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四癖:《老物潮》選摘(4)

2016-02-16 05:30

? 人氣

信義街是作者的「私房景點」。(作者繪)

信義街是作者的「私房景點」。(作者繪)

面對老東西的症狀,我認為初期是「收藏癖」、「屯物癖」,陸陸續續衍生出「故事癖」以及「使用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收藏癖,最典型的老物收藏者的症狀。喜好老物,藉由收藏來滿足自己的占有慾。多數資深藏癖,都有著「可以餓肚子,不能不收藏」的情操。進階一些的收藏癖,普遍有學者特質,喜歡藉由文獻收集、田野調查,找出老物的背景資料。一方面滿足自己求知慾,另一方面藉由背景資料的收集,找到更多收藏的線索與管道。

屯物癖,較收藏癖單純而麻煩。收藏癖本身善於收藏與整理歸納,屯物癖喜於收藏卻不善管理,往往,收藏數年而不自知,進而不斷收藏重複物品,簡言之,對於收藏的興趣大於鑑賞的興趣,對於占有的慾望大於管理的能力,自己收了什麼東西常常都不知道的,就算是屯物癖了。

故事癖,對於收集老故事比收集老東西有興趣。每每追問老東西的故事,如果故事感人精彩,甚可忽略價格障礙。故事癖感情豐富,每一個老東西都有著它的故事,以及故事癖患者收藏它的故事。當故事與故事糾結在一起後,故事癖患者與老東西更是難分難捨了。

使用癖,喜愛老東西,卻對家中越堆越多的老東西感到相當的壓力,於是喜好與壓力逐漸衍生罪惡感,開始嘗試讓老東西都有被使用性,一方面減少罪惡感,一方面又可以讓老東西扮演積極的角色,創造出滿足感。

收藏老東西超過二十年了。「收藏」的慣性,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不管在國內、國外,晴天、雨天,逛店家、逛市集、逛跳蚤市場,一個人逛、兩個人逛,背著小孩逛……總之,已經和吃飯一樣平常了。收藏的心境,也在這段期間慢慢有了轉變。

一開始,收藏是好玩的,對於收藏物品歷史的研究,也有著極大的樂趣。了解越多,越有成就感,收集物,也收集故事,甚至收集歷史緣由,大學的時候,甚至一段時間常常跑文學院圖書館,整理、收集老物的資訊。

也有著一段時間曾經迷失在想要找尋更老的、更罕見文物的情結中。也在收藏的當下,看著一系列的收藏主題,享受到「全員到齊的成就感」。

滿足感是有的,但似乎就僅止於收集完整的那一刻。而後,因為「長久而持續的夢想」因完成而消失了,心中反而產生一種新的「圓夢後的失落」。這一得一失之間,怎算才好呢?一次又一次的循環,讓我也開始反省,花了許多心思,把這些東西,整齊地收納在家中、展示,帶來的喜悅,好像慢慢只剩下收藏當下的滿足感了?辛苦多時的代價就僅只有這樣?

回想多年前開始收藏時,家中只擺著一兩個老東西的那種喜悅,老東西融入生活中被巧妙地擺放的滿足。當老東西沒目的地越堆越多,喜悅,似乎也有了一點邊際效益遞減的跡象。漸漸的,老東西融入生活,在我心中,慢慢超越了「數大便是美」的成就感。

把一些可能要回收丟棄的老物搶救回來,是有成就感的,至少讓它免於被丟棄。

但,也有很多東西是從跳蚤市場、舊物店挖來的啊,這在其他同好眼中,原本就是寶物的,何來「搶救」一說?少臭美了。把這些原本在跳蚤市場陳列的老東西,有系統的收藏,讓原本來自全台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角落收藏在一起,讓原本的一物,成了一系列,原本一個故事,累積了多一點故事,然後呢?有沒有終點?有沒有可能存在更大的意義?

這些年的追尋讓我慢慢思考,找一些過去沒有收藏過的「主題」,卻在生活中可以扮演積極角色的老物。後期的收藏,著重在故事和使用的增加,某種程度,也是回應這樣的心境。當然,講得出故事的,在過去自己生命歷程中有感情的,還是特別喜歡!到後來,甚至故事比老物重要,就算沒有收集到老物,也可以從老故事中得到滿足感。

這些心得軌跡,除了整理成收藏四癖的發展,有些念頭,也持續在心中慢慢滋生。持續地收藏,持續地使用,持續地反省,也持續地思考「收藏」的行為有沒有更積極有意義的發展。或者說「物」的本身,可以發揮的附加價值和效益有哪些?

