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有人想自殺時,我該怎麼做?精神科醫師:請做這5件事守住他們的生命

2016-03-17 14:57

? 人氣

躁鬱患者一生中的自殺風險約為17到19%,這個數字是一般大眾的15~20倍。有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患者,在一生中曾有過至少一次自殺企圖。企圖自殺這樣的狀況很常出現在躁鬱症患者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陪伴患者走過低潮

在面對患者可能脫口而出的一句「我好想死」、「我不想活了」這些話時,身為親友,當下往往會感到震驚、害怕。不過,除了擔心外,親友也可以成為自殺防治的重要守門員。以下數點建議,是親友在面對患者有自殺意念時的參考。在患者有自殺意念時,記得要陪伴個案協尋醫療資源,幫助他們度過這次的難關!

walk together
適時地陪伴能幫助躁鬱症患者度過難關。(圖/liebeslakritze@flickr)

●別害怕與他們討論:若感覺對方狀態不穩定時,與他們討論怎麼了,是很重要的行動。即便患者告訴你他有自殺的想法,也別過於擔心,冷靜的傾聽他的想法;必要時,帶個案到醫院就醫或住院。

●耐心安靜傾聽:做一個安靜的聽眾,專心的聆聽他們內心的想法和問題。研究顯示,許多想自殺的人其實是想找一個安全之處,可以自然的說出他們的恐懼與焦慮。和平常對話不同的是,必須練習不要急著評論、給予意見。練習去聽聽患者所說的每句話,還要去體會他們背後的心情。

●尊重與保密:在與有自殺念頭的人互動時,請表達出你的關心,同時還有尊重,也就是在過程中,不要試圖指導、引導、建議他們;並且承諾為他們嚴守祕密;僅在危急時,才會通報醫護人員;這麼做也是希望他能平安。釋出你的關心,讓他們感受到人際間的溫暖,將會大大打開他們的心房。

●不讓想自殺者獨處:絕大多數企圖自殺者在自殺時,都是一個人獨處的狀況。因此,在知道患者有自殺的風險時,應盡量避免讓患者獨處。

●協尋專業機構輔導:這點是至關重要的!當在瞭解患者自殺想法之後,患者與家屬仍覺得患者本人有極高動機與可能進行時,應陪伴患者協尋可靠的醫療資源(如急診、各大醫院、自殺防治中心等),透過專業的協助,陪伴個案走過這次難關。在就診過程,請不用忌諱,認為自殺是一件羞愧、不名譽的事情。會有這樣的想法,多半是受病症影響,所以試著和醫師表達自己有這樣的想法、念頭,不但是勇敢,也是重要的事。

家屬還可以做些什麼

除了病人之外,在躁鬱症治療的路上,其實患者的家人與朋友是感到不安的一群。身為患者的重要友人,有很多事情是可以做的。這些行為,可以幫助患者更好適應躁鬱症。

sees doctor
親友還能陪同患者參與治療,並幫忙注意服藥狀況。(圖/TÜV SÜD@flickr)
 

接納躁鬱,陪患者參與治療

首先,陪同患者參與治療。和患者一起認識躁鬱症,有這些知識,將使你更能支持患者,陪他一起管理出現的症狀,走向穩定的路。在過程中,你可能多少會受患者症狀影響而心情不佳,這是很正常的。不過,若你對這個疾病有更多瞭解,你就會知道,這些全是源自疾病的症狀,而不是患者故意要造成的。

家人應該學著接納躁鬱症,接納家中有人罹患了這樣的疾病。這可幫助家人更好去面對與躁鬱症患者生活可能會碰到的困難。躁鬱症狀起起落落是很正常的,有時變好、有時變壞,這都很常見。穩定與進步是一個需要時間的過程,不要設下太高標準的期待;你需要陪著患者一步步往前進。

支持患者參與治療。當患者出現躁期、鬱期症狀時,鼓勵患者就醫。鼓勵家中成員都成為治療團隊的一份子。讓全家人都知道治療是怎麼進行的。在治療之外,也鼓勵患者多參與家庭活動。

留意患者服藥狀況與症狀變化

鼓勵患者規則用藥,可以有效減低躁鬱復發機會!很多患者往往會因為懷念躁期的舒適感而想停藥,斷斷續續的用藥,反而會降低藥物的效果,甚至讓疾病復發時症狀更為嚴重而難以控制。鼓勵患者多與醫師討論藥物副作用,找到適合個案的藥物。

協助患者留意復發訊號。躁鬱症總是起起伏伏,有時進步,有時退步。身為家人、朋友,你可能比患者本人還容易發現有某些復發症狀出現的跡象。在發現時,鼓勵個案穩定作息、規則服藥,並返診諮詢醫師。

試著減少患者的生活環境壓力。壓力是復發的重要因素,盡可能讓患者處在一個有結構、安全、支持、可以預測的生活環境中。避免讓患者面對挫折、對患者吹毛求疵、要求過高,也避免讓患者處在過去曾感到壓力或不喜歡的環境中。留意居家環境布置,應以簡單安全為原則。這些都是身為家屬可以做到的。

作者|夏一新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神經科學博士。前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科主任、部主任。前國防醫學院精神學科主任。教育部部定副教授。現任夏一新身心精神科診所院長。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健行文化《躁鬱狂潮:改變心情,迎向美好人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