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台灣病人會聽中醫的話,卻對西醫百般刁難、無理取鬧?醫師感慨說出「背後真相」

2018-10-24 10:00

? 人氣

台灣近代第一位西醫師、來自蘇格蘭的長老教會馬雅各醫師(Dr. James L. Maxwell)在150多年前踏上台灣的土地,並於1865年6月16日在台南看西街租屋作為佈道和診療所,展開在台灣醫療和傳教的工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由於西醫的手術與藥物療效顯著,對當時府城的漢醫和民俗療法工作者產生威脅;加上民眾對西醫完全陌生,以及對洋人的排斥,本地醫療工作者遂謠傳馬雅各醫師取人心與眼睛製作藥粉,挑撥民眾予以攻擊及驅趕。使得馬雅各醫師不得不遷移到能夠受到英國領事館保護的打狗旗後(今高雄旗津)繼續行醫。

原來,台灣的醫病衝突或醫療糾紛不是今天才發生,150年前馬雅各醫師就碰到了。

中醫的醫病關係,為什麼比西醫和諧?

中醫和西醫其實是醫學中兩種不同的學派,各有自己獨特的思維、理論、執醫模式和擁護群。150年前馬雅各醫師單槍匹馬將西醫帶進以漢醫及民俗療法為主流的台灣,當然會引起強力的排斥與極大的衝突。

經過150年,今天的醫學主流已經轉移到西醫,健保各部門的總額分配中,西醫經費為最大宗,佔將近90%(醫院、診所、洗腎各佔64%、18%和6%),牙科約佔6%,中醫約佔4%。但在醫病關係上,中醫似乎比西醫來得和諧。

國內好幾份研究調查都指出,中醫師經歷到醫療糾紛的比例明顯要比西醫師來得低。國內西醫師在職業生涯中發生醫療糾紛的機會是中醫師的二至四倍。若以醫療糾紛作為衡量醫病關係的指標,意謂中醫的醫病關係顯然比西醫來得較好。楊哲彥中醫師和楊秀儀教授認為中醫的醫療糾紛盛行率比西醫低,可能原因有以下幾點(摘錄自上述論文):

1. 中醫疾病的嚴重度較低,較少面對危急(如急診及住院)的病患,而門診或住院會診病患的病情均較穩定

2. 中醫診療方式較保守,較少嘗試難的、新的診療手段;侵襲性的治療除針灸與傷科外較少,西醫診療儀器推陳出新,中醫則常被限制或無保險給付(如膻中穴割治埋線治療氣喘、粉碎性骨折整復處置及物理治療儀器使用等都未在健保給付項目之列)

3. 中醫服務的態度較親切,整體而言,中醫診治病人注重整體,如中醫的「望聞問切」中問診的「十問」,即讓病患感受到醫生的關心與親切

4. 中醫較重視病患或家屬的感覺,溝通方式較通俗;西醫從專業的觀點與病患或家屬溝通,顯得較嚴肅,中醫病患常用俚語或俗話如火氣、閃到、心情放不開、壞睏(睡眠障礙),中醫都有通俗的解釋,西醫所講的「椎間板突出」病患不容易懂,講骨刺好像就懂了,專業術語使醫病溝通距離較大,造成病家的認知差異,診療問題產生時,糾紛的機率可能就較高了。

以上原因的前兩點涉及中西醫診療的病情與診療方式的基本差異,很難予以改變;不過後兩點我認為是每一位醫者(包括中、西醫師)最好都能夠具備的。第三點本質上是醫師對病人的關愛與尊重,具體展現在誠懇的態度與耐心,讓病人感受到醫者全方位的親切與用心。相較之下,西醫似乎讓人覺得是在診療疾病,而非診療病人。

門諾醫院前院長、資深神經外科黃勝雄醫師就相當感慨表示,西醫傳統上其實很注重直接從病人身上了解病情,做問診及理學檢查(基本的身體探查)。可是當各種先進的診斷儀器開發導入臨床運用之後,醫師越來越依賴醫療儀器來做診斷,相對的也逐漸減少與病人的直接接觸機會,醫療過程醫病互動減少,醫病關係也就隨之降溫。

第四點牽涉到醫者的同理心、溝通技巧與醫學的本土化。

在這方面,西醫的確比中醫面臨較大的挑戰。中醫所用的名詞比較貼近台灣一般民眾的生活,西醫的詞彙則幾乎都來自歐美,即使翻譯成中文,一般人也是「霧煞煞」。如果醫師公會全聯會能夠多去收集深受病人信賴、好評的醫師所使用的醫病溝通方法或用語,並加以整理,製成系統性的教材,供所有臨床醫師參考學習,相信對醫病溝通會很有幫助。

儘管中醫和西醫仍有許多本質上的差異,但追求圓滿的醫病關係的期待與目標是一致的。在這方面,居主流地位的西醫應該可以虛心地向中醫學習。事實上,西醫本來就存在「美善醫病關係」的古典價值與強調醫病互動、全人醫療的傳統,若能加以強化並重新注入醫界,相信將成為調和醫病關係的良方。

作者介紹│ 周恬弘

成長於台南的基督教家庭;先後畢業於電子工程系和自然資源發展研究所,並擔任過採訪編輯、代課老師、和研究人員。1994年移居花蓮,在門諾醫院從事醫務行政工作至今,其間曾在密西根大學和維吉尼亞州大學(VCU)進修醫務行政和健康照護組織研究。為教育部定助理教授,曾受邀在大專院校兼任非營利組織管理、醫療衛生政策、醫務管理的課程教學。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啟動文化《白色危機:我們該如何面對高齡社會、醫病關係、醫療變遷的種種問題?
責任編輯/陳憶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