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以軍專文:那麼大的離散 那麼小的團圓

2015-05-10 06:00

? 人氣

上個世紀末,台灣小說讀者在閱讀王安憶時,似乎是將她筆下的上海,和朱天文朱天心筆下的台北,和黃碧雲筆下的香港,作一番城市身世在祖師奶奶張愛玲(王德威語)不在場的「其後」,各自簇放出怎樣的植株。後來當然發現在小說演化論的複雜脈絡和她們各自的影響,這樣的「城市──大小說家」的寓言暗示過簡了,包括王安憶小說信仰的寫實主義,乃至她的「富萍」離開十里洋場,往蘇州河的蟹民、最邊緣的邊緣而去(甚至出了城);和朱天文朱天心各自的現代主義走到極限,記憶的燎燒成煙,而廢墟後如何可能的語言再現,小說的啟動不再是一幅或一萬幅的「說故事人」甚至人類學式的遺跡大工程,那成為「巫言」,收納隱喻全幅夢景的啟動源始碼(很奇妙的,想想她們的小說血液裡,有共和國小說地表並未著床的波赫士、卡爾維諾)。那之間的小說星系時空遠距已完全是不同的物理學;非展開「共和國與民國遷台」小說演化史全景,所有曾經的小說實驗計畫細說從頭,無從比對討論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二十年後,張怡微的出現,更魔幻的是她是在台灣念博生,且橫掃近幾年台灣各大小說獎。她對台灣文學生態的第一手了解,可能遠超過她的任何前輩;作為王安憶的學生(包括她的觀看視野、對細節的寫實主義功夫、起手式的廣角鏡頭俯瞰、對個人風格文字的壓抑),她明確的讓我們嗅到那好久不見的海派味兒。那種心情百感交集,像是你以為早已消失的物種,啊怎麼又那麼齊整在他處遇見。與她同代的台灣小說家,已是黃崇凱、楊富閔、陳柏青、林佑軒、葉佳怡、連明偉、更年輕的陳又津這樣的「後童偉格」、「後甘耀明」的三十上下作者了。此際閱讀張怡微,那真像拿到一枚繁複線路的記憶體晶片,上頭蝕刻著太多小說演化史的訊息和線索,或對未來的小說形貌之想像。他們的移動、歷史意識、知識來源、個體與想像群體的聯結、拆解,乃至小說語言的胃納或「已活在網絡世界」的生滅時間意識,更艱難的發表空間,或各自青年世代面對政治社會的憤怒與憂鬱,或這二十年來台灣與大陸文學出版關係的劇烈變化;青年世代在各自國度小說創作者的現實身分更像打零工的窮人──這樣的動態、伏流,似乎不再是現有兩造文學史整捆包裹,足以描繪──,那挑戰竟像張怡微小說中,那些被扔棄活著,但得拼湊維生的舅舅不疼、姥姥換陌生人,多元成家境遇。包括我作為讀者,也置身在這不辨前後、紊亂迷途,來不及翻讀張怡微們他們的「小說林中路」之迷惘。我很好奇,二十年後的讀者,用怎樣的維度解析,來討論這樣難以描述之時光琥珀裡,碎裂、重組、像在更小的玻璃瓶裡用小鑷子作極繁複大帆船模型的,「另一種活著的人們」,「另一座上海」,「另一種後設的所謂世情」,的張怡微。

張怡微在大陸已經有許多作品。
張怡微在大陸已經有許多作品。

註:張怡微,復旦大學哲學學士、文學碩士。目前為台灣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生。曾獲獲2010年時報文學獎散文組評審獎、2011年香港青年文學獎小說高級組冠軍、2013年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組首獎、聯合報文學獎短篇小說組評審獎、台北文學獎散文首獎。2014年紫金「人民文學之星」散文大獎。

著有長篇小說《你所不知道的夜晚》、《夢醒》。中短篇集:《舊時迷宮》、《時光,請等一等》、《青春禁忌遊戲》、《試驗》、《因為夢見你離開》,以及散文集:《都是遺風在醉人》、《悵然年華》、《我自己的陌生人》等。《哀眠》是她第一本在台出版的短篇小說集。

青年作家張怡微和她在台第一本短篇小說《哀眠》。
青年作家張怡微和她在台第一本短篇小說《哀眠》。

*作者為知名作家。本文為作者為青年作家張怡微新作《哀眠》(印刻文學出版)之推荐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