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高利貸也要拍!」他立志要拍「台版紙牌屋」,用戲劇訴說政治的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2019-01-16 15:35

? 人氣

劇名定為《國際橋牌社》,汪怡昕把國際外交的局勢比擬為一場牌局,「有時候台灣會覺得自己像是籌碼,但又上不了牌桌 。」有趣的是,台灣沒有自己發動過國際大事,但是每一件大事都會牽動到台灣,「台灣不是世界局勢中心,但世界局勢、角力都會在台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季度戲劇規劃,結合手遊、桌遊,建立影視產業鍊

在汪怡昕的夢想藍圖中,《國際橋牌社》不只是一次性的戲劇,他以季度戲劇的方式規劃,預計拍攝八季,每一季之間可推出以事件為主的SP(特別劇)、紀錄片、前傳,並且結合桌遊、手遊,重新找到訴說故事的方法,讓年輕人也願意看,顛覆過往台灣戲劇市場,純粹憑感覺做戲的觀念。

另外他也做過前測分析,許多民眾都對《國際橋牌社》題材表達高度興趣,再加上他認為這是市場上的「稀缺產品」,「如果大家有高度關注,但市場上又沒有這類商品,這種原理在商業市場推出,就會大受歡迎。」

(圖/文化+)
(圖/文化+)

這樣的模式台灣影視圈並不是不知道,只是要如此大規模的處理複雜政治題材,除了要找到龐大資金,還要比氣長,汪怡昕笑說,「台灣人對自己的想像可以再勇敢一點」,他之所以這般「豪膽」,或許跟「仰攻人生」有關。

「我這輩子就是仰攻人生,永遠站在零往上攻,對我來說,很多事情不是沒辦法,而是有沒有去做,仰攻人生最後只剩下意志力。」汪怡昕的食指往天上比,過去曾經埋怨父親帶給他沈重的債務,也曾懷才不遇埋怨多年,「可是現在回想起來,這樣人生讓我看到很棒的風景。」

汪怡昕從年輕時投入傳播業,曾埋怨過人生的不公平,如今回想起來,反倒感謝這樣的經歷,讓他看見很棒的風景

汪怡昕從年輕時投入傳播業,曾埋怨過人生的不公平,如今回想起來,反倒感謝這樣的經歷,讓他看見很棒的風景。(圖/文化+)
汪怡昕從年輕時投入傳播業,曾埋怨過人生的不公平,如今回想起來,反倒感謝這樣的經歷,讓他看見很棒的風景。(圖/文化+)

汪怡昕小檔案

1970年出生,世新三專部電影科技術組,現為馬克吐溫影像公司負責人,創作範圍包括文字、攝影、編劇等,從事紀錄片、廣告、電視節目執導工作。

2005年成立「馬克吐溫」影像製作公司,以發展「台灣記憶的IP」為主,透過影像讓這片土地上的歷史與技藝傳承下去。曾拍人權紀錄片《少了一個之後—孤軍》、《哲人—總統李登輝紀錄片》、《客籍228受難者歷史紀錄片》、《國家的國家的國家-原住民歷史紀錄片》,節目《少了一個之後—微光》也曾入圍2屆金鐘獎。

文/鄭景雯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文化+(原標題:【當期主題】汪怡昕仰攻人生 《國際橋牌社》豪膽訴說台灣政治)

責任編輯/陳秉弘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