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坤良專欄:迪化街的世紀新風貌

2015-11-12 06:40

? 人氣

兩位羅馬人把義大利餐館開在迪化街。(取自La Lupa經典母狼臉書)

兩位羅馬人把義大利餐館開在迪化街。(取自La Lupa經典母狼臉書)

歸綏街與保安街之間的台北市迪化街,幾個個星期前開了一家叫「La Lupa」的義大利餐廳,主人是兩位羅馬人,標榜「來自羅馬的家鄉菜」,餐廳僱用的唯一跑堂也是來自薩丁尼亞島的義大利人。在「La Lupa」很容易感受義大利人慣常的緩慢,好像在與迪化街的生活步調呼應。也許人手不夠的關係,出菜稍微散漫,一起進來的兩個顧客點餐之後,菜送上桌的時間彼此可能相差近一小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北市賣義大利料理的餐館何其多,「La Lupa」在松山有店,如今出現在迪化街一段244號,為這個聚落打開了「國際」的一扇窗,也預告了它未來諸多可能性。

兩位羅馬人把義大利餐館開在迪化街。(取自La Lupa經典母狼臉書)
兩位羅馬人把義大利餐館開在迪化街。(取自La Lupa經典母狼臉書)

大稻埕曾經興盛繁榮,也曾經蕭條沒落,空留破敗的樓房向黃昏。一九七○年代的大稻埕建築,曾因年久失修,產生改建或保存的爭議。一九七七年十月十八日台北市政府核定「變更迪化街寬度案」,計畫將迪化街一段拓寬為二十米的道路。當時臺灣社會氛圍以經濟發展、交通建設為重,文化資產保存意識相對薄弱,文資及都市計畫法令亦不周全。持反對意見者多為迪化街住戶及業者,他們以建物老舊,維護不易,容易造成公共安全為由,希望能拆除改建。

在拆除期限將屆前,民間文史社團、市民團體、基金會大聲呼籲保存這個歷史街區以及相關的文化資產,引發各界熱烈迴響。一九九五年臺北市政府決定讓迪化街維持七米八的寬度與原有街道風貌,也優先保存其中七十七棟的歷史性建築物,並運用容積移轉來獎勵住戶,反對保存的聲音消失於無形。許多有錢人保留樓房舊觀,搬到台北天母、信義計畫區等地生活。

大稻埕無人居住的洋樓,吸引許多外地人。比台灣人更識貨的外國通訊社駐台記者捷足先登,承租之後有的再也不肯搬走。二○○五年侯孝賢拍《最好的時光》第二段連橫與藝妲王香禪交往的故事場景,選在民樂街的歷史空間,拍戲前還得另租飯店,安置這幾位外國「原住民」。

最好的時光劇照。
最好的時光劇照。

近年迪化街已漸漸展現其融合古典與現代的空間意涵與人文活動,雖然不能恢復往昔繁華,歷史空間獨特的滄桑感讓這個老聚落多了幾分嫵媚與浪漫。這裡的古蹟建築、布行,成了本地人與觀光客經常逗留的地方,其中大稻埕的布業市場是布料產業(販售、裁剪、製作、邊飾、鈕扣等等)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資產。不僅服裝設計師常來迪化街找布料,各行各業的人也知道來這裡尋寶。一位在東京大學任教、以研究明代話本小說著稱的朋友幾次來永樂市場,為其酷愛cosplay與寶塚歌舞的女兒,選購布料、衣服與配件呢!

大稻埕一般屋主處理房屋並不透過房介業或新聞媒體,往往只在門口張貼招租紅紙。現今的商店多係外地人承租、經營,只有鄰近迪化街的街道或巷弄大部分還是在地人,包括日治前期移入的福州人。木雕大師吳榮賜昔日從南投民間來大稻埕,拜在迪化街三十號福州師潘德門下,學習雕刻神明,還娶走了師父的女兒妙音。

霞海城隍廟對面七十二巷十一號的玉鳳旗袍店,也是福州師傅開設,現今二代店主陳忠信本人亦為城隍廟神將會要角。美術指導與服裝設計黃文英為侯孝賢導演影片所設計的服裝,多在他的旗袍店訂做。近日迪化街辦「唐。風尚~穿越大稻埕的刺客地圖──刺客聶隱娘電影服裝特展」,分五個點展示聶隱娘電影中的服裝,靈魂人物就是陳忠信與黃文英。

