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評等是什麼?能信嗎?投資界黑暗面:所謂的專家,真實身分是「銷售員」

2023-01-17 12:40

? 人氣

所謂的投資專家,其實是「銷售員」(圖/Pxhere;作者/rawpixel.com)

所謂的投資專家,其實是「銷售員」(圖/Pxhere;作者/rawpixel.com)

新聞案例

監管層要求管住分析師的「大嘴」(上海證券報 2018 年 09 月 21 日)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上海證券報稱,近期,管理層向證券公司下發了新一期機構監管情況通報,要求券商建立健全內部管控機制,加強對公司工作人員公開發表言論行為的管理,維護資本市場正常秩序。

通報要求券商從四方面加強管理:

一是規範公開發表言論行為,強化專業責任擔當。通報要求資訊來源合法合規、研究方法專業審慎、分析結論可有效驗證,不得使用低俗、誇大、誘導性、煽動性標題或者用語,不得盲目跟風炒作、一味追逐市場熱點等。

二是加強工作人員管理,強化公司內部控制。

通報要求券商將員工的公開言論管理納入公司合規及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立健全事前、事中、事後內部管理制度,要求工作人員發表公開言論前履行公司內部報備程式(編按:程序),並嚴格落實監測評估和內部問責機制,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教育等。

三是落實研報(編按:研究報告)合規要求,有效提升研報品質。    

通報要求券商督促證券分析師和相關研究人員基於客觀、紮實的資料基礎和事實依據,採用科學、嚴謹的研究方法和分析邏輯,審慎提出研究結論。同時,建立健全並嚴格執行品質控制和合規審查制度機制等。

四是強化媒體合作管理,健全輿情監測和應對機制。

通報要求券商授權媒體機構刊載或者轉發研究報告或者摘要、證券分析師和相關工作人員評論意見的,應當與相關機構作出協議約定,明確刊載或者轉發責任。此外,券商還需健全媒體報導監測和應對機制等。

新聞解讀

看懂財經新聞的四大原則:

一、特別關注壞消息。本則新聞看似是個好消息,顯示政府開始關切並管制券商的言論。然而換個角度來看,可見在實際上正是因為有不少券商的公開言論,造成市場和投資人許多問題。

二、專家的話正確聽。這是本章節的重點,我們在聽取專家的話的當下,應該要去了解該專家是否和他說的內容是否有「利益衝突」,並以此來決定該如何依照專家的話來行動。

三、分清投資和投機。如果投資人只是盲從專家或專業機構的說法來進行投資,那麼就很有可能只是陷入了它們的投機陷阱了。

四、回歸常識來判斷。用常理判斷,只要牽扯到利益關係,不論是多公正的專家或機構,可能都仍帶有部分私心。

與本則新聞相關的財經知識

做為亞洲經濟成長最快的市場之一,中國的有錢人正快速崛起,他們對財富的保值、增值需求也越來越強烈。正是看好這一潛力巨大的市場,各家私人銀行無不竭盡全力爭奪高端客戶。在投資品種稀少、理財知識貧乏的中國民間,人們往往把錢財交給所謂的理財專家打理,但效果如何呢?

知名文化人洪晃曾在微博上爆料,她在德意志銀行開設的個人投資理財帳戶「越理錢越少」。她怒斥:「我快被他們給理成無產階級了。」無獨有偶,在 2008 年,利比亞總統卡扎菲把 13 億美元交給高盛來打理,不到短短 2 年的工夫,這筆鉅款就虧損超過 98%。這讓我們不禁感嘆高盛真「厲害」 ! 就是普通人攜帶這筆鉅款,即便去賭場豪賭一場,也很難輸成這副模樣。

如果你覺得有錢人栽在大銀行手裡的例子太遙遠,那麼回想一下自己的理財經歷。不知你有沒有這樣的遭遇,禁不住某位炒股大師在電視上口沫橫飛的強烈推薦,一衝動拿出積蓄買了那檔被推薦的股票,一心等著這隻神雞快快下金蛋,最終不僅蛋沒等到,連雞都死了。於是你困惑、你不解,這是大師的偶爾失手嗎,還是他根本就是個信口雌黃的大騙子,可騙子怎麼能上電視?

