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嚴選:絕望的90後如何改變這個世界?

2015-06-09 05:40

? 人氣

後來,這個姑娘離開了體制,她不能接受精神高壓,同時,她要尋找更有意義的生存方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些年來,世界向大學畢業生展示了最殘酷的一面,孩子們一畢業就遭遇失業危機。能通過公務員考試的,已經是其中的幸運兒了。有多少人,還沒找到如願而開心的工作,就開始面臨房價的終極挑戰。捉不住事業,也捉不住愛情。最後,丟盔棄甲,屌絲成群,一代人陷入了迷惘之中。原來的豪情壯志與驕傲,已經讓位為自嘲心態。只有在喝醉之後,你才能讀懂這代人有多不甘心。

「聽了這麼多道理,依然過不好此生。」這化為一部電影的臺詞。還有一句更粗俗的:「然而,這並沒什麼卵用。」

【三】

最近,一位女大學生名人在TED上做了一個演講《絕望的大學生》,揭穿了類似「明天會更好」之類的騙局。這種似是而非的心靈雞湯,我們飲了好多年。這個詞「絕望」,雖然有點爭議,但還是受到了很多大學生的認同。

馬佳佳TED演講〈絕望的大學生》畫面。
馬佳佳TED演講〈絕望的大學生》畫面。

其實,90後早就開始反抗。這些單純、善良的90後,成長在互聯網世紀中的90後,外語好、有國際視野的90後,卻面臨著比80後更狹窄的生存空間。讓他們屈從於體制顯然是不可能的。他們若拿個三五千的死工資,要多少年才能趕得上房價?他們還甘於像80後、70後那樣服從遊戲規則,希望分些殘羹冷炙?他們已經準備挑戰這個時代,設立自己的規則了。

在21世紀10年代,互聯網、全球化、對公共生活的渴望,正深刻地改變這個世界的格局。很多不合理的體制在瓦解,很多封閉的黑屋子照進了陽光。「我來到這個世界上,是為了看一眼太陽。」海子的詩歌讓我們重新覺醒。對人性的讚歌,對光明的渴望,依然觸動我們的深處。人們勇敢地批判既有的不合理。一個從傳統媒體走出來的女主播勇敢地將空氣品質問題擺上桌面。

與此同時,也聽到了舊世界的坍塌之聲。互聯網革命時代的到來,傳統行業將似乎將要土崩瓦解。實體店鋪、傳統媒體、印刷、客運、金融、移動通信、傳統教育等等,都在搖搖欲墜。行業在洗牌,資源在重新分配。舊世界在不斷淪落,一個更大、更精彩的新世界在崛起。前幾天,著名專欄作家侯虹斌離開了工作了10多年的報業,她說,「人生除了奮鬥,也必須有接受現實的雅量。社會正在洗牌重組中,我隨時做好了當一個失敗者的準備;盡人事,聽天命,即便失敗了,生活也要繼續。」我可不同意,誕生於200年前的報紙,是前電子資訊時代的產物,它的沒落也是必然,這是社會的進步,而不是失敗。對於如此「油菜花」的侯老師而言,失去的只是枷鎖。

【四】

所以,就有了這樣一個時代呼聲:「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這封文藝範的辭職信,開啟了體制中人對外在世界的熱望。那個封閉而過時的小世界,似乎在瓦解,在沉沒,而人性的萌芽在復蘇。這個「去看看」指的僅僅是旅遊嗎?並非如此。它指代這個迅速裂變的時代。以前,以為世界就是自己的城市、自己的部門、自己的領導。一生就要託付於這麼一個彈丸之地。現在,新世界有這麼多可能,有這麼多豐富歷程,這驅動了一代人追逐夢想的希望。去看看,並不是要走到天涯海角,而是通過不斷的經歷,全方位地感受新時代,它可能帶來的機遇,可能結出的果實。

還有一句話,被喊得非常響亮:「你看不慣的東西,就是要改變的部分!」

我想起與舊世界的對話,那些被擱置、被忍耐的不滿,終究是無法妥協的,就大膽改變它。世界從此變得坦誠,變得純粹。這不是反智,世界正因充滿不確定性,所以我們才有機會。

在這個處於微妙臨界點的時代,陽光下的你和我,正在一點點地擺脫恐懼。「對的就是對的,錯的就是錯的。」這世界,我們有能力看個明明白白。讀了這麼多書,不是拿來裝糊塗的。奮鬥了這麼久,不是天天用來吐槽的。

無力感越來越強,最後卻成為了力量。

*作者為政治學博士,中國媒體資深評論員。(原文刊載騰訊大家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