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每次想溝通,最後都會變吵架?心理學家揭「有效溝通」4絕招,超實用、所有人都該會啊

2018-11-13 12:48

? 人氣

例如,如果孩子把外套放到了沙發上,而沒有掛在衣櫃裡,我們可能就會說他們是懶蟲。(但更好的方式是單純的說出需求:「我注重整潔,請把外套掛進衣櫃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一次研討班中,我們就社會文化對婦女的影響展開了討論。在社會文化的影響下,許多婦女在表達請求時感到彆扭,好像做錯了什麼。

例如,她可能不會說:「我今天累壞了,晚上想休息。」相反,她的話聽起來也許就像是辯護詞:「你知道我一整天都沒歇過,我熨了所有的襯衣,把這週的髒衣服都洗了,準備了午餐和晚餐,還出去買了東西……你是否可以……?」

「不!」

她委婉的請求非但沒有被接受,反而馬上被拒絕了。她試圖證明她應當獲得某種權利。然而,對方的拒絕似乎再次表明她的需要微不足道。如果我們不看重自己的需要,別人可能也不會。

實際上,如果直接說出需要,獲得積極回應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在另一次研討班中,一些女士談到對表達個人需要的畏懼。我母親參加了那次研討班。她突然站了起來,離開了房間,很久都沒有回來。

回來時,她臉色很蒼白。我問道:「媽媽,你還好嗎?」還好她回答說,「剛才想起了一件事情,心裡極為難受。」

「什麼事情?」

「36年來,我一直在生你父親的氣,我認為他不在乎我的感受。我終於意識到,其實我從沒有和他說明我想要什麼。 」

是的。在我的記憶中,她總是委婉地表達自己,而不直接說她需要什麼。

非暴力溝通的第三個要素是「需求」。

我們常常會用批評來表達不滿,而不是直接說出自己的需求是什麼。

我們還時常會犯詞不達意的錯誤——明明自己的需求很簡單,但就是要繞許多個圈子來表達,繞到最後的結果是對方不知道你到底要什麼。

更重要的是,我們往往會以為是對方的行為讓我們感到憤怒,但其實是因為我們的需求未得到滿足。

我在博客來看到有一讀者留言非常精彩,能讓我們更好的理解「需求」這一要素:

被丈夫罵了一句:「現在你迷看書,已到逹了一個令人討厭的地步!」

當下聽到這句狠話,我真的有點生氣。但我了解到他的批評不是源於我的行為(愛看書),而是他的某樣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在我如剝洋蔥般的追問和了解後,終於找出了他負面感受背後的真正需要 (他想有多點休息時間)並透導他說出他具體的請求(他希望由我,而不是他去接送參加訓練營的女兒,好讓他有多點時間休息,之前他誤會了我是因為要看書而不接送女兒)。對於他的請求我很樂意配合。

若我當朷只將焦點放在他如何罵我、令我生氣,繼而作出反擊。我們根本不會找到問題真正的源頭,也不知道做什麼去解決我們雙方的分歧(顯然,就算我少看書也不會滿足到他真正的需求)。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