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小孩5歲開始必修程式!電腦語納入義務教育

2015-10-26 11:56

? 人氣

從小扎根,在最能接受新事物的年紀將程式「去神秘化」

為什麼要鼓勵小孩學習程式?《紐約時報》這篇報導中的程式教育提倡者指出,營造可親的環境、令程式領域「去神秘化」是很重要的一點。8 歲的小孩尚未形塑對程式的刻板印象,在人類好奇心最旺盛的年紀,就先讓他們理解程式的趣味與美好,培養他們對程式的興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過,這些提倡者也強調,程式課程並非要把所有人都變成開發者,「就像音樂課的目的,不是要迫使全部的學生長大都去當小提琴手」。程式是一種「解決問題」的過程,希望能夠從小培養孩子的「運算性思維」(computational thinking),包含數學、邏輯、演算法,學著把巨大的問題拆解成一系列更小、更容易處理的問題,讓你能夠更有效率的解決更加複雜的困境,並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世界的運作。

coding3
英國、美國也開始重視孩子的程式設計教育。(圖/ hackNY.org@flickr))

就現實面來說,軟體已是這個世界的語言,《富比世》雜誌在 2011 年即指出,「現今每家公司都是一間軟體公司,軟體無所不在:晶片、韌體、作業系統、使用者介面、應用程式、遊戲、網頁、企業、生活方式等等」,優異的軟體人才理所當然成為珍稀的獨角獸,光在美國,就有 50 萬科技相關職缺。然而隨著科技滲透生活,未來 20 年,對於電腦科學擁有基本的掌握度,可能會變成基礎能力,程式的「識讀教育」在此時此刻更顯重要。

回過頭看台灣,十二年國教課綱草案最近訂定「生活科技」與「資訊科技」2 個必修學科,資訊科技方面,國中、高中各有 6 學分與 2 學分必修。不過目前仍為草案階段,尚不清楚課程大綱與內容。不過比起「從小紮根」的愛沙尼亞與英國,10 幾歲才開始程式教育,可能還是晚了一些,而師資培育也是最需關照的議題,另外,一向被批評短視的台式教育,能否在新時代、新課程,走出不一樣的內容,捨棄功利主義,真正讓學生樂在其中,無疑是最大的挑戰。

文/1830採訪團隊、Inside Liz  原文刊載於1830網站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Inside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