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有仇,勸人辦報:《金庸傳》選摘(3)

2016-03-03 06:10

? 人氣

篳路藍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明報》初創之時定位還不很清晰,壓倒一切的是生存。當時,持中間立場的大報如《華僑日報》、《星島日報》等層次有些偏高,遠離普通讀者的要求和閱讀趣味,沒有大資本撐腰的《明報》不可能冒險走這樣的路子。他也不願接受《超然報》、《響尾蛇》、《響尾龍》這些小報的低俗、色情路線,試圖在大報和小報之間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介於嚴肅和輕鬆之間,既發表武俠小說、香豔小說,又有嚴肅的社評、香港社會新聞和國際新聞,最早的讀者以普通市民為主。

不少人批評《明報》的報格搖擺不定,兩面不討好,這樣下去遲早會關門。為了《明報》的生存,他和沈寶新絞盡了腦汁。他除了不斷地寫武俠小說、寫社評,還要負責報紙的編輯工作,多方挖掘、羅致人才,提高報紙的吸引力。沈則從提早出報,以及發行、廣告上下工夫,常常半夜三更起來去印刷車間給工人遞菸。

從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二年,最初的三年是《明報》最艱辛的草創時期,他一次次想起香港流行的說法:「假若和你有仇,最好勸你拍電影;假若和你有三世仇,最好勸你辦報紙。」他為報紙的前途苦惱不已。《明報》老職員回憶:「查先生那時候真的很慘,下午工作倦了,叫一杯咖啡,也是和查太(朱玫)兩個人喝。」

當時《明報》在中環,他家在尖沙嘴,回家必須過海,渡船有兩種,一種是天星小輪,一種是俗稱「嘩啦嘩啦」的電船仔。當深夜或凌晨下班,天星小輪早已停航,只好乘電船仔渡海,每次要等齊六個人才能開船,船費比較便宜。如果即到即開,包租費要三元。他們夫婦寧願捱著深夜涼颼颼的風等待,也不願包船過海。

嘩啦嘩啦是以馬達發動的電船,曾是來往香港島與九龍半島的主要海上交通,因發動機拍打水面發出「嘩啦嘩啦」的聲音而得名,也被稱為「電船仔」或「水上的士」。圖為1920年代的嘩啦嘩啦。(取自維基百科)
嘩啦嘩啦是以馬達發動的電船,曾是來往香港島與九龍半島的主要海上交通工具,因發動機拍打水面發出「嘩啦嘩啦」的聲音而得名,也被稱為「電船仔」或「水上的士」。圖為1920年代的嘩啦嘩啦。(取自維基百科)

當年的艱苦可想而知。咖啡、渡船不過是其中兩個平常的故事。那時,他對老同學沈寶新有所依仗,雖然他是大股東,在老員工看來,他們兩個股東的權力卻是均等的,甚至有他怕沈的說法,他在家中請客,如果沈還沒到,他也不敢開席。潘粵生記得,「在德輔道中時,《明報》前景還很不明朗。有一天黃昏五、六點的時候,大家工作得很累,查良鏞說去遊電車河吧,於是我們由上環坐到銅鑼灣總站,再坐回來。當時查良鏞說辦報紙很辛苦,希望大家辦好《明報》,把《明報》作為自己的事業,永不分手。」

*作者為獨立撰稿人,著有《1949年:中國知識分子的私人記錄》、《筆底波瀾》多本書作,本文選自作者新著《金庸傳》(印刻文學)

《金庸傳》,傅國湧著,印刻文學出版。(印刻文學提供)
《金庸傳》,傅國湧著,印刻文學出版。(印刻文學提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