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病房」就是「等死病房」?台灣人的長期誤解,讓醫師都搖頭...揭「安寧」的背後真義

2018-09-13 14:45

? 人氣

生命的「量」,指的就是生命的長度。這點是很容易理解的,因為一般來說,人們偏好擁有更長的壽命,希望儘可能的要活得更久。但是,單單這個維度的衡量標準是不足的,因為我們在乎的並不是只有「生命時間的長短」,「生命的品質」甚至可能會是更重要的考量點,也就是生命的「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醫學上,生命的「量」比較具體,比較能夠客觀地進行評估。只要人類的軀體仍然能夠保有體溫、心跳、呼吸以及血壓,只要身體的循環、消化、代謝功能還有最起碼的保留,醫學專家便會判定這個人的生命還持續著。雖然,在這樣繼續「生存」的當下,病人本身可能已經再也無法恢復意識,再也不能夠再擁有身為人的情感,也永遠失去了對於世界的感知能力,但即使如此,在醫學上,他也仍然「活著」。

相對地,生命的「質」,便是主觀性較為強烈的判斷。它取決於病人「是否能夠對於自身的存在保有正向的情緒」,或更通俗的說法是,病人到底「過得開不開心?過得爽不爽?」。如果一個人活著的每分每秒都承受著難以忍受的痛苦,那我們會認為他的生命品質非常的不好;反之,即使一個人失去了四肢,平常都坐在輪椅上,但還是擁有做出決定的能力,過著自己想過的生活,那麼,這樣的生命就仍然是很有品質的。

有了以上的概念,我們便不難理解──要衡量一項臨床處置究竟是不是「有效的」,要判斷一項醫療決策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對病人好」,並不應該只在「是否能延長生命」的面向上進行考量。也就是說,我們還必須關心,在利用現代醫療科技所延長出的生命時間裡,病人是不是會遭遇很多痛苦?病人是不是還能夠有意識地,從事他喜歡的、想要的生活?

當我們能夠對於以上問題做出有信心的回答,那我們就會更加明白,遇到兩難的情境時該怎麼選擇。

2. 安寧,其實是在乎生命品質

在面對威脅生命的疾病時,「除了考量疾病的治癒,同時也在乎生命品質」的思維,其實就是「安寧」的概念。換句話說,「安寧」的概念它主張:我們真正應該要關心的,是一個人在一生最後階段裡的生命品質,而不是要試圖用最高超、最昂貴的醫學科技,不惜以承受肉體上的苦痛作為代價,去延長病人不見得還有意義的末期生命。

值得注意的是,醫療界已經具有共識──「安寧」的介入,在疾病的歷程之中,應該是「漸進性」,而不是「截斷性」的。但這該從何說起呢?

Media_20180912183505_U3792
(圖/作者提供)

傳統的概念可能會認為,所謂「安寧療護」,是當醫師把所有的醫療武器都用過一輪,但病情仍然無法好轉的時候,接下來才要進入的一個全新的階段。許多平常對醫療沒有涉獵的一般社會人士很容易以為,之所以有「安寧」的概念出現,只不過是醫護人員要獲得一個合理的藉口,把病人晾在一旁等死,而為了掩飾自身的無能,才編造出的一種文雅說法。於是,「安寧病房」其實就是「等死病房」。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