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東方都是「女鬼」較多?馬祖很多廟是拜浮屍?專家精彩解析「台灣鬼怪文化」豐富內涵

2018-08-15 16:26

? 人氣

人鬼殊途,也有互相求助時

早期先民從唐山過台灣找尋新天地,歷經千辛萬苦,行船橫渡險惡的黑水溝台灣海峽,並非每人一帆風順,因此馬祖漁民常在海上撿到浮屍。開墾期族群融合械鬥,也有不少慘死荒野的無名氏。人們為浮屍立廟,為枯骨集塚立祠,這些鬼被安頓祭祀有了香火後便升格為陰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些非正常死亡、屍骨沒人收的,人們將其集合立廟祭拜,因此台灣有不少陰廟。」林美容說,可想見在海上討生活的人,若三番兩次撿到浮屍,心理感覺很不吉利且不安的,「會害怕海上浮屍哪天輪到自己。」於是漁民便與祂們打商量,隨靈驗事蹟越多,人們遂立廟奉祀。閩南人對這些集塚立祠而祀的陰神稱「有應公」、「百姓公」或「大眾爺」。客家人則稱「義民爺」,馬祖一帶崇奉的神不少是浮屍立廟,雖說陰神與鬼不相同,但與陰神相關廟宇活動也多在7月舉行。

(何敬堯,文化+提供)
(何敬堯,文化+提供)

林美容解釋,陰神與正神的位階不同,一般人若想獲意外之財,求大家樂或明牌這類「偏財」,通常不會求正神而會求助陰廟。

「鬼也想有歸屬感,若無人拜就可能不安,一旦不安就來騷擾人。」何敬堯指出,這也是為何台灣文化習俗上要拜好兄弟、要普渡的主因,台灣地方上有不少百姓公廟或有應公廟,因此而來。尤其在台南,早期因墾荒械鬥或海難意外客死他鄉,最後被收埋成原野孤墳或立祠祭祀,成為「有求必應」的陰祇小神,都是地方上具特色的傳奇信仰。

林美容|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開啟研究鬼怪是偶然,以大量田野調查寫成的「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和「台灣鬼仔古」兩本暢銷書,開啟台灣談鬼風潮。編劇簡士耕聽了她的課看了她的書而有電影「紅衣小女孩」,何敬堯也受其影響開始研究台灣鬼。

「許多高知識份子原本都不敢說鬼,看我出了這些書,開始大方談鬼了。」林美容覺得開啟聊鬼風氣很好,她建議中元普渡應定為國定假日,說是要把「邊緣變成正統」。還開玩笑稱沒機會當教育部長,感嘆台灣教育多源於西方,「這些傳統民俗,課堂老師不教學生不懂,下一代對本土文化陌生,活在世上會很漂浮。」 

何敬堯|首本全台本土妖怪百科全書「妖怪臺灣:三百年島嶼奇幻誌‧妖鬼神遊卷」作者

訪問那天一早,住在台中的何敬堯趕赴宜蘭考察扶鸞開沙儀式,下午到台北主持「蛇郎君」專講。台上細數侃談台灣鬼,台下聽得一臉無有恐怖更多恍然。一社區共學團媽媽在講座結束後上前邀約授課,回以靦腆微笑的他沒有拒絕反而欣然答應說,「讓鬼怪文化向下扎根,一直是我很想做的事」。

忙完一堆鬼事,不得閒的何敬堯終於有空坐下和我們談鬼。他說從小也不是愛拜拜的人,跟其他人一樣受日韓美文化甚深,透過林美容書籍與一些前行研究者才知,台灣也有本土在地鬼故事,進而開始接觸研究。如今娓娓聊起鬼怪似有透骨的堅持,何敬堯覺得「多數人以為民俗等同低俗,是非常錯誤的概念」,所謂低俗或高尚也是被教育出來的想法。鬼門開及其相關民俗內涵,與台灣傳統文化密不可分,「能重新理解鬼怪傳說並由此尋根非常重要的。」

文/魏紜鈴 |攝影:張皓安(何敬堯)、吳翊寧(林美容)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中央社文化+(原標題:【當期主題】我們的鬼文化──古今原來有意思)

責任編輯/趙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