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學好英文,不是所有單字都要背!專家點出「三八法則」,幫你抓出真正該背的字

2023-05-26 09:40

? 人氣

學語言要用「三八法則」背單字(取自pixabay)

學語言要用「三八法則」背單字(取自pixabay)

我們常聽到的80/20法則,又稱為柏拉圖法則(Pareto principle),或關鍵少數法則。這個法則的大意是,大多的事物,大約把握20%重點,即可取得80%的成果。也就是說「關鍵的少數」才是需要努力的目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舉例來說,一間公司的營業額的八成,只來自其中20%的客戶;準備考試的時候,熟讀20%的考試範圍那些最常考的部分,就可以拿到八成的分數;學習語言時,背20%最常用的單字,就可以應付八成的溝通需求。因此這一小節介紹的是,如何篩選那20%最常用的單字,達到八成的效果,來有效節省腦部的記憶體用量。

因為我們的目標和大方向就是利用那20%的常用單字,達到「八成」的學習效果,因此本書設計了一套練習技巧稱為外語三八法則:「看過三次,三個例子,八成理解,繼續前進。」接下來的單字和語法學習,全都會依照這個法則來學習。

還記得在第一章談到大腦的運作方式,有提到我們認知的世界以名詞為中心,發展出千變萬化的各種句子。然而你可曾想過,這個世界上的名詞,以多麼可怕的速度在增加著。

你現在手上拿著這本書,你有沒有辦法依現在你眼睛看到,跟這本書有關的一切,舉出「一百個名詞」呢?我開始列舉給你看:書、封面、標題、大綱、目錄、字、字型、插圖、頁數、出版社、作者、簡介、售價、折頁、小標題、序、黑色、印刷、排版、紙、光澤……。只要你有心,光是拿著這本書就能舉出一百個相關的名詞。

更可怕的是其實很多詞根本指的是同一件事,例如:字型跟字體,售價跟價格,這些詞在互換時,溝通上還不至於造成混亂。但是有很多名詞,可能依照使用地區的不同,互換就有了不同的色彩,例如:影片和視頻,番茄和西紅柿,資料與數據,明明就是同一個東西,換了另一種說法聽起來感覺就不一樣。

人類不斷不斷地創造新名詞,同時舊名詞也隨著時代演進而一個個消失。我認為每個語言都面臨了「外來語」的挑戰,隨著不同譯者的喜好,有的譯者能兼顧詞的本義,有的詞卻在翻譯中偏離了本義。例如新聞見到的「stampede」事件,指的是人群因為恐慌造成推擠壓死的狀況,中文卻翻譯成「踩踏事件」,讓很多人以為這類事件的人是被「踩死的」,實際上明明是推擠致死。若看日韓媒體,翻譯成「群眾雪崩」或「壓死事故」可能都比中文的「踩踏」更精準,可知描述這類事件就有不只一種的名詞可以代表它。總而言之,國際化的過程同樣使得新名詞不斷地增加。

因此學習篩選單字前要先建立一個觀念:名詞永遠都不可能背完,我們要先培養篩選名詞的敏銳度。再者,跟人溝通時,如果真的溝通時需要提到某個名詞時,可能改講英文,或是拿出手機,用圖片搜尋給對方看,也不會造成溝通上太大的困擾。

而用來搭配的動詞和形容詞,會有最基本的用字,和它衍生出來的近義詞,初級先把基本定義搞定,再來慢慢擴充近義詞和正式用語即可。

初級學習者的選字原則

很多初學者拿到課本後,很容易誤以為課本提供的每個單字都要全部背起來,才能進入下一課,然後不斷地背了又忘背了又忘,以為自己記憶力太差,感到挫折卻又停滯不前。

現在我想告訴你的是,背不起來那麼多字,有時候不一定是你的問題,而是教材設計的關係。你只要背熟重點單字,其他只要能唸對,稍微有點模糊的印象,就可以持續向下一課前進。

舉例來說,很多初級教材的第一課設計是國籍或工作,第二課主題是「這是什麼?」例如歐語教材便會在這課帶入冠詞的概念。你來思考一下,下面的範例,哪一些要背,哪一些可以先跳過?

