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評等是什麼?能信嗎?投資界黑暗面:所謂的專家,真實身分是「銷售員」

2023-01-17 12:40

? 人氣

曾經是華爾街金牌分析師的凱斯勒( Andy Kessler)在他的懺悔錄《華爾街牛肉場》( Wall Street Meat)中講了一個故事:當英特爾的股價在 20 美元時,凱斯勒分析它的前景看好,應該會漲到 35 美元。但他的同事羅森─當年高科技企業的頭牌分析師,非要他把目標價格調整至 50 美元。就這樣,靠著分析師不斷提高價格目標,做出建議,推高股市,從而形成了泡沫。過後泡沫破滅,凱斯勒和羅森的桌上堆滿了投資人激動與憤怒的電話留言紙。凱斯勒向投資人一一回電致歉,但羅森竟然連錯誤都不願承認。羅森認為他有說話的權利,至於買不買是投資人自己的決定,虧損當然得自己承擔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奇怪但又普遍的是,人們往往不愛聽實話,偏偏喜歡聽神話。金融財經說穿了只是個常識問題,即一加一等於二,永遠不會等於三。

讓我們回到開頭那個 CNN 採訪兩位專家的例子。通過 Google 搜索不難挖出那兩位專家的背景:原來,他們一個是黃金指數基金的經理,另一位是某投資銀行的分析師,而這個投資銀行正在做空黃金⋯⋯根本就是屁股決定腦袋,用「看懂財經新聞的四項原則」中的第二條套在這裡分析,是不是一下子就明白了為什麼兩人的言論大相徑庭?

知識點 3:基金評等僅供參考

2016 年 6 月 27 日,因英國公投將退出歐盟,對英國經濟、公共財政和政治上的連續性產生了許多負面影響,英鎊匯率跌至 31 年來的新低,反映了金融市場的投資者,對脫歐後的英國產生的悲觀情緒。

面對英國政策框架的可預測度、穩定性和有效程度下降的風險,標準普爾( Standard & Poor)和惠譽( Fitch Ratings)這兩家國際評等機構,將英國原本「 AAA」的最高信用評等下調至「 AA」級,顯示英國外部融資條件的惡化狀況。

惠譽認為,隨著英國企業推遲投資,並考慮改變法律和監管環境,短期內 GDP 成長將突然放緩。雖然尚不確定負面衝擊的程度,但已下調了之前對英國實際 GDP 的預測, 2016 年從 1.9% 降為 1.6%,2017 年和 2018 年分別從 2% 降至 0.9%,令英國的經濟前景雪上加霜。

而這兩家國際評等機構下調英國的信用評等,彷彿就像在對英國落井下石。

標準普爾和惠譽的信用評等,為何具有這樣大的能量? 他們的評等真的就那麼合理、準確嗎?

其實也未必!

標準普爾、惠譽和穆迪(moody's ratings),是國際上頂級的「三巨頭信用評等機構」。 1975 年,這三家公司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認可為「全國統計評等組織」。標準普爾主要為投資者提供信用評等、獨立分析研究、投資諮詢等服務,包括反映全球股市表現的標準普爾全球 1200 指數,美國投資組合指數基準的標準普爾 500 指數等,其母公司為麥格羅─希爾(McGraw-Hill)。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