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的爸爸被戴過綠帽?他被封「漢王」其實很不爽?揭密漢朝立國背後的神秘傳說…

2018-09-10 17:13

? 人氣

原來漢朝開國的背後,有這些神秘傳說?(示意圖/pixabay)

原來漢朝開國的背後,有這些神秘傳說?(示意圖/pixabay)

中國有一種非常古老的說法,例子來自老子的《道德經》。原話是:「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字面意思是狂風暴雨一般都不會持久,連一個早晨,最多一個白天都持續不了。當然,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說對暴風雨的破壞力可以掉以輕心。它要表達的意思是:做人做事不能一陣風,而是要有持久的打算和準備,更要具備恒心、毅力和足夠的能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秦王朝恰恰就在這方面犯了大忌,統一六國之後的政策、措施等往往體現出急功近利的態勢,結果直接導致了政權的短命,僅僅維持了前後不到十五年的時間,就在秦始皇孫子繼位剛剛四十多天的時候,便被迫向當時還是楚將身分的劉邦交出了皇帝印璽,宣告了大秦王朝統治的終結。

而劉邦經過多年的楚漢相爭,終於在西元前202年,與西楚霸王項羽在垓下擺開一決勝負的戰場,最終一舉擊潰曾經強大到不可一世的項羽,並使項羽由於無顏見江東父老而自刎於烏江西岸,只留給後人一齣盪氣迴腸的「霸王別姬」。

劉邦擊敗項羽之後,不久就在滎陽的汜水北岸稱帝,成為西漢王朝的開國者。

我們知道,劉邦在建立西漢王朝之前,曾經被項羽封在秦36郡之一的漢中,稱為漢王。當時項羽的如意算盤是,把劉邦封在地形狹長的巴蜀漢中一帶,區區幾萬平方公里,難成什麼氣候。況且四周有秦嶺等連綿的群山阻隔,因此也便於困住劉邦,使他不能輕易進入關中以及中原地區和自己抗衡。這樣說來,劉邦在建立西漢政權之前,實際上已經和「漢」這個稱呼有了緊密的聯繫。那麼,他把王朝命名為漢,還能有什麼新的講究嗎?

我們先來看「漢」這個字。「漢」是三點水旁,顯然表示與水有關。根據古代文獻記載,比如《說文解字》的解釋:「漾也,東為滄浪水。」可見「漢」的意思等於「漾」。而「漾」的意思我們都知道,它指的是水或者其他東西波動、晃蕩,比如「蕩漾」等。那麼,也就是說「漢」的意思也是指水的晃動了。

不過很遺憾,這樣的推斷看似合理,實際上卻會產生一些問題。因為「漾」表示水波晃蕩的意思本身沒有疑問,但是它同時也具有河流名稱的含義,在古代是一條河的名字。例如《說文解字》對它的解釋就是:「水,出隴西相道,東至武都為漢。」顯然,看了這個解釋,我們完全能夠瞭解,「漾」和「漢」指的是同一條河流,只不過「漾」指的是上游,「漢」指的是中游。那麼,為什麼不說「漢」指的是中下游呢?這是因為《說文解字》裡面還有「東為滄浪水」這樣的話。這句話表明,在漢水的下面還有稱作「滄浪」的河段。原來,「漢」指的是這麼美的一條河。因為你看它的名字,上游叫「漾」,下游稱「滄浪」,這是多麼富有畫面感的一條河!難怪宋朝詞人姜夔在一首詞的序中也曾說:「滄浪之煙雨,鸚鵡之草樹……無一日不在心目間。」而且歷朝歷代吟詠「滄浪」的文人與詩篇可謂不勝枚舉,例如《孟子》《史記》等文獻均有記載的「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等。以致漢朝還於江南始建「滄浪亭」,並有宋朝大文豪歐陽修創作長詩《滄浪亭》。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蘊含美好寓意的「漢」字,一開始卻並沒有博得劉邦的青睞和歡心。這裡面的真實原因是什麼呢?原來,劉邦對項羽把漢中封給自己非常不滿,他可能認為,不管偶然也罷,必然也罷,滅了大秦王朝的可是自己,而且滅秦之後,自己對秦朝都城的一切都封存完好,絲毫沒有自己享用,到頭來卻只落下一塊群山之中的彈丸之地。這個結果,顯然令他十分失落。

「漢」字和天有關?

