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小孩對大人心中的「經典讀物」興趣缺缺?養成孩子閱讀習慣從這裡開始

2016-03-21 10:28

? 人氣

老師覺得好看的書,孩子一個字也看不下去;父母自己不看的書,卻要孩子用心地讀下去。所以,我們的孩子離書愈來愈遠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曾經,我在課堂上說得口沫橫飛,幾度都快泫然欲泣了,孩子的目光卻還是飄向窗外的運動場,那裡歡愉熱鬧的人聲,比起我蒼涼孤絕的說書口吻還要吸引人。

如何為孩子選第一本書?

我的經典好書,為何總是讓孩子們興趣缺缺?我的生命之書,為何喚不醒他們閱讀的靈犀?

面對我的嗟嘆,我的哀愁,他們也會貼心地說出:「老師,我從不看書的,別勉強我閱讀,其他都依你……」「老師,我打開書就會想睡覺,不要叫我閱讀,真的很抱歉!」這些話聽來猶如晴天霹靂,好殘忍、好決絕。

還真希望有《哆啦A夢》的時光機,能帶我回到他們打開一本書的年紀,讓我為他們好好選一本適合他們閱讀的書。只是,選一本適合他們的書聽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是難上加難。孩子所處的時代,電玩與手機遊戲早已搶得先機,攫住他們生活所有的目光;占領他們所有的休閒時光,閱讀變成孩子口中枯燥乏味的代名詞。

要引領孩子從電玩或手機遊戲中出走,成為一個閱讀者,這第一本書的確重要。它是一個儀式,宣告孩子揮別滑世代,開始能從文字的世界中讀出作者的故事,也讀到自己的心事,這本書實在意義非凡。就在裹足不前又煩躁的時候,突然想起自己小學時期時,全班女生最愛不釋手的書好像叫做《尼羅河女兒》。

閱讀,從繪本開始

漫畫書、圖文書若能投孩子所好,就能先培養他們閱讀的興趣與習慣,那麼繪本閱讀會不會是一個不錯的開始與誘因?「你確定要帶繪本閱讀,會不會太沒有挑戰性呀!」「繪本會不會太簡單了,適合中學生閱讀嗎?」這是夥伴的提醒與擔心,也是一般人的迷思。

事實上,在閱讀的旅行中,不論中學生或是小學生,只要還沒有閱讀習慣,就都可以從繪本出發。

這樣做的原因,大抵是想訓練學生,從瞥見一個畫面後能靜下心閱讀一段文字,等孩子順利完成圖與文的合奏,這就會帶給孩子自主閱讀的成就感。而當孩子持續願意打開書時,我們就有機會,讓他從讀得興然有味的心境中找到閱讀的樂趣。

「你們知道臉書創辦人祖克柏宣布:要為臉書增加書卷氣。因此,從二○一五年開始,他每兩週閱讀一本書,要學習不同的信仰和不同的文化。所以,閱讀可以讓我們在文字虛虛實實的世界中,傾聽到自己內在的聲音。

「一本書,可以讓我們滿心懷疑書上作者所說的;也會讓我們拍案叫絕書上作者所說的,這樣正反的論辯才是閱讀價值。「閱讀可以讓我們的思考像脫韁的野馬,脫離慣性的軌道,在胡思亂想後,歸證到一個生命的道理來,你的思考也會變得更自由自在。從來不閱讀的你們,就先從繪本開始閱讀起吧……」孩子們的共同選擇在眾多優秀、有趣的繪本作品中,孩子們竟有默契似地都選上幾米的作品。舉凡《星空》、《向左走‧向右走》、《時光電影院》、《我不是完美小孩》等,很快地都被挑選一空。「為什麼想閱讀幾米?」我忍不住問了。

「哈!老師有看到封面上的男孩,那個檯燈光影下,神情專注的樣子很迷人,很吸引我的目光,讓我好像看到過去的自己,一定要選來讀讀看。」男孩害羞地說。

「普魯斯特不是說真正的探索之旅不在於尋找新風景,而是擁有新眼光。幾米的繪本,小學看過了,但有的地方不是很懂,現在有機會,就想再重新讀一讀。」女孩說著。

「湛藍的星空,讓我想知道幾米對星空的詮釋和五月天是不是一樣。是憂鬱的孤獨?還是未知而遼闊的想像?孤獨是我們青少年最害怕的,所以我也想知道幾米是不是因為孤獨才畫星空的。」班上很常是一個人走路、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生活的孩子回答我。

「老師以前也會有錯覺與迷思,以為繪本是給兒童看的,沒想到聽完你們的分享,讓我發現繪本的弦外之音,比起動輒上萬字的小說,還意義深遠!原來很多東西都要真正接觸後,才能有更深的體會與領悟。」我真誠地與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

「老師,你知道幾米有一本很特別的書叫《故事團團轉》,裡面文字比圖片多很多,可以算是幾米創作記憶拼貼的文字書,圖書館好像沒有耶!老師要不要買來先看一看?才能跟上我們的閱讀速度喔!」孩子幽默地說著,讓我也笑了起來。

一本書,化解女孩和媽媽的誤會

蕭伯納曾說:「別給孩子一本你自己都不會讀的書。」閱讀真的就是如此簡單的事,只要一本師生都喜歡看的書,閱讀的橋梁搭建起來後,師生的感情又更能加溫,話題也更加多元。「老師,《我不是完美小孩》這本書我看完了,也超級有感的。從小,我也是個完美的小孩,就像幾米說的:不管從正面看,從背面看,我都好完美,因為我用一種自在的眼光在看這個世界。長大後,小孩變大人了,凡事都被要求要做到一百分,完美不能出錯,不能有討價還價的模糊空間,我開始變成一無是處的孩子。