大稻埕的文創業方興未艾,來大稻埕的年輕人增多。目前所知最早的新「移民」是邱聖峰,他於二〇〇二年就在民樂街一號「一郎嫂快炒」後面的四樓租屋,開設個人工作室,從事戲服製作,算是第一位進駐大稻埕的藝術家。十三年下來他的業務範圍已擴大為「大峰奢華服室整體造型設計」,生意愈作愈大。

作為大稻埕「股東」之一的台北市政府於二〇一〇年開始在迪化街一帶提供四個空間,作為建築、設計學生畢業展、創作展覽及故事分享之用,用意甚佳,但成效如何,仍有待觀察。相對官方主導的歷史空間再利用,許多藝文工作者以私人身分直接跟房東租屋,開設店面或工作室,從工藝品創作、服裝設計到書店、劇場、咖啡空間,也出現了幾個有趣味的小店,如銀絲卷、繭裹子、蘑菇、印花樂……。張哲龍的思劇場在這個歷史空間異軍突起,帶動大稻埕表演藝術點與點之間的連結。

北藝大校友在這股新歷史空間環境改造中,扮演重要角色。在這裡的戲劇系校友,除了邱聖峰,還包括謝建國、朱芷瑩;張哲龍唸的是劇場設計研究所,印花樂的邱瓊玉、蔡玟卉、爐鍋咖啡盧郭杰和,都出身美術系,陳怡靜則畢業於舞蹈系,其他還有多媒體創作的王奕盛、黃佩嘉、蕭勝元等人。相對外地人「入侵」,原籍大稻埕的戲劇系校友江佶洋,在祖父昔日於延平北路∕歸綏街口開設的舊牙科診所二樓,老屋翻新做燈光設計工作室。

大稻埕的藝文工作者當然不限北藝大,其他學校(如師大)畢業校友也發揮了他們的創意。國光藝校出身的林詩昌最敢投資,他在民樂街七十二巷承租了年久失修老宅的一個樓層,自費整修,設個人戲服工作室。

在眾多進駐大稻埕的年輕人中,最有眼光的非周奕成莫屬,他年紀雖輕,但人生閱歷豐富,與北藝大藝管所畢業的妻子林曉雯,以大稻埕為基地,先後租下幾棟洋房,創辦小藝埕、民藝埕、眾藝埕、學藝埕,再分租給微型創意工作者、餐飲業者,共同發展文創事業,形成了藝埕(奕成)幫。

在「藝埕幫」主導下,連續四年在十月十七日台灣文化協會創辦紀念日,舉辦「1920s變裝遊行」,邀請民眾打扮成喜愛的一九二〇年代人物,走過當年繁榮的大街小巷。那個年代的文協要角以林獻堂、蔣渭水為主,很奇怪的是,近年台北人舉辦紀念文協與蔣渭水系列活動中所展示的圖像、文字,常有意無意跳過林獻堂,好像他的名字是一種禁忌。

1920s變裝遊行」已經連續舉辦四年。(夢遊1920劇照,取自周奕成臉書)
1920s變裝遊行」已經連續舉辦四年。(夢遊1920劇照,取自周奕成臉書)

今年十月小藝埕與思劇場、蔣渭水文化基金會等,共同發起大稻埕國際藝術節,於十月內舉辦超過六十場的藝文展演,以大稻埕歷史街區建築為主要演出場地,活動結合霞海城隍廟、林柳新紀念偶戲館、大稻埕戲苑等在地寺廟、博物館、劇院,目的在於創新表演形式、連結在地文化歷史,發展在地創作作品。

所謂「國際藝術節」應該出現什麼樣的藝術形式與空間流動?在大稻埕整體文化景觀中,扮演何種角色?當地人對藝術節感受如何?有藝術節與無藝術節是否有別?這些顯然不是這群年輕人思考的重點,他們發揮「做了再說」的行動哲學,相信自己的判斷,堅信一定愈辦愈好。

客觀來說,近年活躍大稻埕的文創產業與藝文工作者,有點「割稻仔尾」的意味。不過,他們的進駐以及不斷湧出的創意與活力,絕對能為這個歷史街區注入新的活水。

*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

邱坤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