在我的眼中,每一個舊物,都不簡單。它可能經歷好幾手,被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使用著。也可能經歷好幾位收藏者,在每個收藏者心中,有著不同的地位。同樣的物,可以平淡無奇,也可以精彩萬分,只差一個可以幫它講故事的人。

故事講得好,共鳴多,「物」可以創造出來的影響力,更可以是可歌可泣無與倫比。這個世界,只差能夠再多一些珍惜它們的人。

羅浮宮的名畫《蒙娜麗莎》,故宮的翠玉白菜,都是把物的故事講到極致、影響力發揮到極致的案例。每年可以創造數以百萬、千萬計的人潮,可以拍成電影、寫成小說,當成教育題材。當然,當所有人都對於少數主流典藏趨之若鶩時,這樣的追逐,又似乎變成需要反省的負面教材了。

在我們身邊,太多被高度、過度及集中關注的美好;也太多經典、美好被高度忽略。我想起,不如以幾年前在台南老街「信義街」發生的一個故事當作本篇結尾。

信義街,舊名老古石街,是清朝舊有的老街道。主要是在清朝中葉的台灣經貿重鎮:台南五條港地區,最北邊的新港墘港、老古石港之流的商業街道。為何叫老古石街呢?因為街道的鋪設、以台南澎湖通商的壓艙石老古石(表面凹凸不平的珊瑚礁石)作為基底鋪設。這條街,從街名,到歷史原本就是經典。光復後,改名信義街。

信義街,是我二十多年來的私房景點。窄窄的街道,街道盡頭是台南最低調的古蹟「兌悅門」。最吸引我的,是街上居然保留著幾十年來都沒更換的「信義街」路牌。這塊路牌,是我每每拜訪信義街一定會去看一眼的歷史痕跡。在我心中,它的地位甚至不輸兌悅門。

就在幾年前的一天,這塊路牌竟被拆除。習慣在當地散步的老先生第一時間發現,馬上奔相走告:招牌不見了。一塊小路牌遺失,整個街區的大事,社區動了起來。聯繫市府、聯絡議員、找媒體……透過各種管道,就為了知曉招牌何去何從。後來發現,信義街的路牌是市政府工務單位以「民眾陳情路牌老舊」的理由拆除了。經過協調後沒幾天,這老招牌重新被掛回原本的位置。有意思的居民,在路牌安置回原來位置的當下,幫它披了小紅帶子,上面寫著「歡迎回家」。

這個故事是思考「什麼東西是老物」、「什麼東西值得留下」一個很好的案例。

在三十年前的台灣,這樣的鑄鐵白底路牌還看得到不少。全台各地的公務單位,正編列預算,把這樣的老舊路牌,逐年汰換為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厚不鏽鋼材質,綠底白字的反光板。不能說這樣不對,畢竟為的是交通安全,或者是考慮到不需要過段時間就因字體模糊而需要重新油漆。那些年,可能資源回收場、廢五金回收站等地方,都找得到這些報廢的路牌。在那當下,呼籲這些招牌要保留是有意義的嗎?可能沒有,反而成了阻礙街景、社會進步的怪離主張。

三十年過去了,偶有在台灣鄉間,或是被公務單位遺忘的角落,還看得到這樣的路牌。這些被遺忘的角落,因老路牌數十年來的佇立,彷彿昔時的時空也凍結了。此時,這些招牌,就成了回味老街時光的愛好者的心靈故鄉。

很多人不明就裡,短短二、三十年,招牌的意義有差這麼多嗎?古蹟不是都要上百年才算嗎?這就是有意思的地方。

這面路牌,貫穿了這本書要分享的理念。這些老東西,雖沒有一定的標準,卻也有著很清楚的邏輯:被愛好者珍惜的。也許年份、材質、意義很難明定,但,一旦成為我們和往日時光之間重要的引子或線索,這當下,它被珍惜的價值就自然浮現了。

而這面路牌,因為曾經被誤拆,卻又在街區民眾的努力下搶救回來,身上所被賦予的故事、精神與價值,自然就不言而喻了。它的經歷,身上的故事,賦予了它更高的精神價值。也成台南最具知名度的路牌,許多人經過,都會駐足多看一眼,格外珍惜。這樣的「無形文化財」不需法律明定,它的價值在人民心中。

收集的路,還在持續著,心境卻已經有很大不同;很慶幸,有這些歷史軌跡陪我成長。我將持續地往前走。

《老物潮:收藏者的回憶加值學》(遠流出版)書封。
《老物潮:收藏者的回憶加值學》(遠流出版)書封。

*作者為懷舊收藏者,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博士。曾任桃園縣環保局長,行政院新聞局局長,國民黨組發會主委。蘇拉圖是他在收藏世界與同好交流的筆名,請見「蘇拉圖ㄊㄨˊ鴉本」臉書粉絲專頁。本文選自作者新作《老物潮:收藏者的回憶加值學》(遠流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