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沒噪音又不會排放廢氣,為何台灣人還是不愛開?專家道出電動車車主3大困境

2023-03-20 16:36

? 人氣

幾年前在《Tesla電動車大降價車主被當盤子!為什麼這麼便宜台灣還是發展不起來?》談到的台灣電動車發展的三大困境,時至今日政府連充電樁的等級都還沒有明確地區分,所以推動台灣電動車發展的其實是前仆後繼的30,000位車主,我們感謝這群用「綠色採購」決策推動時代前進的車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為什麼政府不願意蓋DC快充站?

最早期主導電動車與充電站基礎建設的主管機關是經濟部工業局,當時計劃名稱為「電動車先導運行計畫」,一起推廣電動公車與電動小客車。一開始小客車推廣成效不佳,整個計畫就轉為以補助電動公車為主,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縣市現在都可看到電動公車在馬路上跑。

但最近幾年隨著越來越多人買電動車,加上預見對電力系統產生的壓力,業界就有聲音主管機關應改為能源局或交通部,不過直到2022年才確定由交通部負責。截至2023年,市場上還是沒有一支由政府建置的DC快充站,不是沒有錢,也不是沒有土地,而是沒有懂的人及願意接下這個重擔的單位。

為什麼沒有單位願意接?當然預算要重新申請是一個額外的工作,還有建置直流快充設備成本很高,萬一被不懂狀況的立委質疑圖利少數人,可就吃力不討好。再加上DC快充站使用的是380V高壓電,以國內目前電力系統吃緊的狀況,申請相對困難。最後,計畫負責人多不是電動車車主,無法設計出符合場景需求的體驗,最近高公局終於開放業者在休息站建置DC快充設備,算是不錯的進展。

3.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大量充電服務營運商(Charge Point Operator, CPO)投入市場

這30,000位車主找不到好的充電體驗,自然回頭要車商負責。於是車商開始在經銷據點蓋自己品牌的充電設備。同一時間充電服務營運商(Charge Point Operator, CPO)跑馬圈地努力開充電站營運,他們之中有自己買地租地營運的,也有與連鎖超商、商場百貨等通路聯名合作的,因為只要這些通路提供充電站,就可以吸引倍數成長的電動車車主來消費,一時之間充電站從嫌惡設施變成大受歡迎的招財貓。

我們深知許多暢談「電動車產業將成為下一座護國神山」的人,都是做百億甚至千億生意的大老闆,嫌台灣市場太小,看不上眼。確實以現在的電動車數量,蓋充電站要回本是不可能的,但是話說回來,不管是哪一個國家,當其充電站基礎設施還沒有建置好之前,就算生產一大堆電動車,也只是像筆電一樣堆在你家倉庫而已,又收不到貨款。

何不如回頭看《電動車其實是手機而不是汽車!?用馬斯克的思維下一盤電動車的大棋》一文,在充電服務營運商、電動車服務提供商(E-Mobility Service Provider, EMSP)、聚合商(Aggregator)等角色中用台灣市場練兵,以後在供應鏈中有更多話語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

綠學院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