怎麼能那麼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歷——發生一件事情後,你明明很清楚問題出在哪,但負責人偏偏要拚命跟你解釋。你越跟他說「不用解釋了我不想聽」,對方越著急「你聽我解釋,不是你想像的那樣!」

美國小說家大衛·福斯特·華萊士(David Foster Wallace)曾造出一個詞「Ambiguphobia(非解釋清楚不可)」,剛好用來形容上述兩個場景中出現的情況。

這是溝通中的常見現象:一方越不想聽,另一方越容易出現「非解釋不可」的衝動。而事實也證明,這種「解釋」多數情況下都可能是無效的,甚至導致結果更加惡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於當我們在解釋時,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為何解釋」。

當「非解釋不可」的情況發生,解釋者往往會拼命努力告訴對方「我到底是怎麼想的」、「真實的情況是什麼」,以及苦思冥想「我要怎麼講他們才能夠明白?」

此時解釋者往往沒有意識到,自己真正關注的,也許已經不再是「解釋的內容」。

拼命解釋的人,到底想得到什麼?

Adler和Proctor在《溝通的藝術》一書中提到,溝通分為「內容向度」和「關係向度」兩方面。當我們帶著「非解釋不可」的心情拼命解釋,我們在乎的便不再是「我到底說了什麼內容」,而是「我說的這段話將會怎麼影響到這段關係」。

比如下面這5種「關係問題」,就是觸發「非解釋清楚不可」的常見心理:

特別希望別人喜歡自己

當我們剛剛開始和一個人接觸時,我們特別希望對方可以喜歡上自己,但與此同時又非常擔心不被對方搭理,此時如果不小心做了什麼不合時宜的事情,一種強烈的「非解釋不可」的心情就會突然間湧上來。

其實,每個人都是多面的,當我們在溝通時,會下意識的針對不同的人展示不同面的自己,這在心理學中被稱為「認同管理」。當我們想要快速獲取對方的認可,就會更多的採用解釋的方式來把自己塑造成「希望對方看到的模樣」。

一旦認同管理失敗,我們就會很容易陷入到「非解釋不可」的心情中。

想逃避對方「命中要害」的批評

當我們被別人批評,尤其遭到自己內心承認、但情感上一時間無法接受、不敢面對的「命中要害的批評」時,出於維護面子的需要,我們往往會切換到「防備」的狀態,而解釋就是成為防備的最好方式。

有時我們會採用「合理化」的方式,為那些自己並不能夠接受的信息找到另外一種解釋,譬如「我真的很想幫你搶票,但我實在是太忙了」。或者我們會採用「退行」的方式,用「不行」來代替「不要」——「真的是因為我不會做,我完全不知道從何下手。」

想獲取自信心,確認自己的「正確」

很多人在需要解釋自己時,出於某些原因(比如不擅長表達、沒有梳理清楚等等)只能給出一個尷尬的解釋,這會讓你覺得自己很沒用。與此同時,當對方給出不理解的反饋,你會更加受挫,從而想方設法把自己剛才的解釋說通,讓對方接收到自己表達的意思。

此時對你來說,「想傳達的意思」也許已經不再重要,你更在意的是通過解釋重新獲取自信,重新讓自己相信「我的想法是對的」

所以,當你終於解釋清楚,對方也給出積極、理解的反饋時,你會得到一種難以置信的解放。

想跟對方建立更加親密開放的關係

有時越是你關心的人,你越想跟他分享自己經歷的事情,你會越努力跟他解釋清楚每一件事,解釋清楚自己的原因和意圖,目的是讓他更了解你,以增加你們關係的深度和真實性。

在這種情況下,你可能不太在意讓他按照你的方式看問題。不管他是否同意你的做法,是否想聽你的解釋,你都默認他是支持你的。你解釋也不是為了說服或操縱,而是出於尊重,希望讓對方更好的了解你,以增進彼此的關係。

想避免否認和誤解

想獲得理解,想被接受,本就是人類的天性。但在你努力追求這種「被理解的感受」時,可能會很擔心另一方產生與你不同的想法。於是你可能會極力避免那些可能出現誤解的描述,反之盡可能詳細地提供能支撐自己觀點的描述。

所以,現在不妨回憶一下,當你努力為一件事解釋時,你內心真正期望的到底是什麼?

經常拼命解釋,會造成什麼壞影響?