知識點 1:猩猩比大師更聰明

記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 曾採訪了兩位財經專家,請他們預測一下今後股指和黃金價格的走勢。一位信誓旦旦的說:「 2 年內道瓊指數將從目前的 10000 點攔腰斬斷,跌至 5000 點。而黃金將從每盎司 1,200 美元漲到 3,000 美元! 」另一位則說:「 2、 3 年內,道瓊指數將在 10000 萬點上下徘徊,上不過 11000 點,下不低於 9000點。而金價將從每盎司 1,200 美元跌到 600 美元! 」

這兩位資深專家提出資料講道理,分析得頭頭是道,但結果卻南轅北轍。觀眾看傻了:「到底該聽誰的呢? 」

我不禁想起,每到年底,電視台都會請來華爾街金牌分析師,總結當年的股市並預測來年的指數。他們每一位都口若懸河,信心飽滿,可給出的數字卻截然不同。我曾特別留意,並在第 2 年做了核實,結果發現:他們的預測基本不準! 記得有一年年底,電視台照例請來幾位大師,同時還牽來一隻猩猩。主持人等大師們大放厥詞預測了之後,也讓猩猩對準寫好的一排數字扔飛鏢,被扔中的數字做為猩猩的預測。等到了第 2 年年底,猩猩預測的準確率竟然超過絕大多數大師!

其實,正如立場決定觀點,屁股決定大腦,賣花的總是說花香,賣瓜的總是說瓜甜,理髮師永遠要你理髮,房產經紀人永遠勸你買賣房子。因此,當大家看(讀)財經新聞時,特別是帶有預測性的言論,要特別留意那些發言的大師和專家都來自何方。如果他們是投資銀行內的所謂「經濟學家」或「首席經濟學家」,你就要多長個心眼了。請恕我直言,他們充其量是投資銀行派來的超級銷售。即使他們水準再高,對形勢看得再清楚,一般也不會說出自己的心裡話,只能向著投資銀行的利益發表演說,因為這是他們該遵守的職業道德。他們只須對自己效勞的公司負責,而無須對你負責。

延伸閱讀:巴菲特真的靠價值投資致富?股神投機內幕:只長期持有7檔股票、用套利賺260倍

知識點 2:不要盲目相信權威

在這裡教你一個小竅門:通常來說,投資銀行準備做多時,往往會唱衰大市,這是在為他們的進場做準備;反之亦然。所以,聽他們說話要像聽球王比利( 編按:巴西足球傳奇,其暱稱為烏鴉嘴,因為被他看好奪冠的球隊往往最後都會出局)的「烏鴉嘴」那樣反過來聽。比如前 2、 3 年,高盛已經做空油價,就在油價超過 120 接近130 美元/桶時,他們誘勸別人趕快進場,否則油價會漲到 200 甚至400 美元/桶! 結果,等大家都進場之後,油價一路下滑,曾下跌至30 美元/桶! 高盛因此賺得盆滿缽滿。誰虧了呢?聰明的你一定知道了吧。

同樣的道理,放話的專家,即使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只要那時是政府的職員或顧問,那絕對會站在政府的立場替政府說話。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曼( Paul Krugman)宣傳人民幣幣值至少低估了 25% 至 40% 就是個例子。他曾強硬的表示,如果不拿出強硬的威脅措施,美國不會取得任何進展。這樣的話,我們該怎麼聽呢? 又如美國的失業率資料,在金融危機中,美國真實的失業率其實早已突破 17%,這是公開祕密,只要下點工夫就能查明白,但好些經濟學家就是有本事把失業率「降」到 10% 以下。再看美國房市,曾經明明深陷沼澤,房價依然「跌跌不休」,可不少專家就能在當時解讀成市場見底回升了。這幾年來,歐巴馬的救市舉措只不過解救了闖下大禍的華爾街而已,又增加了幾兆美元的債務,市場依然疲軟,金融危機正在向縱深蔓延,更大的危機正在前面,可有些專家卻睜著眼睛說瞎話,胡謅危機已然過去⋯⋯