Zack偽德語初級教科書第○課單字:

das Waschbecken, - 洗臉台
der Tisch, -e 桌子
die Taschenlampe, -n 手電筒
der Taschenrechner, - 計算機
das Foto, -s 照片
der Schuh, -e 鞋子

拿到這課單字以後,先思考,哪些字你這半年來有用過,或是平常跟老師或朋友講話可能會用到的,而哪些字幾乎不會用到的呢?仔細思考一下,便可以發現洗臉台、手電筒、計算機這三個字可以稍微會唸會認就好,忘了就算了,除非你要在當地生活。

延伸閱讀:你知道「大腸包小腸」的英文怎麼說嗎?6種台灣小吃的說法一次看,讓外國朋友秒懂

教材之所以會補充這麼多名詞,是因為這套教材原先設計的目的是給在當地語言學校學習的學生使用,但如果不在當地生活的話,在課堂或在跟朋友一起出去旅行時,幾乎沒有使用到這幾個名詞的需求,那即使你在初級階段背起來了,也會因為半年以上用不到而忘記。因此記得,除非要去當地生活,否則這些名詞在初級都不急著背(但高級階段就另當別論)。

在國內出版的初級教材還會遇到一種狀況,初級教材補充用字,例如教到顏色,就會冒出各種顏色的說法,有的甚至補充一頁滿滿的顏色名稱。初級階段其實只要背:黑白灰紅黃藍綠,這些就夠應付大部分的情況,其他等中高級再背就好。

假設你現在已經有概念了,那麼試看看,假設這裡有套越南語教材,其中一課是在教「我喜歡吃○○○」,它補充了下面這些單字,哪一些必須背,哪一些可以不用背?

Zack偽越南語初級教科書第○課單字:

phở bò 牛肉河粉
bánh xèo 越式煎餅
bánh mì kẹp thịt 法國麵包夾肉
cà phê nóng 熱咖啡
bánh chưng 方形粽
cơm âm phủ 宮廷陰府飯(順化料理)
hột vịt lộn 鴨仔蛋

如果你確定了,可以來跟我的想法比對一下。我會背牛肉河粉、法國麵包夾肉、熱咖啡,這些是我們在附近的越南小吃店菜單上可能會吃到的食物(臺灣部分越南小吃店有賣bánh xèo越式煎餅,若想背也可以背),其他的在初級都不必背。

部分初級教材在前幾課教數字時順便教點菜,看看結帳多少錢。因此判斷要不要背的基準就是「我愛吃什麼,有沒有聽過,如果跟朋友去吃餐廳,會不會想點」。學日文你當然要背壽司、拉麵、蕎麥麵;學韓文要背拌飯、炒年糕、雪濃湯,但真的不需要把菜單整張背下來。

同理,動物名、食物名、器官名、文具名、家具名、水果名,太多初級教材都圍繞在這些字上,如果沒有要去當地生活,挑幾個代表性的來背就好了。

再來談到初級階段選擇是否要背單字表裡的動詞和形容詞(以及形容詞轉成的副詞)時,判斷的基準也和名詞很像。除了生活常用之外,還可以思考的是如果我不講這個字,我有認識其他的字可以取代它的意思嗎?沒有辦法取代,那就得背。

讀者可能還會有個疑問,那初級教材出現的其他詞性,像頻率副詞、連接詞、疑問詞、感嘆詞、虛詞,這些要不要背?答案是,幾乎要全背。尤其是文法句型範例中出現多次的字,因為初級教材會出現的這類詞,通常都會是常用字,而且很多會在各種句型出現,字數也不太多,最好都背起來。

坊間很多「圖解字典」,也有不少粉絲專頁定期分享「這些○○(名詞)用○語怎麼說」,現在你可以瞭解,初級階段這些字,幾乎都不必背,因為名詞永遠背不完,依照外語三八法則,請背看過三次以上的常用名詞即可。

少背這些字省下來的時間,拿去好好練習動詞變化、發音和語法代換練習,便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達到中級的程度。

中級以上學習者的選字原則

進入到中級階段以後,應該已經熟練所有的文法概念,也要開始練習比較複雜的句型。用英文來比喻,算是進入高中英文階段,這個階段確實開始進入了「單字海」的世界,相較於初級階段,中級過後開始出現大量的書面或正式用語。同時因為要開始廣泛接觸不同類型的文章,在初級階段原本不急著背的字,可能到中級過後就有需要記的必要。

以前面在初級階段決定先不背的字,現在再來看一次,評估看看中級過後要不要背這些字。

Zack偽德語初級教科書第○課未背單字:

das Waschbecken, - 洗臉台
die Taschenlampe, -n 手電筒
der Taschenrechner, - 計算機

Zack偽越南語初級教科書第○課未背單字:

bánh xèo 越式煎餅
bánh chưng 方形粽
cơm âm phủ 宮廷陰府飯(順化料理)
hột vịt lộn 鴨仔蛋

我正面表列幾個可以背的判斷基準:

1. 拆解字後包含一兩個背過的成分:例如原先沒有背的德文單字Waschbecken(洗臉台),中級程度時應該已學過動詞Waschen(洗),可能學過das Becken(盆子),那這個單字便可以考慮背。原本沒背的越南語單字bánh chưng(方形粽),中級程度時應該學過bánh(糕餅),可能學過chưng(蒸),那可以考慮背。

2. 含有學過的漢字成分:例如初級階段沒有背的cơm âm phủ(廷陰府飯)中級時已學過漢字âm[陰,音]以及phủ[府,否],那麼這個字便可以考慮背起來。日文韓文同理,參閱本章「漢字國的子民」一節。

3. 含有學過的字首字根成分:例如英文已經學過了中級單字predict(預測)、addict(上癮),都含有字根dict(說),那麼讀文章讀到verdict(判決)和contradict(矛盾),行有餘力時就可以背。同理,如果日文初級學過「込む(混雜、擁擠)」那麼中級會有大量込む結尾的複合動詞,例如:追い込む、落ち込む、思い込む這類的字辨也就變得很重要了,也要視情況背一些。

4. 常見文化相關用字:例如原先沒有背的越南語單字Hột vịt lộn(鴨仔蛋),是越南很特別的料理,在與當地人交流,或者中級以上程度的文章有可能出現,那麼就有背的價值。例如日文的「建前(場面話)」,韓文的찜질방(汗蒸幕),這些都是當地人非常熟悉的文化,中級開始就要背。

5. 文章或對話中印象已出現三次以上的字中級開始便要培養大量聽讀原文的習慣,依照外語三八法則,應選擇大致上可以懂八成的素材來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在印象中已經出現三次以上的字建議可以背起來。

6. 印象已出現三次以上的搭配詞與語塊:搭配詞和語塊概念將在第四章進行介紹。查字典時會推薦一些可以用的搭配詞組,在範例中出現過三次以上的字,表示有常用的跡象,背起來會有很大的幫助。

高級學習者的選字原則

中級與高級學習者最大的差別,在於用字的精準度。所以高級程度的學習者基本上什麼題材的文章都要稍微有涉獵,上面提到的中級程度要背的字,也大致上都有接觸過。

然而每個語言都有包山包海的辭彙,就連我都不敢說所有中文的詞彙我都能清楚掌握意思,中文還有滿坑滿谷的成語、慣用語、俚語、外來語,如果背不完,要如何篩選單字呢?高級學習者的選字,建議朝著實用性為原則,適度地放過自己吧!

我列出幾個可以不用背的判斷基準:

1. 專有名詞:除非工作或者查資料需要,專有名詞只需要有個印象,大略知道是哪個領域的字即可,諸如醫學名詞、化學名詞、數學名詞。例如:前列腺、下視丘、三聚氰胺、多項式。

2. 文學用字:有許多字屬於一輩子只會在小說裡面看到的,除非熱愛閱讀文學作品,否則生活中幾乎用不到。例如:翩躚、氳氤、婆娑。每個語言都存在這類文學用字,這類字在寫作時更危險,因為文學用字與口語用字同時使用於文章時會產生強烈的違和感,非母語人士應避免使用為佳。

3. 古文用字:中文用「之乎也者」諷刺人説話喜歡咬文嚼字,但部分古文卻又帶有書面色彩,而在現代仍被使用著,例如:念茲在茲、囹圄。在日韓語的高級檢定也都會出現部分來自古文的語法,例如日文的べからざる(不應)、韓文的물론이려니와(豈止),要知道意思,但不必急著全背起來,除非要準備最高等級的檢定或者想要完全融入他們社會。

4. 擬聲擬態語:每個語言都有大量用來描述聲音或動作的副詞,日文、韓文在擬聲擬態語非常發達,有相關的書籍。部分很常用,例如日文的にこにこ(微笑)、ぺらぺら(流利),韓文的반짝반짝(閃亮)、두근두근(心跳加速),中文的嘩啦嘩啦、洋洋灑灑都是。因為數量實在太多,可以評估其實用性後再背。

上述幾種類型的單字,我的建議都是看看你對這個字的印象是否曾經在不同文章、音檔或檢定考古題看過或聽過三次以上,如果有,再考慮是否應該背起來。

作者介紹:方彥智(Zack Fang)

多國語言證照達人。宜蘭人,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畢業。從大三修校內第二外語日文開始,便對語言學習的世界深深著迷,立志成為台灣擁有最多中高級以上語言證照的理工人。朋友時常戲稱是外文系派到理工科的間諜。目前從事電腦網路相關工作,並利用晚上及假日的時間進修語言以及指導學生語言學習,已累積八年以上的教學經驗。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外語腦升級革命》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