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寶特瓶說再見!出門在外補充水份就靠這顆「水球」

2015-05-12 17:42

? 人氣

這種樣子的「水瓶」你見過嗎?(圖/skippingrockslab)

這種樣子的「水瓶」你見過嗎?(圖/skippingrockslab)

在台灣,平均每人每年用掉200個寶特瓶,若把這些寶特瓶串起來,可以繞地球6.3圈。全世界,每天平均消耗1億個寶特瓶,每秒鐘有1500個寶特瓶被掩埋或是被丟入海中,等待這些塑膠製品被完全分解需要1000年的時間,我們用寶特瓶喝水的同時,也正在對環境造成嚴重而難以挽回的傷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簡單取得衛生飲用水:SODIS殺菌法

水,是維持生命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元素,然而世界資本與權力不均,早已危及水資源的公平分配,2011年《水資源戰爭》(Blue Gold)一書出版,昭示了未來水將取代石油,成為人人搶奪的珍貴資源。根據世界水資源組織,全世界約70%的取水是用在農業灌溉上。隨著世界人口增加,糧食需求不斷上升,2025年全球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將生活在缺水的國家中,這之中又以氣候乾旱、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為最,不僅吃不飽穿不暖,還可能面臨無水可喝的處境。

天然環境中的水,常常帶有許多會造成腹瀉、痢疾等疾病的細菌,全球每週有三萬人死因來自不乾淨的飲用水,其中絕大部分是五歲以下的幼兒。為了讓居住在貧窮國家的人能以更低的成本取得衛生飲用水,瑞士公司Helvetas與Eawag在2011年開始推廣陽光淨水法(Solar Water Disinfection,SODIS),其實就是靠紫外線殺菌,搭配透明的PET聚酯寶特瓶,將水放置在陽光下曝曬6個小時以上,就可以達成消毒的效果。

SODIS計劃已在許多開發中地區推行。(圖/Wikipedia)
SODIS計劃已在許多開發中地區推行。(圖/Wikipedia

省空間、省資源、省成本

然而,寶特瓶體積大,輸送不易,運到開發中國家要耗費龐大的成本,實在入不敷出;而且一個600ml的寶特瓶,要花去容量六至七倍的水才能製成,回收使用也有技術與衛生考量。年輕發明家Shawn Fryane與其公司Haddock Invention進一步研發SODIS專用的袋子,特殊的單向閥門絕不外漏,連常用的硬式旋轉瓶口都可以省去,0.1美元的超低成本大幅增加貧窮地區使用的可能性。

Haddock團隊研發的免瓶蓋SODIS袋子,減少耗材又省空間。(圖/HaddockInvetion)
Haddock團隊研發的免瓶蓋SODIS袋子,減少耗材又省空間。(圖/HaddockInvetion

顛覆舊思維,容器新誕生!

看起來為了環保、輕量功能,裝水容器好像總脫離不了塑膠製品,製作上不僅耗費資源,留下來的垃圾對生態環境又是一場浩劫。不過就在去年,三位聰明的發明家想出了第三種方法,顛覆你對容器的看法:可食用水球!

根據統計,光是美國每年就要用掉500億個寶特瓶,相當於消耗1700萬桶的石油,其中只有四分之一不到的瓶子被回收再利用。來自西班牙與法國的發明團隊Skipping Rocks Lab,有感於人們花在攜帶水上的巨量資源,發明了Ooho!這種簡單、便宜,而且環保的「容器」,靈感來自蛋殼內部的薄膜,用一層薄薄的透明膜包覆住飲用水,只要輕輕咬破就可以喝水,堪稱史上最輕盈的水瓶。名稱裡的O則取自法文水”eau”的發音。

排排放在桌上,好像超~大的露珠。圖/ 設計師Pierre Paslier
排排放在桌上,好像超~大的露珠。(圖/設計師Pierre Paslier)

設計師之一的岡薩雷茲(Rodrigo García González)表示:「世界上絕大部分飲用水的生產成本都花在容器上,超過80%的寶特瓶沒有被回收,這就是我們生活的消費社會。」岡薩雷茲說明,藉由褐藻萃取物與乳酸鈣製成的Ooho! 其實有兩層薄膜,可以確保內裝水的衛生,而且原料也非常容易取得。

設計團隊更大方公開Ooho!的製作方法,希望任何人都可以在家自行「煮」(CIY, Cook it yourself)出這種打破人類想像力的水瓶,也引起各國網友熱烈響應,上傳許多製作影片。雖然食用水球現階段還有很多侷限,例如容易壓破、飲用時容易濺出等。但無論有沒有廠商願意投入開發,設計團隊都期望眾人能繼續集結更多創意,讓Ooho!能以更多形式幫助地球、改善環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穎芝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