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47%的職業,在20年內極可能會消失!瀕臨失業的20個工作曝光,專家警告:恐被機器人取代

2023-02-02 14:36

? 人氣

科技日趨進步,專家推測,在近20年內可能有47%的職業會消失,被機器人取代。(示意圖/取自Pixabay)

科技日趨進步,專家推測,在近20年內可能有47%的職業會消失,被機器人取代。(示意圖/取自Pixabay)

編按:2016年,美國一名程式設計師在Reddit透露,自己上班時沒全沒有在工作,只顧著玩遊戲,把該做的工作都交給自動化系統解決,這件事情持續了6年才被公司發現。本文作者藉此案例警惕讀者,你的工作是否在20年內,就有可能被機器人取代呢?

如果你現在正身為上班族,那麼就冷靜地問問自己:我的職業被機器人取代的機率是多少?假如你的工作不需要獨創性的解決方案,就像按照操作手冊執行般單純、反覆,而且不必與他人互助合作,可以在狹小的空間裡辦公,不要求協商能力的話,那麼就應該對未來感到不安。如果你的業務內容可以用演算法和程式來解決或創造,就要承擔未來可能會失業的風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步驟指的是解決問題時一系列的既定方針,倘若將其設計為程式語言,就會成為所謂的「演算法」(Algorithm)。可以進行演算法化,亦即可以用程式來理解或處理的工作,就很可能會被電腦取代。在公司的業務內容當中,有很多項目是要按步驟執行的;換句話說,站在現有勞工或未來求職者的立場,對於人工智慧取代工作崗位一事可能會相當敏感。

有一個簡單的測驗,可以得知自己的工作被機器人取代的機率是多少。由牛津大學馬丁學院研究團隊開發的這項測驗,設計出以下四個基準來判斷工作自動化的可能性:

第一,是否需要獨創性的解決方案?

第二,是否需要支援他人?

第三,有可能被配置在狹小的空間內嗎?

第四,工作內容是否需要協商能力?

在工作上愈是需要獨創性解決方案、對他人提供協助(即與他人互助合作)或進行協商(需要與他人合作、判斷和溝通),就愈難被自動化代替。被安排在狹窄的空間裡,等於是在一定的動線上工作,因此也較容易用機器人來取代。讓我們重新回想一下,在Part2中曾經提到過未來社會必備的核心能力4C:創造力、溝通、批判性思維和合作。這四種能力,恰巧符合職業替代可能性測試裡的其中三項,也就是說,未來教育的方向在於培養不會被機器人取代的人才。

20年內最可能失業的20個職業

牛津馬丁學院的卡爾.弗瑞教授以及麥可.奧斯本教授在《就業的未來》中指出:目前有47%的職業,在未來20年內極有可能會消失。這項研究以702個職業為對象,預測了在電腦化和機械化的環境下,人類的工作崗位有多大的機率會被電腦或機器人等替代。以下是20年內最有可能被取代的20個高危險群職業: 

20年內最有可能被取代的20個職業。(圖/寶鼎出版提供)
20年內最有可能被取代的20個職業。(圖/寶鼎出版提供)

 

20年內最有可能被取代的20個職業。(圖/寶鼎出版提供)
20年內最有可能被取代的20個職業。(圖/寶鼎出版提供)

替代率高的職業,其共通點在於定型化、反覆的工作內容,而需要創意性、判斷力,或者必須直接與人溝通以解決問題的角色,替代率就相對較低。即便如此,我們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就像面臨危機的職業並不會完全消失,而是從業人員大幅減少一樣,能夠生存下來的職業,職缺數也不一定會穩定地維持。切記,機器人取代工作崗位的問題已經成為了現實,也是我們所有人都要面對的課題。

第四次工業革命

19世紀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曾經發生過「盧德運動」(Luddite Movement)。由於新技術會造成工作崗位消失,人們對此深感恐懼,於是就用破壞生產設備或罷工的方式來抵抗。以現今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抗爭相當無理,但當時很多人認為這是最好的方式。不過,工業革命所帶來的大量生產,以及隨之而來的費用減省、大量僱傭等,再次提高了勞工的生活水準和其子女的教育水平,形成良性的循環結構。

如今,勞工們也擔心第四次工業革命會導致工作崗位消失,但即便如此,現在也難以再發起盧德運動。不,是根本無法號召。因為我們長期都生活在以科技為中心的社會裡,就連日常生活也早就轉變為以科技為中心。也就是說,我們完全沒有辦法抵抗。不管是否願意,這都是無法抗拒的未來,而且進化所帶來的成果,也極有可能被少數資本家和技術菁英獨占。雖然在政治方面會力求消弭兩極化並擴大福利,但貧富差距持續擴大的可能性非常高。

對於個人而言,成為具備競爭力的少數菁英將是首要課題。倘若不這麼做,就必須得另謀退路,但是,我們的首要目標其實相當明確─培養競爭力,長久地守住自身職位,並將子女培養成在未來能夠確保工作的技術菁英。「保障退休年齡」這個詞在現今的時代中漸漸消失,連公務員也不一定能順利工作到退休。最終,我們即將迎來只有實力者方能生存的時代。

作者介紹|金龍燮 

研究Trend Insight & Business Creativity的「敏銳想像力研究所」所長,身兼趨勢分析家、經營戰略顧問及商業創意研究員。曾於三星電子、現代汽車、LG、樂天等大企業以及財政部、交通部、外交部等政府機關,進行超過2千次的演講和商務研討會,並完成150多件諮詢專案。連載專欄散見於《韓民族日報》、《世界日報》、《國際新聞》、《商務韓國》等多數韓國媒體。也在韓國各大廣播節目,例如KBS1廣播《週六早晨直播》、KBS World Radio《韓國直擊》、CBS廣播《早晨新聞》、SBS CNBC《經濟的好與壞》等節目中,擔任趨勢潮流分析的固定嘉賓。此外,亦透過韓國知識服務商SERICEO的趨勢簡報《潮流Hitch Hiking》、Hunet CEO的《潮流Insight》,為大韓民國的CEO們解讀最新趨勢,進行企業諮詢及多樣化專案。

著有《Uncontact》、《企鵝Pengsoo的時代》、《生活趨勢2020》、《最近的孩子、最近的大人們》、《生活趨勢2019》、《生活趨勢2018》、《生活趨勢2017》、《生活趨勢2016》、《生活趨勢2015》、《生活趨勢2014》、《完美的單身》、《生活趨勢2013》、《破壞孩子未來的媽媽》、《潮流Hitch Hiking》、《Paper Power》、《敏銳的想像力》、《大韓民國數位趨勢》等書。合著有《鍥而不捨的想像》、《設計力》、《消費者進化》等書。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寶鼎出版《懂學的人最後一個被淘汰:擺脫慣性思維,重塑新常態學習策略,做個持續進化的破局者》。(原標題:自動化和遠距外包已成為趨勢)

責任編輯/邱苡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