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病房」就是「等死病房」?台灣人的長期誤解,讓醫師都搖頭...揭「安寧」的背後真義

2018-09-13 14:45

? 人氣

無庸置疑,正是有了現代文明的醫療水平,人類的平均壽命才得以大幅的延長。但值得我們思考的是:現今蓬勃發展的醫療技術,真的在各種情況之中,都為長輩們帶來更好的生活品質了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身為醫護人員,我們在從事臨床工作的日子裡,陪伴過許多別人家的阿公阿嬤,一起走到了生命的終點,見證了他們生命的離開。也在這些珍貴的過程之中,慢慢的、漸漸的瞭解到,原來,在許多長輩生命的最後一段歲月裡,主要的生命事件,往往不是來自於造訪了各個景點的遊歷體驗,也不是見證了晚輩誰的喜事,而是來自於藥物的開立、管路的置放,來自於外傭的聘僱,以及各種住院經歷的蒐集。

其實,不少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在自己的生命晚年,尤其是過世之前的幾個月裡,所過的生活其實相當的沒有品質。他們每天忍受著各種生理上的不舒服,負責照顧的家人們也長期承受著精神上的折騰,這之中許多的眉角和辛苦,沒有經歷過的家庭其實很難能夠體會。而醫療人員們日日夜夜,身處在對生命本質無可迴避的醫療現場之中,無時無刻曝露於這些生命故事的演示,也使得我們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反思「醫療介入」與「生命品質」之間的關係。

「只要為了我媽好,要我們怎麼樣注意和照顧,我們兄弟姐妹一定都會想辦法做到!」

「只要有藥醫,不管多貴,醫師你都跟我們說沒有關係!就算傾家盪產,我們也一定都要把我爸治到好!」

不論在診間或是病房裡,這樣的話語其實不算少見。許多時候,晚輩們對於受到疾病折騰的長輩,所展現出的堅定信念往往令人動容。也確實,在大多數時候,臨床的醫療處置都能夠為病人的生命品質帶來更好的結果,但是,焦急的子女們常常沒有留意到──生命注定走向凋亡,對於人生終末期的醫療介入,在超過了某個臨界點之後,反而會造成生命品質的下降。

經驗上來說,雖然在臨床現場會堅持「無論如何都必須對病人搶救到底」的家屬,仍不在少數,但是在當今的社會氛圍之下,家屬普遍都已經能夠接受「不要再進行無效的醫療」,並且希望醫療的處置能夠「為家中的長輩好」。

然而,這在實務上該怎麼拿捏呢?在臨床現場,即使醫師和病人家屬能夠在口頭上達成對於治療理念的共識,但究竟哪些項目是「有效的」、究竟什麼才是「對病人好」,許多時候,實務上其實很難做出非黑即白的區分。不過,根據前輩醫師的經驗傳承,我們發現利用以下的幾個切入點來進行思考,很可能可以提供給我們相當不錯的指引:

1. 生命的質與量

我們所謂追求「更好的生命 (better life)」,指的其實是在追求兩種東西:生命的「質」與「量」。

生命的「量」,指的就是生命的長度。這點是很容易理解的,因為一般來說,人們偏好擁有更長的壽命,希望儘可能的要活得更久。但是,單單這個維度的衡量標準是不足的,因為我們在乎的並不是只有「生命時間的長短」,「生命的品質」甚至可能會是更重要的考量點,也就是生命的「質」。

在醫學上,生命的「量」比較具體,比較能夠客觀地進行評估。只要人類的軀體仍然能夠保有體溫、心跳、呼吸以及血壓,只要身體的循環、消化、代謝功能還有最起碼的保留,醫學專家便會判定這個人的生命還持續著。雖然,在這樣繼續「生存」的當下,病人本身可能已經再也無法恢復意識,再也不能夠再擁有身為人的情感,也永遠失去了對於世界的感知能力,但即使如此,在醫學上,他也仍然「活著」。

相對地,生命的「質」,便是主觀性較為強烈的判斷。它取決於病人「是否能夠對於自身的存在保有正向的情緒」,或更通俗的說法是,病人到底「過得開不開心?過得爽不爽?」。如果一個人活著的每分每秒都承受著難以忍受的痛苦,那我們會認為他的生命品質非常的不好;反之,即使一個人失去了四肢,平常都坐在輪椅上,但還是擁有做出決定的能力,過著自己想過的生活,那麼,這樣的生命就仍然是很有品質的。

有了以上的概念,我們便不難理解──要衡量一項臨床處置究竟是不是「有效的」,要判斷一項醫療決策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對病人好」,並不應該只在「是否能延長生命」的面向上進行考量。也就是說,我們還必須關心,在利用現代醫療科技所延長出的生命時間裡,病人是不是會遭遇很多痛苦?病人是不是還能夠有意識地,從事他喜歡的、想要的生活?

