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血汗錢拿去買房子!理財達人用自身慘痛經驗,道出投資客炒房真實手法

2022-11-14 14:39

? 人氣

在買房或租房前應該評估自身狀況。(示意圖/取自photoAC)

在買房或租房前應該評估自身狀況。(示意圖/取自photoAC)

我已經講了很多關於自己的成長經歷,你可能會認為許多片段聽來相當不堪。請見諒,這並非本意,我不想把自己的文化說得好像只有身體虐待與遺棄問題一樣;但其實還有其他缺點,那就是我們對於房產的心態。正如先前討論的,當一個人的安心感可能被饑荒與收入不穩定毀於一旦,他對金錢的態度自然而然就會趨近保守。因此,我們不輕易浪費,任何東西能用則用,當省則省。我們拚命存錢,更害怕負債。這些心態通常能讓我們在融入新群體及新文化時更有彈性,獲益良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一說到買房,這些道理通通被拋到九霄雲外。在中國文化中,房子是最重要的地位象徵,是唯一一項不惜花光血汗錢也要買的東西。也只有為了它,我們就算背債也背得心甘情願。

我看過一些朋友花好幾個小時剪折價券,只為了省下一塊錢的衛生紙,卻不惜重本,為了一間公寓砸下數十萬美元,陷入血脈賁張的競價戰爭。這種執念絕對不是好事。中國人對於負債的憎惡、幾乎不假外求的生存能力,以及對教育的重視,對新住民而言是相當強大的利器,讓無數個像我們這樣的移民家庭得以脫貧。但其中能鹹魚翻身,真正致富者卻少之又少。事實證明,原因就在於買房。

我爸媽經歷過大饑荒,多年來每天的生活費只有 44 分美元,我大學剛畢業沒幾個禮拜,他們就開始問我打算什麼時候買房子(直到現在還在問)。當時我也毫無頭緒,所以在找到第一份正職工作後,就和布萊斯(當時還是男朋友)開始找房子。

恐怖的房市

我這輩子有過幾次相當可怕的經歷,小時候遇到的幼稚園老師是一例,高中時還遇上疑似槍手入侵校園,全校跟著受困;但這些跟買房比起來根本不算什麼。我從小花錢就精打細算,現在不過看了十分鐘的房子,他們就要我立刻掏出幾十萬置產。當時我才剛出社會不久,那筆錢簡直是無法想像的天價;但真正讓我不爽的是,我買得起的房子品質根本不值那個價錢。

「屋頂如果明年要維修得花多少錢?」我問房仲。

「喔,差不多 1 萬,搞不好不止。」

「那有保固或類似的保障嗎?」

他笑著說:「小姐⋯⋯沒有人在這樣做的。」

最驚訝的是,大家對這種愚蠢的條件竟照單全收。我的朋友同事平常買手機時,要是沒有一年保固就不會考慮;但卻開開心心地簽下 30 年的貸款合約,且無法保證他們的房子不是用膠帶黏的

就像我說的,連我爸媽也加入遊說的行列。「別再挑了。」在餐桌上,她邊說邊遞來一張傳單,「這是我跟妳爸替妳找的。」這個曾因為我搞丟鑰匙得花 30 塊美金重新換鎖而修理我一頓的人,竟要我花 80 萬買房子!我的不安在我遇到那間房子後—我喜歡叫它「恐怖屋」 —升到臨界點。

在我住的社區有棟看起來很像鬧鬼的房子,門口被人貼上告示,上頭寫著有關政府祕密無人機的標語,窗戶還用紅漆寫滿「 UFO」(至少我希望那些字是用油漆寫的)。有一天,我們發現房子周遭被挖滿6英尺深的洞。我快步走過,心想:「哇,這鬼屋今晚要上新聞了!」。之後過沒幾天,它的前院就立了塊寫著「待售」的牌子。

「這種鬼屋誰敢買啊?」我問布萊斯。「說不定地板下還埋著屍體哩!」更別說它的外牆與屋頂早就年久失修,好像快崩塌般。幾天後,立牌上貼出「售出」,成交價是 50 萬美金。

