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賽德克巴萊》,你絕對忘不了他的眼神!演員光環背後其實有段辛苦的童年...

2015-08-26 17:30

? 人氣

看過史詩長片《賽德克.巴萊》,你絕對忘不了林慶台的眼神。林慶台是宜蘭家扶中心第一代認養童,在認養計畫中接受多年的協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位出色的素人演員,不但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福山教會傳道人,放下演員的光環後,近年他也來到新店偏鄉,想要幫助失去存在價值感的泰雅族人,重新拾回自信。

「童年的回憶很美好,我們每天起床便拿著外公做的彈弓,到處去打鳥,也有很多陀螺等童玩,可說真的無憂無慮。」林慶台回憶兒時生活說,在山上的部落過著耕作生活,其實體力勞作並不辛苦,但要到學校去學習漢人的語言與文化,還要忍受欺壓,這點才辛苦。

林慶台的父親是泰雅族人,也是原住民開拓基督教傳教的先河,足跡不限宜蘭等台灣北區,也遍及台中、桃園等泰雅部落。因為做事很認真,成為族裡的出名人物,林慶台小時候也會與父親越過桃園、新竹的高山,穿山越嶺到處徒步去傳教。

一九六六年,他的父親因為過度勞累、營養不良,不幸肝癌過世,那時林慶台才只有五歲。他不久就隨著母親、弟弟和兩個姊姊搬到宜蘭南澳,與外婆住在一起。

305107_10150338744824010_1093524266_n.jpg
林慶台經歷過對於原住民歧視與打壓的年代,對於他來說那比體力勞動讓人難受(圖/《賽德克‧巴萊》臉書)

父親過世後,母親接下傳道職志,因此很忙碌,多半是由外婆幫忙照顧孩子。一九六九年,他成為宜蘭家扶中心第一代認養計畫受助童,一直受扶助到國中二年級為止。

在林慶台記憶中,小學三年級時,家扶中心就已經深入到宜蘭大同鄉山區進行家庭扶助。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加拿大的認養人,成為林慶台與姊姊的「乾爸爸」、「乾媽媽」。這些異鄉善心人士會從遠方捎來照片,聖誕等節日也會專程寄卡片與禮金給孩子們,為他們帶來不少溫暖。

對那時的林慶台來說,收到禮物很開心,但只有寫感謝回函,成為一件苦差事,因為他一直到國小五年級,才會寫自己的名字,被強迫學習漢人的語言與文字,對他來說並不是愉快的經驗。

不過,孩子們只要有陪伴與關愛,就很容易感受到陌生人的善意。一開始,看到外面世界的人來訪視,部落孩子很害羞,心裡有點害怕,也不太懂得說國語。一直到接受家扶協助一年多後,這些大哥哥、大姊姊到部落裡舉辦營火晚會等團康活動,孩子們才慢慢知道,這群人想來幫助他們。

林慶台記得,他曾隨著家人到過宜蘭家扶中心、參與宜蘭所舉辦的活動,給他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當時交通不發達,部落生活也很封閉,因此進出部落都以步行為主。從林慶台居住的部落到宜蘭市,早上八點出發,要傍晚四、 五點才會到。

再辛苦,也不放棄

不過最讓林慶台開心的,就是家扶中心所發放的物資與認養扶助金,「他們總是會拿孩子最喜歡的東西送給我們,包括衣服與鞋子等,一打開就非常驚喜,穿上後也覺得很光榮,期待著下一次的禮物,心裡很感恩。」

林慶台回顧,曾收到認養人新台幣六、 七元的禮金,以當時物價來看,一角就可以買十顆糖果,因此在孩子心中,也是不小金額,「我母親會幫孩子添購鉛筆、橡皮擦等文具,偶爾也會買一些糖果與冰棒,讓孩子開心一下。」

林慶台感性回憶過往,格外欽佩家扶中心的一點是,儘管早期環境如此艱困,但家扶中心社工老師,在辛苦中還能堅持下去,從來沒有放棄,數十年如一日,在不同時期,還能有不同的成長與成果,「這也是家扶能一直到現在還成功的原因,台灣人的特質就是很能上進,這就是無法抹滅的特質。」

310235_10150320527244010_1346214798_n.jpg
演出莫那魯道時的眼神犀利,林慶台將他生命的故事濃縮到雙眼之中,讓人彷彿望進他的滄桑(圖/《賽德克‧巴萊》臉書)

愛的DNA  助養人滴水成河

除了「認養人制度」,「助養人制度」對家扶同樣功不可沒。

理想上,家扶希望每個接觸家扶的人,都成為「助養人」,在了解家扶的理念和做法之後,再轉為「認養人」。

兩者同樣是定期定額捐助,差別在於認養人的捐助金額比較大,並且專款專用,而助養人則是小額捐款,用途多元。

各地家扶中心至少有兩千名助養人,每個月三百元的捐款雖然不算多,但涓滴成河,匯聚成極大的力量。

如果有些認養人因故無法繼續捐款,「助養人」的小額捐款可以適時挹注,讓孩子的生活影響降到最低,另一方面,當發現社會出現新問題,這筆錢,就是家扶發展新服務的最佳資源,例如「家庭生活發展帳戶」;或者,發生意外災難時,這筆錢也能發揮最及時的緊急救助功能。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天下文化《愛的先行者:翻轉50萬個生命的家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