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網友在PTT表示,他長期習慣在全聯採買生鮮蔬果,直到某次踏進傳統市場才驚覺「價差驚人」,貼文一出立刻引起網友熱烈回應,不少人也分享自身的採買偏好與心得。
習慣在全聯買菜…網友驚覺「市場竟然更便宜」
原PO表示,自己平常購物習慣以便利為主,因此大多在全聯採購,對價格變化並不特別敏感。然而某天臨時到傳統市場購買蔬果,卻驚訝發現「全聯是很乾淨,也很方便,但是菜的種類其實不多,且價錢跟傳統市場比竟然不是很便宜」,讓他產生疑問,小時候全聯曾主打平價戰略,如今是否已經失去了原本「便宜」的形象,「全聯真的有比較便宜嗎?」
全聯2優勢!網友:適合忙碌上班族
貼文引起不少網友共鳴,有人點出全聯之所以受到歡迎的核心原因「全聯是給早上沒辦法去買菜的人用的」、「全聯主要是衛生、時間方便,上班族下班後,傳統市場也關門了」;更有網友直言「去全聯是方便,可以一次買好」、「同樣的東西大部分都比超商便宜,這其實已經夠了,畢竟他店真的很多」。
也有老一輩網友補充歷史脈絡指出,全聯的前身其實是軍公教福利中心,當初採合作社、軍中營站的經營模式,售價相對低廉。但在轉型為連鎖超市後,隨著成本與營運模式改變,價格也不再如早年那般親民。
網友直言「市場大贏」
另一派網友則強調傳統市場的價格優勢明顯,尤其是台灣本地農漁畜產品。留言區不乏力挺市場派的聲音「台灣自己種的養的撈的,菜市場絕對最便宜」、「青菜一定是傳統市場便宜呀」、「你去批發市場買會發現更便宜」、「蔬果肉魚還是傳統市場大贏」、「本土食材還是當地菜市場便宜」。
不過也有人提醒,傳統市場雖然便宜,但開市時間較早、衛生與保鮮條件較難掌控,仍需視個人需求選擇合適的購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