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得時間不夠用?專家揭時間管理3大原則,首先要記下一天最重要的四件事

2023-01-27 10:30

? 人氣

就這樣,從一天訂出四個詞彙開始。不用按照時間順序,密密麻麻記下待辦事項,而是以重視的程度選出核心關鍵字,去除和累贅物一樣的東西。我用幾個重要的詞彙總結一天,就得以更妥善處理自己覺得重要的事情。後來,一天從四個詞彙變成五個,最後是六個,也就是現在的六區塊基礎概念。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請銘記,六區塊核心要點是把重要的事情當作關鍵字,用六個詞彙摘要一天,讓人一目瞭然當天的輪廓。

第二項原則,採取直覺式思考

如果已經簡化複雜的事物,那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直覺呈現它。直覺式表現通常可經由一般的設計來解決,常見且有效的方式有顏色或圖示等。

舉例來說,假使醫院大廳太大,患者找不到路時,可以在地板用顏色幫助識別方向,這和在高速公路畫上綠色箭頭 * 是一樣的道理。如果想到血液檢查室就跟著紅色指標走,想到 X 光室就跟著黃色指標走,以各色指標引導路線。

* 譯註:韓國會於高速公路標記不同的顏色,引導行車方向。

再舉一個例子,「這是很危險的藥物,服用時請務必留意。」這件事不用嘮叨寫下長篇註記,只要在包裝用紅字標記即可。Potassium( 鉀離子)對人體來說是不可或缺的電解質,因此醫務人員經常使用,但如果注射錯誤的劑量會致使心臟停止跳動,是種危險藥物,可是鉀卻和生理食鹽水保存在相似大小的容器裡。想要建議製藥公司更換容器並非易事,所以醫院將鉀瓶另外區分,放進紅色的盒子,以提高使用者的警覺心。

這種用顏色或圖示協助直覺思考的方案,往往比文字帶來的效果更好。那「我的一天」又要如何直覺式表現?

目前已有許多工具能輔助大眾直覺思考,最具代表性就是時間區塊( Time-Block),它是一種以工作項目為單位分配時間的方法。我們就讀幼兒園時看到的圓形時間表,也是一種時間區塊的表現。例如畫出睡眠時間的面積,標示「夢鄉」,還畫上星星月亮。

此外,也會額外騰出「假日作業」欄,並畫上顏色。我從這個時候開始就已經是「還想做點什麼的人」,總是把圓不斷切割、切割、再切割,想充實地填滿內容。然而我卻總是在收假三天前,一邊被媽媽訓斥,一邊哭著完成延遲的假期作業。

早在幼兒園和國小時期,我們就習慣利用時間區塊管理,谷歌( Google)行事曆同樣採用了時間區塊,只要寫上「開會」,然後按照會議時間擴增面積即可。除了上述範例,許多計畫表亦套用這方法,想想從幼兒園開始,其實就有如此好的時間管理工具伴隨左右,但為何過了數十年,生活中的計畫和行動依然形同陌路?究竟我的癥結是什麼,才導致現有的時間區塊管理成了無用之物?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