我以為這是我見過最沒道理的蠢事,想不到接下來更令人傻眼。原來買家是個炒房的投資客,他帶著一群人搬進來,用不到幾個星期的時間半套裝修,將房子拉皮讓外觀看起來像個樣子,然後再重新出售。

過了幾天,屋前再次貼出「售出」告示,成交價是 80 萬美元。這次我真的怒了,房地產貴就算了,竟然還是詐騙。

買房為何是爛投資

買房有時會讓人喪失理智,就連我爸媽這種理性的人,也會變成負債累累的怪物。但我不怪他們,畢竟賣房子是相當機巧奸詐的。

租屋等於浪費錢,有房才是對自己最好的投資。

家就是一個人的城堡。

不會再開發任何土地了,買房只會愈來愈貴,不會愈便宜!

上述這些話我們都聽過,而且乍聽之下頗有道理,才會認為擁有自己的房子是象徵成年的必經之路。我在見識過恐怖屋的案例後,開始認真研究買房;但成本試算出來卻令我大吃一驚。擁有—不光只是購買—一間房子的花費實在貴得離譜(請注意,我參考的雖是美國的統計結果;但這些數字與加拿大幾乎一模一樣)。準備好了嗎?聽我仔細分析。

美國人口普查局的資料顯示,美國家庭平均一間房子住 9 年左右。房子也是一般家庭大部分的資產淨值所在,因為大家普遍認為房產是項好投資,只會不斷升值,永遠不會貶值。

讓我們來看看,一般美國家庭在這 9 年內會遇到什麼事。從歷史上來看,房地產通常會跟著通膨率升值;但為了方便說明,我們加大力道,用股市平均年增值率 6% 來計算。在這種情況下,當初以 50 萬美元購入的房子,在 9 年內就會漲到 84 萬4739 元,增幅達 34 萬 4739 元。等這家人把房子脫手,就能賺到一筆豐厚的收入,每人都樂翻天。實在太棒了,你說是吧?

其實不盡然。真正的問題是,擁有一間房子的成本遠超過買房的代價。購屋、出售、融資、估價、保險、每年定期維護都要花錢,這些道理我們都知道;但等我們掏光荷包付完頭期款後,基本上就不想理這些了。我自己也是,心想:「到底是有多花錢?」。

事實證明,真的很花錢。首先,購屋過程包含不少費用。買家必須先到地政事務所申請所有權調查,平均花費 100 美元。接著,購屋後得付一筆產權登記費—要價 150 美元,某些州甚至還得請律師代勞,費用大約是 1,000 美元。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花了 1,250 美元,聽起來還算小數目對吧?接下來套句山繆.傑克森(Samuel L. Jackson)在《侏儸紀公園》(Jurassic Park)的經典名言:「屁股坐穩囉!」(Hold on to your butts.),別忘了,你還得替房子投保。各州各個城市的保費不盡相同;但全國平均年費大約是房屋價值的 0.5%。這筆費用每年都得花,所以9年換算下來就是 50萬×0.5%×9=2萬2,500 美元。此外還有財產稅,以美國平均年稅率約1%來算:50萬×1%×9=4萬5,000美元,就是你得繳給政府的稅金。

你會發現林林總總的費用開始愈加愈多,況且房子維護也是一筆開銷,不管是屋頂塌了或管線爆裂、地窖鬧鬼,有南北戰爭時期的士兵陰魂不散,都得花錢處理。房地產業者建議,每年要保留屋價的1%到3%作為維修費用,保守估計就得花上50萬×1%×9=4萬5,000 美元。

到了快住滿第 9 年時,一般美國家庭都想把房子賣掉,脫手也得花錢。首先你得付錢給房仲,房地產經紀人的佣金抽成通常是6%,係以賣出的成交價計算,而非屋主原來的買價。以本例來說,84 萬 4,739 乘以 6% 等於 5 萬 684 美元,就是賣方要額外支出的仲介費。另外,別忘了還有土地轉讓稅,這是政府的課稅,稅率因地而異,從幾乎免稅(科羅拉多州僅有 0.01%)到高得離譜(匹茲堡高達4%)都有。全美平均為12%,84 萬 4,739 換算下來,就是 1萬 137美元。