劉邦(圖/維基百科)
劉邦(圖/維基百科)

但是劉邦的謀士蕭何可不這麼認為,因為他對劉邦說:「語曰『天漢』,其稱甚美。」看上去,至少蕭何在嘴上是認可「漢中」這塊地方的,同時也很欣賞「天漢」這樣美妙的說法。

的確,「漢」這個字,除了表示河流名稱,它同時還指天上的「銀河」,即所謂的「天漢」或「星漢」。例如三國時曹操的《觀滄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這事既然跟上天扯上了關係,劉邦自然心中竊喜,於是欣然接受了漢中的封地。再往後,當他坐上九五之位後,順其自然,「漢」也就成了王朝名稱的不二選擇。

如果查看一下有關劉邦的歷史,我們還會發現,劉邦的出世也充滿了濃重的神祕色彩。根據史書記載,劉邦在家裡行三,按照我國兄弟排行的傳統次序「伯、仲、季」,他的原名本來應該是劉季。據稱,劉邦降生之前,他的母親是感神靈而有身孕,例如《史記》:「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

這段話的意思基本上是老一套,劉邦母親在湖畔小憩時,夢中與神靈交合,然後身懷龍子。但是讓我們不解的是,這可是正史的記載啊。連《史記》都講這樣的故事,還真是令人無言。反正不管怎樣,劉邦上天使者的身分是混上了。

至於「漢」字,剛才已經提到,它本身指的就是上天的一部分。例如《漢書.天文志》:「星者,金之散氣,其本曰人(據考證應為『火』)。星眾,國吉,少則凶。漢者,亦金散氣,其本曰水。星多,多水,少則旱,其大經也。」

可見,古人認為銀河是主水的,繁星閃爍,則地球上的水豐盛;星星稀疏,則地下將有旱情。這是自然的規律。

地下有漢水,天上有銀河,漢朝的開端看來很有些吉祥的兆頭。而且,根據一九六九年甘肅省武威雷台出土的東漢年間青銅作品「馬踏飛燕」,再次印證張衡《東京賦》:天馬半漢。這又是漢朝極有寓意的一種象徵。

「馬踏飛燕」又名「馬超龍雀、銅奔馬」等。它最具有創造性的是奔馬本身沒有借助任何身外之力。因為它沒有翅膀,所以並不需要借助風,只是憑著一己之力,就天馬行空,獨來獨往。而飛行的燕子,只是一種輔助的意象,襯托出天馬在浩瀚宇宙間翱翔的雄姿。可以想像,漢朝人大概對自己的王朝充滿了美好的期許,甚至是自豪。

「漢日天種」的傳說

另外,在漢朝,還流傳著一個與劉邦出世同樣具有傳奇色彩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作「漢日天種」。

這個故事至今在新疆最西部的塔什庫爾幹地區的民間廣泛流傳。在該地區的塔吉克自治縣,古代絲綢之路要衝的一座高山上,有一座用石頭砌成的古城堡遺址,這就是著名的公主堡,也就是「漢日天種」傳說的歷史見證。這裡曾是古代朅盤陀國的屬地,也是塔吉克族的發祥地。

根據傳說,古代波斯國王曾經派使臣迎娶中國公主,但是當迎親隊伍在返回路上途經塔什庫爾幹地區的時候,不巧遇上了戰亂。為避禍患,一隊人馬就在現在公主堡遺址的山上駐紮下來。等待了有數月時間,不料卻發生了一樁天大的意外——公主有身孕了。據服侍公主的人稱,在駐紮期間,每天都有一位天神從太陽裡面騎馬下凡,與公主相會,其後公主便有了身孕。

傳聞雖美,但是帶隊使臣卻如五雷轟頂,怎麼都不敢這樣回去交差。因此,他選擇了留在當地。數月之後,孩子降生,是一名男嬰,具有西域民族與漢人混合血統。這名男孩長大之後,極有天賦與才幹,逐漸建立了朅盤陀國政權,並成為今天塔吉克民族的始祖。

漢族的根源是漢朝嗎?

這一段歷史,大唐使者玄奘法師在《大唐西域記》中也有詳細記載,一直到今天,國內外仍然有不少學者還在進行細緻的考證和研究。由此可見,漢朝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從自然到人文,從文學藝術到飲食服裝,從國力強盛、民族融合到對外交往,無所不包,無所不能。當然,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應當是初步形成了漢民族的源頭。只是在那個時候以及後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漢」還不完全是一個民族的稱謂,基本上還只是指地域概念上、世代生活居住在一定範圍內的人。而用「漢」來表示民族概念,則是離今天並不太遠的清朝年間的事情了。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漢朝的統治時間在中國歷史上算是比較長的。但是隨著王莽簒政,漢被分為西、東兩個時代;再往後則是東漢年間群雄並起,外族入侵等等衝擊,這個龐大的王朝終於由名存實亡到不可避免地走向沒落,最終經過魏文帝曹丕的短暫取代,稍後又被司馬家族改朝換代。西元二六五年,司馬炎改元建制,定都洛陽,從此中國歷史進入了兩晉時期。

作者介紹|張一清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畢業,中國央視《百家講壇》節目主講人,中國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普通話和語言教學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二十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漢字和傳統文化的研究和推廣。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十二個漢字品歷史》

責任編輯/潘渝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