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從19支免稅菸看政府不斷上演的荒謬鬧劇

2015-08-09 05:40

? 人氣

機場免稅菸是觀光客最愛之一。(旅遊網)

機場免稅菸是觀光客最愛之一。(旅遊網)

日前,有某個跨行政院各部會的「菸害防制策進會工作小組會議」決議建議財政部修訂機場免稅菸的規定,將目前入境菸品數的上限從200支下修到19支。消息傳出後,引發輿論抨擊與諸多不滿。財政部隨即對外說明:「一切照舊」,相關政策維持現狀,目前不會更動;衛福部國健署也對外說明:相關意見僅是「與會專家」所提的建議而已。但既然已是決議,「這個單位」就有一定的政治責任,而非避避新聞風頭,然後繼續做跨部會的協調,繼續再引發其他爭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個單位已不是第一次引發類似的爭議,舉其大者,早在4年前就曾決議建議教育部將「不吸菸」列為校長遴選資格的參考條件,教育部更因此而發函各級學校,在簡章裡也明訂了吸菸者不得報名遴選校長的規範。當然在消息公佈之後引發社會輿論的猛烈抨擊,逼得教育部只得對外澄清,相關規範「僅供參考」,甚至到最後當時的教育部長吳清基還必須以「絕無此事」,來對這個爭議收拾殘局。

照理說,這個有跨部會協調機制的單位,應該是在決議之前便統整各部會的意見,而不是在決議出來之後,引發了社會輿論撻伐,相關部會便急著澄清,或是把責任推給與會的專家。這種打臉的鬧劇一再上演,不免讓人質疑這個為所謂的菸害防制工作而成立的單位與其決策,在程序上與實質上的失當。

依據《衛生福利部菸害防制策進會設置要點》的規範,這個單位是衛生福利部為有效推動全國菸害防制工作而特別設立的。它的成員包含設置了21-25個委員,每年開會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召集人由衛福部的部長兼任外,召集人還可對外聘任3-7位學者專家與民間團體代表為這個單位的委員,其餘委員則由各部會的副首長或祕書長來兼任,設置要點也詳列了從內政部、外交部、國防部、財政部…一直到海巡署、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等各部會都是策進會的成員。

換句話說,這個名為「菸害防制」的策進會,是在現有的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菸害防制組之外,再另外成立的專責單位。儘管依據《行政院組織法》第14條:「行政院為處理特定事務,得於院內設專責單位。」例如為了解決接連發生的食安風暴,需要一個跨部會連繫的機制,於是就在去年10月成立了食品安全辦公室。雖然策進會並沒有太大的適法性問題,但所謂菸害防制的工作是否「特定」到必須另外再設立一個專責單位來做跨部會的協調,這種疊床架屋的方式是否恰當則不無疑問。

但真正的問題不在這裡,真正的問題是策進會還設有一個「工作小組」。依據上述的「設置要點」,工作小組由國民健康署署長擔任召集人,也一樣負責推動菸害防制相關工作,與策進會在設置要點的差異,是沒有訂出一年開會幾次,其餘是臨時會議的性質;工作小組從一開始便設定是在「必要時」,便可以開會討論。

所以,工作小組儘管在名義上為策進會的下屬單位、執行單位,負責執行菸害防制策進會的決議事項,但實際上的運作情形,工作小組是有決策功能的。工作小組除了平日較為密集地開會之外,同時可以將所有與菸害防制相關的政策措施「交辦」其他政府部門,並將這些交辦事項一一「追蹤列管」。這就解釋了為甚麼這幾年來各項禁菸措施是如此雷厲風行的基本原因。

以19支免稅菸產生的爭議來說,早在去年12月23日的「衛生福利部菸害防制策進會」103年委員會議裡,財政部的出席代表國庫署副署長柯綉絹即表達過:「因涉及關稅法、菸酒管理法與離島建設條例等,應透過跨部會檢討。」但顯然這個工作小組仍執意「交辦」,才引發後來財政部必須趕緊澄清,而國民健康署也要說明這是「與會專家」所提的意見,以規避輿論的壓力。

19支免稅菸的爭議具體而微地呈現了政府推動公共政策的紊亂,但造成問題背後的因素卻是政府體制疊床架屋與權力過度集中所導致。從「衛生福利部菸害防制策進會」與「衛生福利部菸害防制策進會工作小組」對於推動所謂菸害防制的政策措施模式可以發現,政府行政程序的混亂,導致了公共政策的制定與執行失去了該有的程序正義與實質正義,更嚴重的問題是,行政官員藉著這套機制的運作,規避了所應負的政治責任。

這場荒謬鬧劇仍將不斷上演。在19支免稅菸之後,還有甚麼新的戲碼?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作者為臺灣吸菸者權益促進會理事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