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病歷就是不用紙嗎?從中山附醫的病歷演進,看見提昇醫療服務品質的重要精神!

2018-11-27 10:48

? 人氣

「目前國際和台灣都在強調一種精神:『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在診斷後,由醫師清楚告知病情,與病患一起討論、共同決策。」曾志仁醫師分享,電子病歷就是SDM最好的溝通平台,由於病歷是以病患作為視角,不會只是以醫師出發單方面寫滿各種醫療術語,而是有助於病患詳細了解資訊、共同做出決策,符合時代的趨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由醫師清楚告知病情,與病患一起討論、共同決策,「共享決策」的模式是目前國際間強調的精神(圖 / rawpixel@pixabay)
由醫師清楚告知病情,與病患一起討論、共同決策,「共享決策」的模式是目前國際間強調的精神(圖 / rawpixel@pixabay)

電子病歷該充滿文字嗎?「好的電子病歷該像Facebook、Instagram」

在今日的醫療趨勢中,影像辨識是一大核心應用,透過影像辨識能夠快速、精準來輔助診斷。

「多數醫院的電子病例都是文字、數字、時間,但病例的內涵很多在於圖片,影像才是真正最龐大的數據。」曾志仁醫師分享,包含電腦斷層、超音波檢查、核磁共振….等檢查過程留下的資訊,往往比起文字更加重要。

在這個前提下,中山附醫的電子病例結構又有另外一個核心:視覺化。「許多醫院的電子病歷看到的全是文字,但我們的病歷看起來就像今天的Facebook、Instagram。」曾志仁醫師分享,當病歷中視覺化的內容越來越多,民眾看病歷更容易理解。

除了對醫師和病患之間的溝通充滿幫助外,電子病歷對於跨科別的溝通也非常有幫助。曾志仁醫師分享,原本隔行如隔山,不同科的醫生要彼此了解病歷內容並不容易;不過如今病歷已清楚、視覺化到病患都能清楚理解的狀態,對於不同科別的醫師要共同合作的狀態下,自然能夠有更好的溝通以及醫療服務品質。

我們究竟享受多好的醫療服務?在2018台灣醫療科技展一探究竟

自「電子病歷」的範疇開始探討起,並有大量與醫療服務品質息息相關的內涵在其中,在2018台灣醫療科技展中,中山附醫便將以電子病歷為出發點,來讓民眾感受醫療服務的演進。在電子病歷的出發點下,「教學型電子病歷」又有什麼幫助?「智慧病房」又是如何與電子病歷的概念相互呼應?都將在本次醫療科技展中由中山附醫完整呈現。

除了中山附醫的展出內容外,其他各大醫療院所與科技公司,也將呈現各種活用於醫療診斷、健康照護的科技應用,帶領民眾一起認識近年來醫療服務品質的提升,享受更好的生活品質。

【立即購票】2018台灣醫療科技展

(2018台灣醫療科技展。特別企劃製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鈞煥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