經常用力解釋,可能也會給我們帶來一些困擾和麻煩。

解釋過多會讓你感覺到心累,甚至忘記了自己的真實感受在管理自己形像這件事上,每個人做到的程度是不一樣的。有些人會更多注意到自身行為和反應,並及時根據需要調整溝通方式,在合適的時候提供適宜的解釋。這種策略往往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的認可,但與此同時,它也消耗著我們巨大的精力。更嚴重的是,因為我們需要不斷根據場景來切換自己的角色,並且根據角色給出相應的解釋,這很可能讓我們漸漸忘記了,什麼才是自己內心最為真實的感受。

可能會成為自我欺騙的工具,和攻擊別人的利器

正如前文所言,許多時候我們會產生「非解釋不可」的心情,是因為我們傷了面子,想用解釋來挽回。此時的我們處在憤怒和懊惱中,講出來的解釋往往具有攻擊性,會毀掉我們的溝通。更重要的是,很多時候,只有我們真正被戳到痛處的時候,才會選擇解釋。此時,不管我們的解釋聽起來多麼合理,本質都是一種自我欺騙,讓我們遠離客觀和真實。

那麼,如何避免無用的「解釋」?

說到底,「解釋」仍然是一個溝通方式。與其糾結為何「解釋」沒有用,不如思考一下,你是否選對了正確的溝通方式?

溝通是兩個人的事,傾聽時常比解釋更有效

傾聽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當我們深陷「非解釋清楚不可」的心態時,我們往往會覺得是自己的言語表達不夠清楚,不夠能言善道,從而使得對方沒有辦法理解自己的真實意思。

其實不然,真正有效的溝通不僅包含了表達,也包含傾聽。每個人都是傳遞者和接受者。真正良好的溝通並不是我們「對」別人做了什麼,而是我們「跟」別人做了什麼。

所以,當下一次深陷「非解釋不可」的衝動時,不妨試一試轉換思路,花費更多的精力來聽聽別人怎麼說。也許問題就緩和了。

面對別人的攻擊,除了解釋你還可以做這些

當我們遭別人的批評遇到和攻擊時,我們可以採取以下的方式來進行溝通:

首先,我們可以去詢問事情的詳情。當對方說「你真的太小氣了」,先忍住想解釋的衝動,耐心的問一下「我的哪個做法讓你感覺到小氣了?」如果對方不說,也可以嘗試猜測。這樣,至少可以逐步聚焦在真正的問題上進行溝通。

其次,我們可以去同意批評者的一些看法。很多人會拼命解釋自己,是因為不知道怎麼面對對方的怒火,而此時同意可能是一種有效的策略。你可以選擇同意他提到的事實,也可以去認可對方真實的感覺,這會讓你們兩個人更少的進入到防備的狀態中。

分享自己的感受,可能會讓你們的溝通更加深入

當我們發現無論我們怎麼去解釋都於事無補時,去分享自己真實的感受,也許有助於讓溝通進入一個更深刻的階段。

不過,我們時常會混淆「表達感受」和「進行解釋」這兩種行為,例如「我覺得你是錯的」這依然是一種解釋,而不是客觀的陳述自己的感覺。正確的公式,是「描述客觀的行為 + 做出自己的解釋 + 表達自己的感受」,比如:「當你嘲笑我時,我想你發現了我的說法很愚蠢,我感到很尷尬。」

最後,還有一點希望大家明白:很多時候,不管我們怎麼解釋,對方都不可能完全懂得。

心理學家的實驗表明,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存在著一種「透明度錯局」。一個「聽節奏、猜歌名」的實驗中,打節拍的人覺得自己的節奏打的特別清楚,隨便誰都能猜出來歌名,但實驗的結果偏偏打了臉:真正猜對歌名的人數極低。

之所以會出現「非解釋清楚不可」,還有一個原因就在於:太多人都相信「只要自己解釋的夠清楚,對方就一定可以理解自己」。但事實真的不是這樣的。每個人的喜好、價值觀都處在不斷變化,當每個人的人生經歷存在差異,那麼不同人對一件事物的理解,必定有所差別。而兩個人真正互相理解,又需要很多時間。所以,請給彼此更多的耐心吧。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簡單心理(原標題:你越不想聽,他越想解釋|「非解釋清楚不可」是什麼毛病?)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