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偵查課》ㄅ是打包的包:注音符號系列一

2015-10-15 06:00

? 人氣

注音符號教具。

注音符號教具。

在研究甲骨文的過程中,意外發現我們使用的ㄅㄆㄇ注音符號,絕大部分都有古文字的字源,不只字形從古字來,發音也從古字來。所以本周開始整理一些注音符號的字源史,以供大家參考。這對台灣的注音符號教學可能用處不大(因為我們從小都是死背的),但對成年才學習的人,如新住民同胞,則會有一點幫助。

學注音字源不只可以用理解的方式認識那些符號,還可以額外認識漢字的部首,一舉多得。本篇是系列一,講ㄅㄆㄇ的ㄅ。

 ※ ※ ※

ㄅ從哪裡來的呢?通常的說法是從「包」的上半部首「勹」簡化而來,說文解字上說:「勹,裹也。象人曲形,有所包裹。」字形從包,發音也從包(的聲母)。

 看起來很完美(聽起來也很完美),我們直接了當地解決了注音符號的第一個由來。

但,等等,勹作為部首,這個部首底下的各個單字應該或多或少都跟這個「象人曲形,有所包裹」的意義有關吧?檢查一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 勺:勺子
  • 勻:平分
  • 勿:不要
  • 包:包裹
  • 勾:鉤子
  • 匆:匆忙
  • 旬:十天為旬
  • 匍匐:伏地用手前進

為什麼除了「包」字以外,其他的字在意義上都跟這個有所包裹無關呢?甚至還有更麻煩的,許慎說「包」字是懷孕(包,象人懷妊,巳在中,象子未成形也)的意思,雖然孩子「包」在腹中,但並不關「象人曲形」什麼事啊?

如何解釋這樣一個部首,竟然跟部首底下的諸字沒有意義關聯的情況呢?當然,我們又要請出甲骨文了。 

「有所包裹」的勹,在甲骨文畫的是一個人的模樣,但這個人卻沒有有所包裹的意味。卜辭中有一段紀錄紀載四方來風的定名,其中關於北方的風是這麼說的:「北方曰勹,風曰伇(冽)。」其中的「勹」字畫的就是這個躬身彎腰的人的樣子。

所以這個彎腰的傢伙在幹嘛呢?很幸運地我們在古書裡還能找到四方風的痕跡,《史記.五帝本紀》司馬貞索隱引《尸子》曰:「北方者,伏方也。」為什麼北方是伏方呢?《漢書.律曆志》上說:「太陰者,北方。北,伏也。陽氣伏於下,于時為冬。」

根據曹錦炎的解釋,這是因為冬季寒風凜冽,萬物藏伏,所以稱北方曰「伏」。

這樣我們就可以解釋這個彎腰低伏的傢伙,為什麼會套用在匍匐諸字上的緣故了,因為匍匐就是低伏著身子,在地上手腳並用地前進啊。

 于省吾在他的《甲骨文字釋林》也持相同看法,他說:「說文勹部凡十四字,除去勻、旬二字……其餘諸字均應從勹。這就澄清了說文勹部的混沌無別。」

所以注音ㄅ是從包字頭的部首來的,這個沒錯,但在許慎的年代,他已經錯解了「勹」的字源,根據季旭昇的看法,勹的字源不應該是前面這個躬身彎腰低伏的人,而應該是這個字:
 

這個字在李孝定的《甲骨文字集釋》就釋為包:「象人在腹中之形,與孕同意。」這個完整的圈圈才是包字頭真正的前身。

 ※ ※ ※

結論摘要一下,包字頭的「勹」部諸字,有兩個古文字源,一個是彎腰低伏的人,用在匍匐諸字上;另一個是包,就用在包字上。

至於「旬」呢?那是跟上述諸字完全無關的另一場誤會,以後再說了。 

*作者為專欄作家。(鼓勵老貓陳穎青的甲骨文研究,請給老貓的漢字偵查課一個讚)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