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歌唱選秀原汁原味仿製韓國,為何卻比原版難看?揭中國綜藝「東施效顰」的6大致命傷

2019-01-22 14:51

? 人氣

許多中國歌唱節目是參考、買授權、甚至抄襲自韓國,然而原汁原味、同樣的賽制到了中國,為何卻不像原版一樣吸引人了呢?(圖/取自youtube)

許多中國歌唱節目是參考、買授權、甚至抄襲自韓國,然而原汁原味、同樣的賽制到了中國,為何卻不像原版一樣吸引人了呢?(圖/取自youtube)

近日熱播的台灣選秀節目《聲林之王》,又掀起國內一波歌唱選秀節目的熱潮。從開播以來收視率便居高不下,是繼《超級星光大道》與《超級偶像》後再度造成話題的本土出品歌唱選秀節目。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和台灣好不容易才有一個大型製作的歌唱節目相比,近年韓國、中國的歌唱節目相對的蓬勃,兩國紛紛砸重金製作歌唱節目,例韓國創下驚人收視的《看見你的聲音》及《K-pop Star》等,都是一季接著一季播出;至於中國,則多半透過購買版權或方式仿造韓國的成功案例,更誇張的是許多歌唱節目直接抄襲、沒有買版權,還抄的一模一樣!但諷刺的是,即便套用相同的賽制模式進行,在播出後的效果反映及評價卻不如預期,甚至挨批有失歌唱節目的宗旨精神,以下帶你來看中國歌唱節目遭譏「東施效顰」的背後原因。

● 韓國《蒙面歌王》→中國版《蒙面唱將猜猜猜》

韓國《蒙面歌王》不同於以往歌唱選秀節目的模式,參賽者不是民間素人歌手,而是發過片的線上實力歌手,而登場的參賽者要戴上面具唱歌PK,淘汰者就要揭開面具,晉級者則會保留其身分不曝光。《蒙面歌王》也讓觀眾放下先入為主的觀念,純粹憑各歌手演唱實力作選擇,因此這個節目挖到許多被淹沒在上百名韓國偶像團體中的「璞玉」。

但中國版的《蒙面唱將猜猜猜》的賽制幾乎一樣,卻喪失了韓版原有的娛樂效果,究竟是為什麼呢?

因為,韓國偶像團體發展蓬勃,不僅歌手人數多,又許多為了配合團體定位,導致無法在平日展現自身唱功實力,因此《蒙面歌王》給了他們一個證明自我的舞台,顛覆大眾對他們的印象;但中國版則多為solo歌手,本身歌唱實力無庸置疑,而且參賽者都是音色、唱腔辨識度極高的歌手,像是林宥嘉、青峰等,觀眾不出3秒就能猜出來,所以原本韓版的《蒙面歌王》驚喜感跟樂趣就這樣被破壞了。

● 韓國《我是歌手》→中國版《歌手》

韓國《我是歌手》同樣是在線歌手之間的競賽,由7名知名的實力派歌手同台競演歌曲,並讓現場觀眾投票排出名次,得票率最低的歌手淘汰,以其他歌手進行替補。創新的競賽方式,吸引收視觀眾,在中、韓間皆讓許多歌手得到關注,甚至身價連帶上漲。

但中國版的《歌手》卻時常為了營造歌曲動人的氛圍,或強調演唱者「歌神」般的演唱功力,請「演員觀眾」到場混入其中,在歌手演唱的同時,配合導播的運鏡,穿插大量觀眾及評審的面部特寫鏡頭,有的陶醉閉眼投入,有的甚至激動誇張地流下眼淚,比歌手本身更搶戲,其他中國歌唱節目也有這個問題。這對觀眾造成一種干擾、無法專心欣賞演唱者完整的表演。

● 韓國《隱藏歌手》→中國版《誰是大歌神》

韓國《隱藏歌手》以原唱歌手和5名音色相近的模仿者在舞台的隱藏房間內輪流接唱同一首歌曲,讓觀眾找出誰是真正的原唱,最後存活的模唱歌手就可以和原唱一起合唱。

另外除了有前述的「演員觀眾」問題之外,中國許多歌唱節目中的「置入性行銷」更是大大的干擾觀眾的觀影經驗,評審老師桌上堆滿飲料、甚至還有很多格格不入的產品;主持人的台詞中被大量加入與比賽毫無相關的廣告詞,嚴重模糊比賽焦點。

其實除了以上三個節目的明顯問題之外,當今的歌唱選秀節目還有一些節目製作、剪輯上的共通缺點:

● 過度追求綜藝效果

為了讓歌唱節目增添更多趣味性,許多時候會加入綜藝效果增添笑點,例如在選手演唱時將來賓或底下觀眾的評論話語疊加上去,一旦沒有拿捏恰當,便會打斷收視觀眾聆聽歌曲的情緒。

● 剪輯誤導

同樣為了增加節目的可看性與話題度,在剪輯下集預告時,會將最「戲劇化」的片段剪入,但也經常移花接木、混淆視聽,將實際上毫無相關的畫面剪輯在一起,製造懸疑效果來吊觀眾胃口

● 過度修音

隨科技進步,進入數位錄音的時代後,節目後製對於人聲所能進行的修整程度也大幅提升,為求節目品質,絕大部分節目都會在後製時動手腳「修音」,讓歌唱節目失去其真實性。更因此使當今許多歌手在Live演唱時,出現水準落差

相較韓國而言,中國的娛樂產業仍在起步階段,因此透過模仿、學習,移植他國節目的製作模式以創造高收視,而沉寂許久的台灣也能以此作為借鑑,但無論如何,未來該如何從中不斷求變、創新,才是能夠長久經營發展的關鍵。

責任編輯/陳憶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