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就生了六胎,男友陪產卻不在意她的死活…半年後,醫生才發現這對情侶做的恐怖勾當

2018-11-20 11:56

? 人氣

主治醫師G回話,緊急情況,管他什麼朋友老公的,簽了再說。那男人不太願意。我又急又怒,「你陪她來的,現在沒有任何家屬可以幫忙,你不簽,要放著她不管嗎?」隱約知道他是剛剛剖腹產新生兒的父親,我很疑惑,難道他對這個「幫」他生孩子的女孩,一點關心都沒有嗎?他悻悻然地簽了手術同意書。「麻煩通知她家屬來。」我拋下這句話,轉頭快速跑進手術室,準備刷手消毒上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通常總醫師在手術時是主刀醫師,主治醫師站在第一助手側,不過像這種轉診緊急刀,還會有科主任和其他支援主治醫師,此時總醫師只能站到第二或第三助手的位置。我們逐步劃開幾小時前才縫好的手術傷口,打開腹膜,果然湧出大量鮮血和血塊。

這樣的手術輪不到實習醫師上來,剛卸任總醫師的我和Y學妹改負責平常實習醫師所做的體液抽吸、擦拭血液的工作。之前幫她開刀的診所醫師都是我的學姊和學長,一樣的訓練體系,手術的程序和做法也師出同門,容易分辨手術的幾個眉角。把腹腔和骨盆中的血液和血塊清除之後,再以溫過的生理食鹽水清洗骨盆,慢慢找到了幾個子宮切除傷口的出血點。主任和主治醫師逐步確定、重新縫合穩固傷口,這時候我們才有餘裕去感覺別的東西,譬如聽見從麻醉監測機器傳出來的,病人逐漸和緩下來的心跳。

「應該可以了,好,縫肚子。」L主任滿頭大汗,胖子果然怕熱。其實開刀房為了減少細菌孳生,有一定的溫度和濕度控制,通常溫度很低,但老實說,穿上隔離衣之後,加上頭頂的無影燈,再遇上手術的壓力,我自己也常常開得滿頭大汗。

縫肚子是手術檯上資淺者的工作,L主任和主治醫師G離開手術檯,出去跟家屬解釋病情,我帶著Y學妹在手術檯上慢慢把腹膜、腹壁、肌肉和皮下組織等一層一層縫合。腦中浮現一個念頭,「要不要放個引流管?」想想L主任和主治醫師G都縫合過沒問題,就不要多在病人肚子上打一個洞了吧。

年輕真的是本錢。這樣產後大出血,還連開兩次刀,病人除了血壓比較不穩、心跳飆快之外,呼吸和血液氧氣濃度都一直沒問題。後來擔任產科醫師十多年,我真的覺得「生小孩趁年輕」非常重要,但不要解讀成「不年輕就不適合生小孩」,只要還有排卵、還能懷孕,做好身體、心理和經濟準備,都可以生小孩。只是年輕產婦的復原真的較快,身體耐受度也高,自然產後第二天趴趴走都沒問題,即使產後出血量大一些,只要處置得宜,很快就恢復。

病人手術結束,送回加護病房。我和學妹其實已經超過下班時間,但是這個病人情況特殊,照顧的醫師就沒有在分上下班的。病人的心跳雖然比在急診室時相對和緩許多,但還是逼近每分鐘一百下。一般來說,當病人出血得到控制,又有足夠的輸液灌注,通常血壓會趨於穩定,心跳也會慢慢回到正常值,因此若要判別是否還在緊急出血,比起血壓,心跳是否飆快是更敏銳的指標。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