「國中時,因為月考沒有考好,就躲在學校廁所不敢回家。幸好,媽媽和我心有靈犀,她跑來學校找我,把我這個差點離家出走的小孩找回去。之後,我和媽媽都避而不談這件事,我們的相處看起來也風平浪靜了。但,這幾天,把這本書看完後,突然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我跑去和媽媽聊我的心得。原來,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讓自己能更好,喜歡自己的獨一無二,我才能樂觀地做自己。尤其,感謝媽媽喜歡不完美的我,愛著不完美的我。」

女孩的故事讓我十分感動,《我不是完美小孩》這本書不僅解開了她長久以來的心結,也讓母女間的誤會和解了。「你的分享讓我想起畫家達利的話:不要害怕完美,因為你永遠達不到它。很開心一本書讓你和媽媽跨越心靈的鴻溝,也更走向彼此的心靈世界,有些話面對親人,反而說不出口,但一本書,卻解決了所有的困擾與問題,真是厲害呀!」我有感而發地分享。
大人也有軟弱的時候

「老師,我曾有過這樣的迷惘:大人總喜歡對小孩說,永遠不要放棄夢想。但是,為什麼放棄夢想的都是大人?看完幾米的《星空》後,我好像也明白,父母也是有軟弱、混沌的時候,所以,想把這句話送給失業的爸爸,任何人都值得擁有一朵美麗的花,請他永遠不要忘記:他值得更好的工作與對待,只要他相信夢想。」男孩意志堅定地說著。

「你也可以告訴爸爸:有陰影的地方,必定有光。每個人都會遇到工作上的挫折,從陰暗走到光亮的勇氣就是學習。這個世界是一塊塊的拼圖,有開心的、不開心的;有美好的、不美好的;有陰暗的,也有陽光的,即使,某一片拼圖是痛苦的,卻也是有意義的,一片片拼起來,才能呈現完整的生命的旅圖。」我拍拍孩子,鼓勵著說。

「老師,閱讀《星空》比讀小說的速度還要慢好多,奇不奇怪?那一幅星空的畫面讓我想起梵谷的星空,他的孤獨和我的孤獨好像都化成點點的淚水,幻化成撒向天空的點點繁星,孤獨凝結的心靈,在幾米的星空中好像有一種被讀懂的感動。或許,不是我真看懂了那些圖畫背後所代表的意義,而是我在畫作與文字中找到和幾米交流的光點。」男孩說完,其他同學也鼓起掌了。

「我倒是很喜歡《月亮忘記了》這本書,它告訴我的道理是:生命是不斷得到和失落的循環。有句話說,於是,看不見的,看見了;遺忘的,記住了。這句話讓我想到等候青春時,必須要歷經得與失的考驗,錯過的失落,才能讓自己有等在燈火闌珊處的堅持。」平日安靜寡言的女孩,也提出自己的心情與看法。

邀請老師,加入分享

「老師喜歡幾米的繪本嗎?」女孩問了我。「幾米的文字簡單卻富有詩意,畫風時而甜美,時而傷感,彷彿是人生的寫照。幾米畫中的世界都是善良的,即使碰壁了,也是安分的接受。」我說出自己對幾米作品的想法。

「有沒有特別喜歡的繪本呢?」男孩急著想知道答案地問著。「我喜歡《向左走‧向右走》這本書。因為他的創作動機來自於波蘭詩人辛波絲卡的詩作〈一見鍾情〉,他們兩人都相信,是一股突發的熱情讓他倆交會。這樣的篤定是美麗的,但變化無常更是美麗。這句話也是我對愛情的想像與理解。」我有些害羞地說。「我和老師一樣喜歡《向左走‧向右走》,但卻不知道幾米的創作與發想,原來是來自一首詩,是一見鍾情的念頭。另外,我注意到繪本的頁扉上有記載日期,不知道老師覺得那是什麼意義?」女孩有些疑惑地問我。

「我覺得會不會是故意要我們去注意兩位主角的生活或心情?因為我觀察到日期旁,還會搭配外在氣候,彷彿在暗示或抒發畫中主角的心情。

「生活在城市中,即使近在咫尺,卻因為擁擠,兩顆心的距離總是遠的,人的感情也是疏離的。透過兩位主角《向左走‧向右走》不同習慣造成遺憾、悵然的結局,反而能讓我們更珍惜心靈相契的緣分,不想再錯過生命美好的相遇。」在回答孩子的答案時,讓自己也有了豁然開朗的感覺。

幾米的繪本讓我們用溫柔的角度來看世界,甜美繽紛是人生,淒清黑白是人生,世間的每個人都必須和幸福與哀愁同時存在呀!生命有些缺憾,才有故事可寫,有感情可抒發。孤獨是創作必要的養分,靜謐會讓心安定下來,如此的氛圍才能產出美好的圖像或文字。因為閱讀,許多不曾見面的人,在文字中重逢了;因為閱讀,許多不曾細想的回憶,在文字的世界被擁抱了。不復返的青春雖難以喚回,但和孩子在閱讀場域的契闊談讌時,又回來了。

青春扉頁啟動的小旅行,讓遺忘的故事有了重新鐫刻銘記的可能。

幾米的文字,看似簡單,卻也不簡單;幾米的圖畫,看似難懂,卻也不難懂,這就是幾米繪本對中學生的魔力呀!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寶瓶文化《大閱讀:讓孩子學會27種關鍵能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