還有討厭的1,000美元律師費,又得再花一次。

你要是已經被這些數字搞得暈頭轉向,放心,大家都跟你一樣。我把上述各種費用表列如下:

擁有房子必須多付出的成本。(圖/方言文化提供)
擁有房子必須多付出的成本。(圖/方言文化提供)

為了真正擁有這棟房子,這個家庭竟然得額外付出17萬5571美元。他們原先所打的如意算盤—34萬4739元的盈餘,就被這些費用吃掉了51%。

盈餘只剩49%。(圖/方言文化提供)
盈餘只剩49%。(圖/方言文化提供)

扣除相關費用後,你的盈餘只占總收益的49%(圖 9-1)。你或許覺得「也不算太糟啦;起碼還有六位數的收入。」但重點來了,本案分析中,假設這個家庭是提著整箱滿滿的現金去買房子;但我們都知道幾乎沒人會這麼做,大家都是用抵押貸款的方式向銀行借錢,所以得再把貸款算進去。首次購屋的頭期款通常是房價的一成(台灣約 2∼3 成),為了支付剩下的九成餘額,這戶人家來到當地銀行申請貸款。自二○一八年起,這筆貸款的利息已經失去扣除的意義,因為美國在川普總統任內通過《減稅與促進就業法案》(Tax Cuts and Jobs Act,簡稱 TCJA)後,提高了標準扣除額的標準,所以這戶人家無法再享有 60 萬以下貸款的減稅優惠。

九年後,這戶普通美國家庭付給銀行的利息,竟高達 16 萬2033 美元!而這筆錢他們永遠拿不回來。

現在把貸款列入計算,結果如下:

加上貸款後總花費的列表。(圖/方言文化提供)
加上貸款後總花費的列表。(圖/方言文化提供)

到目前為止,這戶人家已經花了33萬7,604美元來享受購屋的樂趣,相當於賣屋收益的98%。

盈餘所剩無幾。(圖/方言文化提供)
盈餘所剩無幾。(圖/方言文化提供)

現在他們的盈餘就只剩那頂端的一角:2%。

但別忘了,這一切都建立在一個過於樂觀的假設條件上,就是他們的房價會跟著股市的增值率(6%)年年上漲;要是房子升值速度沒那麼快,他們實際上是虧錢的。這就是為什麼把房產當成主要資產淨值的普通家庭,永遠無法累積大量財富的原因。他們看到房價上漲,就以為能賺到錢;卻沒意識到一些林林總總的額外花費,加起來會抵銷掉大部分的收益。

對房仲、政府、保險公司和銀行來說,房子是很好的投資。

基本上,除了屋主不算在內,對大家而言都是如此。但對屋主來說,這項投資簡直爛透了。

在此要澄清一下,我指的是用來當作主要居所的住宅。換句話說,就是你買來準備搬進去自住的房子。如果你的房子是買來出租的,那就是一項好投資。然而房屋租賃完全是另一個主題,已經超出了這本書要討論的範疇,所以在此先不談。關於這個題目,坊間有許多豐富實用的資源,有興趣不妨找來研究看看。

150法則

這一切讓人不禁想問:難道房子真的買不如租嗎?

從計算結果來看,答案似乎是否定的;但人總是得有住處(假設在最極端的情況下,每月房貸只有 1 元和房租 100 萬元相比,就算有額外開銷,顯然買屋還是划算多了。)究竟是什麼轉捩點,讓人決定以購屋取代租屋呢?

