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樂的矛盾與哀愁,《搖滾樂殺人事件》載著夢想,要往哪裡飛?

2018-09-20 13:48

? 人氣

時間從千禧年推回至90年代,台灣搖滾樂在起飛之前正卡在一個不上不下的階段,搖滾樂成為許多年輕人宣洩的口、追逐的夢、理想的寄託,卻因為許多無法抗拒的因素讓搖滾樂只能成為被壓抑的種子,連是否會有開花結果的一天都不知道。不只社會尚無法完全接受,就連觀眾都不見得會買帳,在那個西洋音樂正夯的年代,即便受邀到PUB或其他地方演出,主辦方都會要求樂團演唱一些口水歌,要想唱自己的創作?可以,那就謝謝再連絡。連伍佰都曾面對過這種尷尬場面,堅持唱自己的歌導致觀眾走光的窘境,為了獲得演出機會、為了爭取曝光率、為了賺取更多生活費,有時候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協。忍,與壓抑,似乎是必須的,《搖滾樂殺人事件》便以90年代的台灣為背景,講述著90年代搖滾樂團的故事,關於理想與妥協的矛盾與掙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搖滾樂手總是給人反叛的印象。(圖/老子不負責任電影文)
搖滾樂手總是給人反叛的印象。(圖/老子不負責任電影文)

「我們獨裁者樂團現在、以後,都不會當一台他媽的點唱機!」

魔神仔和小四因緣際會下認識,接著他們因為音樂成為無話不談的好友,他們決定組團、找到了黑狗、脫線最後加入了布蘭卡,人數湊齊之後獨裁者樂團於是誕生。但他們就像那個年代的許多樂團一樣,被迫唱著觀眾喜愛的口水歌,雖然獲得演出機會可是這並不是他們所要的。有人說搖滾樂的誕生就是源自於一種來自內心「反抗」的力量,反抗著社會亂象、反抗陳舊體制、反抗很多很多的不合理,衝撞並且衝破舊有框架,是搖滾樂的堅持與叛逆,獨裁者樂團決定忠於搖滾樂精神,拒唱口水歌,只唱自己的歌,對剛成團的他們而言,搖滾精神才是他們所追求的。

「小四是一個瘋子,所以我必須比他清醒一點,才能把他抓住。」

玩搖滾的人都很有個性,十個會有九個會這樣想,主唱小四自然也是,在他人眼裡就是個瘋人,個性捉摸不定,對音樂的強烈堅持反映到了他的個性上,逼得與他熟識最久的魔神仔必須時常在他失控的時候將他喚醒,只是終是有抓不住的一天。越來越多的麻煩事找上獨裁者,或者該說是他們想尊崇的那個理想,和這個社會、音樂圈所產生的衝突越來越多,堅持成了叛逆,但理想終究不能當成飯吃,最後他們仍是不得不學會妥協,為了養活自己他們只得成為嘻哈歌手的伴奏樂團,期盼有那麼一天能被看見做出一張屬於自己的專輯。記得最近在看一檔節目叫做《明日之子》,其中一位參賽者蔡維澤是地下樂團「傻子與白癡」的主唱,在首集演唱完畢後被問到「你會因為別人喜歡的大眾流行,而做些結合或嘗試那樣的作品嗎?」,而他說「獨立樂團的人都不會想要一直待在地下,最厲害的人就是他能夠找到跟主流音樂的平衡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