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益中專欄】一個台灣,兩個世界。一張99分的公民考卷,戳破台灣社會流動謊言

2015-10-06 14:10

? 人氣

先不管政治立場,人們都還記得當年「台灣之子」(其自傳書名)陳水扁從三級貧戶出身,靠自身努力考上台大、第一名考上律師,一路向上翻轉的傳奇故事。對很多家境不好的孩子來說,老師就會鼓勵他們,好好讀書,將來要靠教育翻身。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陳水扁向上流動的例子跟中樂透彩一樣。但教育不是樂透彩!

《商業周刊》曾經刊載了一個很有名的故事「一個台灣,兩個世界」:

就讀私立復興小學六年級的豆豆,爸爸是科技公司董事長,他家在台北市敦化南路上的高級住宅區,放學後,媽媽為他安排了英文數學的補習、還要忙著參加科展比賽。除此之外,豆豆剛完成一本與媽媽共同創作的書,書名是「打造資優小富翁」。

同一時間,南投名間鄉的小如,正準備跟爸爸去田裡工作。小如的父親因為一場大雨淹沒了農作,負債超過新台幣六百萬元。小如看到同年紀的堂兄弟都已經上學,也很想上學。爸爸告訴他,等鳳梨收割賣錢,才有錢給她上幼稚園。於是,她每天都看著鳳梨,告訴鳳梨要趕快長大。

法國社會學家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曾提出「文化資本」的概念,所謂「文化資本」是指被社會認可為較具有價值的文化資源,比如彈鋼琴或古典文學、詩詞等。布爾迪厄認為,由於社會上層階層的家庭中,較有能力消費並提供子女文化資本,而學校裡所教導的課程,通常也是社會所公認有價值的知識和技能。所以,上層階層家庭的子女往往在還沒就學前,就已透過家庭累積相當的文化資本,因而更有機會在學校教育中出類拔萃,獲得較高的學業成就。

用白話來講,就是人家早就贏在起跑點了。

政府官員、民意代表、專家學者,這些能制定教育政策的人,其實都是上層階層家庭。如果政府的決策不能跳出既有的舒適圈、不能大刀闊斧真正翻轉,弱勢家庭的孩子,面對這種不公平的比賽,只會形成貧窮的階級複製。

有一天,當人們靠教育翻身的最後希望也破滅,失去了夢想,還談什麼教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