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偵查課:「王」字解謎的故事

2015-08-06 05:50

? 人氣

圖為山東出土的商代青銅巨斧——鉞。(作者攝於北京國家博物館)

圖為山東出土的商代青銅巨斧——鉞。(作者攝於北京國家博物館)

王字的甲骨文造型非常單純,是個獨體的象形文字(就是說不是由組字元件組合而成的),甲骨文和金文的造型如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王字的甲骨文與金文造型。
王字的甲骨文與金文造型。

「王」字在甲骨文發掘初期就已經辨認出來,大家對這個字「隸定」為王字,並無爭議,但對於它「為什麼」是王字,大家可說是爭論了近百年。(隸定是古文字學用語,字面解是把古文字對應到隸書體,但現在一般使用意義則是對應到現代楷書。)

上面這些古「王」字的構造有個古怪的地方,那就是字形底部的那一橫,一半字形畫成直線,另一半則畫成圓弧,甚至是實心的斧形。

我們知道甲骨文是刻在牛骨或龜殼上的文字,為了刻畫方便,筆畫刻成直線是最省事的,如果一個字竟然有非直線的筆畫,那一定有很重要的原因,代表那一畫非得畫成那樣不可,不然不足以表達單字所代表的意義。

甲骨文的直線,可以說原始模擬的實物原本如此,但也可以說是寫手(刻字人)為求省事而採取的策略。因此碰到「王」底部那一槓竟然出現兩種造型,學者更看重的,就是要解釋那個(比較難刻畫的)圓弧為什麼會存在。

歷史紀錄上第一個解釋王字的人可能是孔子,東漢的《說文》裡留有孔子的一則意見說「孔子曰:一貫三為王。」這事實上只是外觀的描述,並未真正解釋字形所以是這樣的理由。董仲舒則對那個「三」大加發揮,說:「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

許慎引用了這些見解以後自己下結論說:「王,天下所歸往也。」

這種道德性的解釋其實早已經有文字學家不表滿意。在甲骨出土之前,清末著名的金石學家吳大澂就是例子,他從金文字形判斷王字底下的圓弧筆畫,認定是古文的「火」字。後來甲骨文大師羅振玉和王國維都依循此說,羅振玉說「王字本象地中有火」,示盛大之義。王國維並加補充說「王、旺聲同,當以旺盛為本義。」

這種解釋雖然說明了底部圓弧為何會出現,但若用王國維自己「二重證據法」的主張,則證據力恐怕還略有不足。(二重證據法是王國維首創的考據學典範,意思是取出土的「實物與紙上之遺文互相釋證」。)

王國維在清華的學生吳其昌則用老師的教導,重新做了功課,他從《儀禮.覲禮》先找出第一重證據:「天子設斧依于戶牅之間。」這個斧依在《周禮》叫做黼依,周禮曰:「凡大朝覲、大饗射,凡封國、命諸侯,王位設黼依。」

鄭玄的註解說:「依,如今綈素屏風也,有繡斧文,所以示威也。斧謂之黼。」

這一個證據的邏輯是這樣的。王者以兵立威,征服天下,斧是武器,也就是王者的代表,演進到周朝的禮制,王者在朝覲、會射、封國的重大場合,仍要在席位上布置刺繡的巨幅「斧依」,以示王者威儀。所以古文底部那個圓弧,不多不少,正就是那一把巨斧的表徵。

吳其昌這個見解後面還有其他人辯難修正,不過到現在可以說已經塵埃落定,大部分學者都已經同意,甲、金文的王字,畫的就是那一把代表王者掌有生殺大權的巨斧。

*作者為專欄作家(鼓勵老貓陳穎青的甲骨文研究,請給老貓的漢字偵查課一個讚)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