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連桌布都砸重本?光朵花就拍285小時、為求真實在攝影棚點火…蘋果偏執要求太驚人

2018-11-05 12:43

? 人氣

It was really about bringing together some of our various talents to create these faces. (把我們的天才們聚集在一起,創造一個這樣的實景。)

當蘋果 UI 設計副總裁 Alan Dye 說,Apple Watch Series 4 當中熱烈的火、潺潺的水、瞬間迸發的蒸汽這幾張照片均來自真實的拍攝,我們由此得知蘋果如何處理錶面上的畫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Alan Dye 揭秘道,拍攝的過程是在藝術指導、色彩專家、平面設計師、塑模者們的攜手下有條不紊地進行。

最後,天才們點燃了火——這就是我們在錶面上看到的具有視覺衝擊效果的那團火焰。

錶面上最新的水流、蒸汽、金屬畫面的拍攝過程也是經由實景拍攝而來。

對細節的偏執

為什麼蘋果對錶面上的一張照片如此上心?這或許可以追溯到蘋果對產品的一貫「偏執」上。

早期 Apple Watch 的錶面中有花、水母、蝴蝶,為了拍攝出樣貌適合螢幕的照片,攝影師每次都會投入到漫長的拍攝過程中。比如,攝影師曾為一朵花開放的過程拍攝 285 個小時,拍攝超過 24000 張延時攝影照片。

(圖/愛范兒提供)
(圖/愛范兒提供)

比如,挑戰水母的拍攝。

Alan Dye 當時選擇水母,是看中了水母的生命力在錶盤上會很顯得美觀並且有張力,很適合 Apple Watch。

但靈動的水母在水中千變萬化,捕捉一張精準對焦的照片,背後可能產生上千張「廢片」。

為此,他們特地在工作室裡搭建了一個魚缸,用高速相機以每秒 300 幀的速度拍攝了水母的各種姿態。最後,將分辨率為 4096 x 2304 的圖象壓縮到錶盤上。

蘋果會專為特定工作設立獨立的工作間,攝影更是變成了養殖一部分。我們看到的最終畫面,是攝影師在攝影棚花了一個生物週期換取換來。

Apple Series 4 錶盤上的新圖案本用 CGI 也能辦到,蘋果還是選擇大費周章拍攝。在每年更新產品線的幕後,蘋果打動我們的細節一直沒變。

(圖/愛范兒提供)
(圖/愛范兒提供)

在蘋果的產品觀裡,極簡絶對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從初代 iPhone 的 Home 鍵 ,蘋果對產品的減法就開始了。

刪繁就簡的意義是讓手機更符合人們的使用習慣,但每次的刪減都來之不易。

參與設計和開發產品的人要經歷無數次的討論,從虛到實,把那些「脆弱、難以言喻的抽象概念」轉化出來。這對他們產品感知力考驗極大。

(圖/愛范兒提供)
(圖/愛范兒提供)

經歷產品感知力考驗的,還有蘋果的攝影師。

如何準確地傳遞產品理念,才能讓使用者切身體會到產品的優勢?蘋果的辦法是用「真實」去化解產品圖和用戶之間的距離感。

iPhone 3GS 登上《MacWorld》封面的那一年,手機的產品圖基本在攝影師那裡就已完成。

(圖/愛范兒提供)
iPhone產品圖和廣告圖並無二致。(圖/愛范兒提供)

蘋果攝影師 Peter Belanger 曾在接受採訪時講述了他拍攝蘋果產品的過程,具體到特定產品,每一次的打光、每個角度的曝光度……都需要精心圍繞產品特點來調適,以展現每個特徵。

為了做到 iPhone 在產品圖裡的呈現,等同於使用者的感知,拍攝的提前準備往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圖/愛范兒提供)
各種設備「聚焦」到拍攝一部 iPhone 上。(圖/愛范兒提供)

因為蘋果對拍攝產品圖的要求是,在電腦上精修作為一種補充,拍攝才是最終決定呈現的效果的關鍵一環。攝影師不僅要削弱外界環境對產品造成的干擾,還要讓產品特徵清楚地表現出來,所以,這無形中給攝影師增加了難度。

(圖/愛范兒提供)
蘋果攝影師 Peter Belanger 曾說「後期似乎是從拍攝時開始的」。(圖/愛范兒提供)

近十年過去,從初代 iPhone 到 iPhone XS ,攝影師拍攝蘋果產品的那一套方法,在今天來看仍然適用,我們本以為蘋果會用更多炫酷的技術手段,簡化拍攝的過程。但「偏執」的蘋果,仍然在。

極簡只是錯覺。

難怪蘋果攝影師 Peter Belanger 說了這麼一句。

為什麼蘋果能打動我們?