就像我們在之前的章節中說過的,就連股神巴菲特的話都不能全聽。對於投資者來說,和你同在市場中的巴菲特是你的競爭對手。他把投資的祕訣告訴了你,你賺多了他不就賺少了嗎?這是個簡單的「利益衝突」的道理。

普通大眾很容易盲目相信權威,一聽介紹是某某投資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美國頂尖大學的終身教授、諾貝爾獎獲獎者,就被他們迷惑了。但其實,經濟學並不是數學理化那樣極為嚴謹的科學,很多結論都是在假定的模型下得出的。金融牽涉的是各方面的利益,時常被政府和大型金融機構操控著,而市場又是瞬息萬變,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誰能準確的預測呢? 更何況,許多學者專家教授背後的靠山是大型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他們的一言一行代表的只能是他們的靠山。不認清這一點,被誘騙進場的投資人,就很容易成為利益集團的犧牲品。

曾經是華爾街金牌分析師的凱斯勒( Andy Kessler)在他的懺悔錄《華爾街牛肉場》( Wall Street Meat)中講了一個故事:當英特爾的股價在 20 美元時,凱斯勒分析它的前景看好,應該會漲到 35 美元。但他的同事羅森─當年高科技企業的頭牌分析師,非要他把目標價格調整至 50 美元。就這樣,靠著分析師不斷提高價格目標,做出建議,推高股市,從而形成了泡沫。過後泡沫破滅,凱斯勒和羅森的桌上堆滿了投資人激動與憤怒的電話留言紙。凱斯勒向投資人一一回電致歉,但羅森竟然連錯誤都不願承認。羅森認為他有說話的權利,至於買不買是投資人自己的決定,虧損當然得自己承擔了。

奇怪但又普遍的是,人們往往不愛聽實話,偏偏喜歡聽神話。金融財經說穿了只是個常識問題,即一加一等於二,永遠不會等於三。

讓我們回到開頭那個 CNN 採訪兩位專家的例子。通過 Google 搜索不難挖出那兩位專家的背景:原來,他們一個是黃金指數基金的經理,另一位是某投資銀行的分析師,而這個投資銀行正在做空黃金⋯⋯根本就是屁股決定腦袋,用「看懂財經新聞的四項原則」中的第二條套在這裡分析,是不是一下子就明白了為什麼兩人的言論大相徑庭?

知識點 3:基金評等僅供參考

2016 年 6 月 27 日,因英國公投將退出歐盟,對英國經濟、公共財政和政治上的連續性產生了許多負面影響,英鎊匯率跌至 31 年來的新低,反映了金融市場的投資者,對脫歐後的英國產生的悲觀情緒。

面對英國政策框架的可預測度、穩定性和有效程度下降的風險,標準普爾( Standard & Poor)和惠譽( Fitch Ratings)這兩家國際評等機構,將英國原本「 AAA」的最高信用評等下調至「 AA」級,顯示英國外部融資條件的惡化狀況。

惠譽認為,隨著英國企業推遲投資,並考慮改變法律和監管環境,短期內 GDP 成長將突然放緩。雖然尚不確定負面衝擊的程度,但已下調了之前對英國實際 GDP 的預測, 2016 年從 1.9% 降為 1.6%,2017 年和 2018 年分別從 2% 降至 0.9%,令英國的經濟前景雪上加霜。

而這兩家國際評等機構下調英國的信用評等,彷彿就像在對英國落井下石。

標準普爾和惠譽的信用評等,為何具有這樣大的能量? 他們的評等真的就那麼合理、準確嗎?

