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正職當外送員,其實是種警訊?專家:微工作盛行,勞動市場並不健康

2023-01-25 11:00

? 人氣

因此,微工作其實不能算是「創造工作」的新方法,如世界銀行撰寫的鼓吹報告和文章所說那般—其中一篇便宣稱:「百萬份任務案件能帶來數千份工作。」事實上,這種文章倒置了體系的邏輯:體系的目的是把數千份工作轉變成數百萬件任務案件,而任務案件卻無法輕易變換成工作。恰巧與新自由派樂觀主義的美好奢望相反,微工作營造出的幻覺就跟非正式部門營造的一樣,就如戴維斯的總結:「它所產出的工作,不是靠進行新的分工,而是把既有工作切割成碎片,因此收入也跟著被細分。」工作者以各種取自於其他工作殘骸的低技能勞動湊合生計。若說經濟的剩餘邊角能在湊合後成為某種類似於專職工作的東西,無非就是世界銀行用陰森魔法煉成的科學怪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可見,全球微工作盛行是危機發生的堪憂症兆,絕非勞動市場運作健康的跡象;在此危機處境中,零碎任務案件被佯裝成正常就業,以便掩蓋使得像樣工作僧多粥少的嚴重過剩人力。如同過去的積累體制,平台資本主義蔓延全球,不斷追擊著生活悲慘、黯淡無光以及尚未在就業市場上立足的人。只不過如今,拜資訊、通訊技術和機器學習所賜,它能找到真正無處可去者—在這個劫難不斷的星球上勉強存活的裸命。平台資本主義並沒有像先前的體制般為勞動人口製造出各種新的專職工作,而是有效地讓他們永遠淪為在市場中無處奔逃的儲備軍,待工作案件需求發落。

作者簡介:菲爾・瓊斯(Phil Jones)

《衛報》和《開放民主》(openDemocracy)專欄作者,目前於英國薩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擔任博士研究員、非營利研究組織Autonomy Digital hub團隊成員。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周出版《為演算法服務的免洗人力:平台資本主義時代的勞動與剝削》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