蘋果首席設計師 Jonathan Ive 經手過 iPhone、iMac、iPod 等一系列經典產品,在每代的蘋果產品身上,我們幾乎都能找到 Steve Jobs 和他的印記。 Jonathan Ive 提到產品之時,總把「Care」掛在嘴邊,這已經成為他的一種習慣。

(圖/愛范兒提供)
(圖/愛范兒提供)

「Care」正是 Jonathan Ive 對產品的態度,在這種重視程度下,才有了使用起來更順手的產品。

蘋果是把產品理念和技術極好結合的推手。一般兩年為期,蘋果會對 iPhone 進行一次創新性的變革,時機成熟之時便推陳出新,3D Touch、AR……這些都曾帶給我們驚喜,也佔據了行業先鋒的位置。

(圖/愛范兒提供)
蘋果官方產品圖鑑《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圖/愛范兒提供)

蘋果官方產品圖鑑《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裡有初代 iPhone 產品圖,無論是背面金屬 LOGO 的反光,還是正面玻璃面板的剔透,都直觀地傳達了初代 iPhone 的產品細節——在 2007 年,金屬背殻、玻璃面板的智能手機,也是不常見的。

(圖/愛范兒提供)
(圖/愛范兒提供)

當我們再回過頭去看初代產品,更能體會這麼設計的用意。

產品的好用是一方面,在此之外,桌布的襯托也是一方面,iOS 每年帶來的桌布也有不少亮點。

iOS 11 中最出名的那套桌布——流動的液體,桌布的色彩度飽和,顏色鮮亮,如果設置為動態,還會在指尖漸漸移動。

這套桌布是受西班牙藝術家 Ana Montiel 的啟發而來。Ana Montiel 專門辦了一場展覽來展示她的一系列作品,iPhone X 獨有的壁紙也在其列。在這場以 Fields 為主題的展覽中,Ana Montiel 用視覺的方法,展示了色塊的碰撞和融合,在其中強調人們感知力的變化。

蘋果去年的發佈會上,「Meet iPhone X」這幾個字出現在屏幕上的那一刻,也用上了流動的液體作為背景底色。這款背景色同樣也是 iPhone X 獨有的桌布,和 Ana Montiel 的作品表達的意思一致。

在 iOS 10 出現的一些別具新意的壁紙則是俯視角度的美麗海灘,在 iPad Pro 上效果極佳。

(圖/愛范兒提供)
(圖/愛范兒提供)

除此之外,經典的元素仍在蘋果產品中反覆出現。它們有被人戲謔為吃掉一口的蘋果 LOGO、銀河、動植物,以及具有視覺衝擊力的色彩。

(圖/愛范兒提供)
(圖/愛范兒提供)

我們津津樂道這些桌布,恰恰是我們對蘋果喜愛的一種折射。

隨著時間的推移,桌布和產品一樣都會在蘋果系列中更新換代,甚至消失。而無論是 iPhone、Mac、iPod 還是桌布,那些「儘可能少的去設計」,在蘋果看來,仍然是好的設計。

真正打動我們的,是蘋果在產品設計上的心思——拋除冗餘,在最日常的使用中,為我們帶去便利。以及,蘋果對這種信念的堅持。

對細節的偏執從 Steve Jobs 時代開啟,如今蘋果依然將蘋果產品的使用者放在第一位,去探索產品的發展可能。

(圖/愛范兒提供)
(圖/愛范兒提供)

愛因斯坦有句經典的話,樸實中又藏著哲學意味,也被 Steve Jobs 藉以闡釋蘋果產品理念。

Simplicity is the ultimate sophistication. (至繁歸於至簡。)

文/姚瑩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愛范兒(原標題:iPhone 壁紙有多貴?光一朵花就拍了 285 小時!這篇文章告訴你它們都是怎麼來的)

責任編輯/趙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