當我們能夠對於以上問題做出有信心的回答,那我們就會更加明白,遇到兩難的情境時該怎麼選擇。

2. 安寧,其實是在乎生命品質

在面對威脅生命的疾病時,「除了考量疾病的治癒,同時也在乎生命品質」的思維,其實就是「安寧」的概念。換句話說,「安寧」的概念它主張:我們真正應該要關心的,是一個人在一生最後階段裡的生命品質,而不是要試圖用最高超、最昂貴的醫學科技,不惜以承受肉體上的苦痛作為代價,去延長病人不見得還有意義的末期生命。

值得注意的是,醫療界已經具有共識──「安寧」的介入,在疾病的歷程之中,應該是「漸進性」,而不是「截斷性」的。但這該從何說起呢?

Media_20180912183505_U3792
(圖/作者提供)

傳統的概念可能會認為,所謂「安寧療護」,是當醫師把所有的醫療武器都用過一輪,但病情仍然無法好轉的時候,接下來才要進入的一個全新的階段。許多平常對醫療沒有涉獵的一般社會人士很容易以為,之所以有「安寧」的概念出現,只不過是醫護人員要獲得一個合理的藉口,把病人晾在一旁等死,而為了掩飾自身的無能,才編造出的一種文雅說法。於是,「安寧病房」其實就是「等死病房」。

雖然以上的概念非常容易理解,並且長期深入大街小巷,甚至容易在潛意識中影響我們的思維,但這真的並不是「安寧」概念的真諦所謂「安寧」,也就是「病人生命品質的維持」,其實時時刻刻都必須要受到考量,我們絕對不會是要等到確定「再也不能將疾病治療好」的時候,才忽然間的開始關心起病人生命的品質。不論是病人家屬或是醫護人員,在決策和執行各項醫療處置的時候,其實都需要時時提醒自己留心──我們利用醫療武器所延長的生命,真的有足夠的品質(價值)嗎?

3. 同理心的實踐──換位思考

最後,巧妙利用「換位思考」的心理機制,也能夠在關鍵時刻有效地協助我們,在醫療決策上做出不會讓自己和其他家人們後悔的選擇。

我能夠明白,雖然「換位思考」在一般時候聽起來,根本是非常老掉牙的官方說法,但是,在成為醫師的這條路上,自己確實特別感謝幾位前輩醫師,在這項心法上給予了我透徹的點撥。不得不承認,這項心法在醫療處置上確實非常管用,而且難以被其它的方式所取代。

在生命後期的臨床現場,在抉擇上面臨兩難的時候,身為醫護人員或是家屬的我們,除了傾聽以及尊重病人本人的意見之外,其實還可以這樣想:「如果現在躺在床上的那個人是我,那麼,自己會願意接受這樣的處置嗎?」

如果今天自己已經 80 多歲,輕微失智,心臟的兩條血管已經放了支架,先前的檢查說大腸長了惡性腫瘤,開過一次刀,但現在發現癌細胞已經轉移到了骨頭,於是這幾個月以來,坐著站著都很不舒服──那麼,這次因為肺部感染,喘不過氣而來到醫院住院,那麼如果自己的心跳突然停止了,自己會希望要接受壓胸、電擊和插管嗎?

再進一步的問,自己真的希望打針、抽血,一針都不要少,因為務必確保證肺部的感染一定要治癒?如果癌症轉移的最主要問題沒有能夠獲得解決,那麼治療好其它地方的感染,然後出院回家後繼續跟失智、跟癌症痛苦抗戰,並不斷往返醫院,真的是自己希望的嗎?還是只要能不要再疼痛、不要再喘不過氣,即使自己可能會早一些告別世界,但得以離開的充滿意志、富有尊嚴,才是自身更期待的告別?

「換位思考」的厲害之處,在於它能夠在短短的一瞬間,協助思考者超越自身立場的限制,缷下我們在社會關係中所扮演的角色,引領我們抵達病人本身的位置、回到一個人的本質來進行判斷。如果換位思考過後所給出的答案,與自己先前的答案並不一致,那顯然先前在決策的過程之中,很可能在某些環節上出了點問題,而值得我們重新反省、檢視。

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裡,每個人都難免出於自身的身份而挾帶某種立場,但這些既定的立場,會在無形中滲透我們的思維,並下意識地使我們衝動的做出不合理的決策。在這個時候,不論再怎麼樣稹密的思考和規劃,都難免會有盲點存在,而唯有去除了決策者自己本人的立場,才可能真正做出對於病人最好的選擇。

以上是從醫師前輩的身上所提取的精華,分享給大家。衷心期盼每個人身為家屬,能夠掌握這些一生中一定會用到,但學校從來沒有教的重要概念,和我們醫療人員一同努力,讓長輩保有更幸福舒適的晚年。

畢竟,所謂病人,其實從來不只是別人,也還是未來的自己。

作者介紹│陳和謙

不分科住院醫師

責任編輯/陳憶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