其實也未必!

標準普爾、惠譽和穆迪(moody's ratings),是國際上頂級的「三巨頭信用評等機構」。 1975 年,這三家公司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認可為「全國統計評等組織」。標準普爾主要為投資者提供信用評等、獨立分析研究、投資諮詢等服務,包括反映全球股市表現的標準普爾全球 1200 指數,美國投資組合指數基準的標準普爾 500 指數等,其母公司為麥格羅─希爾(McGraw-Hill)。

惠譽是「三巨頭」中規模最小的,儘管通過多次收購發展壯大了,經常自我定位與其他兩個評等機構實力相當,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其涵蓋的市場份額比標準普爾和穆迪少得多。惠譽的兩個總部分別設在紐約和倫敦,由約翰.惠譽(John Knowles Fitch)於 1913 年創辦,經過多次與其他公司的收購和兼併, 201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 80% 的股權由美國赫茲國際集團持有,法國公司 FIMALAC SA 控制了其餘 20% 的股份。

通常來說,公司付費讓標準普爾和惠譽評估發行債務憑證級別,其結果是這些評等機構受惠於發行商,賺錢變成了他們的主要目的,評等倒顯得次要了。事實上,這個以「付費玩」( pay to play)為目標的模式,使他們的評等往往變得毫無意義。如果用更精確的話來形容,評等─可以說是賭徒三張牌(Three card Monte)遊戲中「抬價」的角色。

之前有專家指出,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的部分原因,恰恰是標準普爾和其他評等機構造成的。因為從 2007 年開始,被標普賦予 AAA(可用的最高等級)評等的擔保債務憑證(CDO),即意味著低風險。

然而,標普把 AAA 的信用評等給予風險最大的貸款池,當投資者購買了大量標有 AAA 的 CDO 之後,等於背負著驚人的損失而無法出售。例如,瑞士信貸發行的 3.41 億美元 CDO 債券,儘管被標普評為 AAA 級別,最後竟落得 1.25 億美元損失。

此外,有時「三巨頭」賦予公司(以及整個國家)的評等,並不是根據健全的財務分析,而是基於政治因素。比如 2013 年 11 月,標準普爾下調法國的信用評等,從 AA+ 下調至 AA,理由是因為總統法蘭索瓦.歐蘭德的政策將無法刺激經濟增長。

事實上,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如 2011 年 8 月 5 日,評等公司標準普爾表示,全球金融體系的基石被動搖,美國國債不再是世界當之無愧的最安全投資產品,將美國信用評等從 AAA 降至 AA+,金融市場為之譁然。結果是標普的財務分析報告,出現 2 兆美元的計算錯誤,可算是擺了個大烏龍。

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都有類似的經驗教訓,這些國家抱怨一旦被「三巨頭」降級,可能需要數年才能贏回 AAA 評等。因此 2011 年 5 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出建議,要求「三巨頭」透露更多的有關信用評等的計算方法,進一步加強內部監控以防止利益衝突。總之,對於國際「三巨頭」的評等,僅供參考即可,不必太當真。

作者介紹:陳思進

紐約大學高級金融專業進修班畢業,紐約市立大學電腦科學碩士。曾任信孚銀行(Bankers Trust)和納斯達克(NASDAQ)高級金融軟體開發、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證券投資部副總裁、美國銀行證券集團(BofA Securities)副總裁。

從電腦軟體工程師到華爾街金融核心機構副總裁,他在親身經歷過「911」恐怖事件、看透華爾街的金融遊戲後,轉往加拿大發展,目前定居加拿大多倫多,任加拿大皇家銀行風險管理部資深顧問,同時他也回歸初心進行寫作,無私分享他的金融知識與經驗。著有《投資的方法》《一本書讀懂生活中的金融常識》《讀懂金融的第一本書》《看懂貨幣》《金融讓誰富有》等。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樂金文化《看懂財經新聞賺錢門道》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