房地產經紀人會告訴你,要是每月付的租金和房貸一樣多,與其付錢給房東,不如自己買;但這種說法其實刻意忽略了先前提過的各項費用。目前已知對一般美國家庭來說,購屋、擁房、投保及售屋的相關花費,幾乎相當於貸款 9 年須付出的利息。此外,在標準 30 年貸款的前 9 年中,你所付的總額約有五成繳的是利息,剩下才是償還本金。想知道何時才是買房合理的時機點,我們就得把房貸利息加上擁屋的額外成本,再跟省下來的房租做比較。

這就是所謂的「150 法則」。由於擁有房產的額外開銷與一般抵押貸款 9 年的累計利息差不多,幾乎等同償還金額的 50%。你必須將每月要繳的房貸乘以 150%,將所有費用納入計算後,得到的就是這棟房子每個月的實際花費。要是這筆數字高於租金,租房就比買房划算,反之亦然。但這個例子的用意不是叫你永遠不要置產,而是要在行動之前先「敲一下算盤」。

我和布萊斯在找房子時,用 150 法則算出來的數字,比當時的房租(一房一廳的公寓,月租 850 美元)還要高出許多,所以在「敲過算盤」後,我便對房市敬謝不敏,寧願把錢省下來繼續當個無殼蝸牛。

富爸爸的理財之道

試算的結果相當合理,不過卻衍生出意想不到的問題:如果我不想像其他人一樣,把辛苦攢下的積蓄全用來買房,那這筆錢該怎麼花呢?周遭沒有人可以為我指引一條明路,所以有段時間我相當迷惘。後來我決定向有錢人看齊,學習如何運用財富。說到花錢,除了伙食費和房租外,我對理財根本毫無頭緒,我爸媽也是。

我只好開始自己摸索;但又有誰更懂得如何讓錢變多呢?為了向成功者取經,我決定從書上找答案。不知道花了多少時間泡圖書館,抱回一堆又一堆的書,並翻閱《富比士》(Forbes)雜誌與《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從此開啟我對富豪世界近十年的執迷嚮往,最後成功躋身其中。但讓我最驚訝的是,關於理財,竟有不少見解是互相衝突的。有人提倡購屋置產,也有人建議租房就好;有人開公司創業,也有人專門炒股。各家主張不一,看得我眼花撩亂,花了好多年研究篩選,才找出屬於自己的致富之道。

但我的確發現了一條可行之道,能透過數學計算,反覆套用。本書前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講我從貧窮中養成的金錢觀,現在該來聊聊我在有錢人身上學到的理財心法了。

我的第一堂理財課來自羅伯特.清崎(Robert Kiyosaki)所寫的《富爸爸,窮爸爸》(Rich Dad Poor Dad)。他主張(容我換個說法):

窮人買東西,小資族買房子,有錢人買投資。

有錢人買的是投資。

嗯⋯⋯

我心想,好吧,晉升小資一族雖然開心;但學會投資肯定有好無壞,不是嗎?於是我撥了電話給銀行,立刻約好隔天時間。

重點總結

擁有房產是相當花錢的事。

除了房貸以外,還有購屋手續及各種額外支出,將這些開銷列入計算後,可能會抵銷掉賣屋的大部分收益。

套用 150 法則來準確估算購屋成本:

1. 將每月必須支付的房貸金額乘以 150%。

2. 算出來的開銷如果高於房租,就不要買房,反之亦然。購屋前務必「先敲一下算盤」。

窮人買東西,小資族買房子,有錢人買的是投資。

作者介紹|沈慧卉(Kristy Shen)、梁宏峻(Bryce Leung)

兩位作者早早就從職場上退休,過著環遊世界的生活,其成功故事廣獲世界各國媒體報導,包括:《紐約時報》、加拿大廣播公司、美國《國家廣播電視財經新聞網》(CNBC)、澳洲《女性健康雜誌》、德國《商報》(Handelsblatt)、俄國《GQ》雜誌、英國《獨立報》(Independent)等。兩人目前透過個人網站(www.millennial-revolution.com),提供讀者理財諮詢,幫助大家實現旅行的夢想。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方言文化《改變看錢心態,最快積累千萬資產的財務自由實踐版:學會運用收益護盾+緩衝基金+股市投資的黃金配比,縮短辦公室社畜人生,提早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原標題:買房投資的真相)

責任編輯/趙鳳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