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香港電車——百年瑰寶還是礙事雞肋?

2015-08-24 17:42

? 人氣

電車一直在香港擔任著特殊的輔助角色。不少人——包括上班族⼂快遞員等——喜歡搭電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些路程不遠,也許只是幾個車站,電車憑著站與站之間平均只相距250公尺,可以做到「點對點」服務,給乘客提供不少方便。

此外,電車收費低廉,成人每程車費2.3港元,小孩車費1.2元。對低收入人士⼂老人家等,電車是理想的公共交通工具。

電車是港人集體回憶,然後?

香港電車公司於1904年成立,路軌是沿著香港島北岸本來的海岸線建成,見證了香港的跌宕起伏。

由於電車行走時司機會敲響「叮叮」鈴聲向途人示警,所以港人一直暱稱電車作「叮叮」。不少經典的香港電影都有在電車上取景拍攝,1980年代有《胭脂扣》,1990年代有《烈火青春》⼂《月滿軒尼詩》等。

如今電車算不上是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但緩緩徐行的「叮叮」為生活忙碌的香港人提供了一個慢下來的機會,更是是情侶約會的浪漫之選。

2003年的泛民主派七一遊行——停頓的電車見證了香港一頁又一頁的歷史。(BBC中文網)
2003年的泛民主派七一遊行——停頓的電車見證了香港一頁又一頁的歷史。(BBC中文網)
電車的慢給予人思考沉澱的空間。(BBC中文網)
電車的慢給予人思考沉澱的空間。(BBC中文網)

這次移走電車的建議幾乎得到一面倒的反對,甚至於連政府運輸部門也發表聲明,澄清政府無意改變現行的電車政策。在眾聲喧嘩的香港,可算特異之數。香港電車迷會會長李俊龍認為,這樣激烈的反應與社會氣氛不無關係。

他說,「香港越來越缺乏真正屬於自家文化的東西」,這次爭議是一個契機,讓大眾更加關注香港電車的發展。

教人意外的是,作為電車車迷,李俊龍對於電車的想法非常實際——他認為討論電車存廢不應從保育角度出發,應該現代化,提升服務質素及競爭力。

李俊龍說:「電車確實是一種交通工具,而不是供大家回憶的一件事物,亦不能主要依靠遊客來支持營運。今時今日,電車面對周邊交通工具的激烈競爭,它的載客量一直以來下降得十分厲害。」

根據李俊龍的資料,1980年代地鐵尚未通車時,電車每天載客量可達50萬人。現時,電車每天的載客量只有20萬,而且跌勢沒有停止的跡象。李俊龍認為電車公司應考慮引入空調電車,提升電車競爭力,使電車不被邊緣化。

實際上,香港媒體前不久才報導,香港首輛空調電車將在這個夏天上路,只是至今只聞樓梯響。

電車的未來

1920至30年代,電車在世界各地被淘汰,車軌讓路給小轎車⼂巴士等。英國較有名的倫敦電車與格拉斯哥電車也先後在 1952年和 1962年結束營業。

不過至1970到80年代,汽車帶來的空氣污染等門題日漸受到關注,零廢氣⼂低碳排的電車開始有復興的跡象——距離香港不遠的廣州就剛在去年年底開通了海珠環島有軌電車服務,台灣高雄的環狀輕軌系統也快將通車。

澳大利亞再生能源專家Peter Droege在其2011年出版的《Urban Energy Transition: From Fossil Fuels to Renewable Power》一書中指出,全球約有400多個城市提供現代化的電車或輕軌服務,另外250多個城市以電車提供城市與城市之間的交通服務。

設計新穎的低地台電車越見風行世界各地。(BBC中文網)
設計新穎的低地台電車越見風行世界各地。(BBC中文網)

電車是世界大勢所趨,香港本土亦有聲音希望擴展電車服務,例如在老啟德機場發展區⼂西九龍文化區引入電車。

對於中環德輔道中的規劃,香港規劃師學會⼂城市大學⼂思匯政策研究所及弘達交通顧問公司去年4月發表報告,倡議將該區域劃為行人及電車專用區。這次廢除電車的爭議讓該建議再受注視,但政府會否採納建議仍是未知之數。

百年電車是香港的標誌,這次爭議群情洶湧,可見電車在港人心中地位崇高。薛國強的建議或許讓一些人覺得匪夷所思,卻是個很好的反思機會——電車將來該如何發展?保護集體回憶與提升城市競爭力該如何平衡?

要是一成不變,會否終有一天,電車真的如薛國強所言,要走進博物館⼂光榮引退?

撰稿:蔡曉穎 BBC中文網記者 香港報導
責編:葉靖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