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台灣難脫離「打罵教育」的輪迴?專家道出台灣父母「打了就會記住!」的觀念有多恐怖

2018-07-03 11:22

? 人氣

楊瑞珠指出,阿德勒與傳統的行為改變主義最不同的是,不用獎賞、處罰,而是讓團體中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有貢獻、被接納、有歸屬感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吳毓瑩表示,阿德勒談「社會情懷」,簡單來說,就是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用、有貢獻,有「有用感」;即使2、3歲的小孩,都會想幫忙、做一些他覺得有貢獻的事。

如何讓每個孩子都有貢獻的感覺?楊瑞珠認為,家長必須有多元的價值觀,而非單一的成功定義,一味的追求好成績、考明星學校。例如:老大會念書、老二很會動手做,孩子有不同的長處,感覺自己是有用的。

03-2.jpg
(圖/未來family提供)

找出問題行為背後的目的

阿德勒提出「目的論」,每個人的行為一定都有目的。研究阿德勒的心理學家德瑞克斯(Rudolf Dreikurs),將孩子不當行為背後的目的,區分為:過度尋求關注、爭奪權力、報復、自暴自棄等四類。

孩子的問題行為可能是出於潛意識、不自覺的,就算爸媽問孩子為什麼這樣做,他也答不出來。因此,出現問題行為時,不要只看表面的行為,而要了解不當行為背後的目的是什麼。

吳毓瑩表示:「出現問題行為的孩子就是一個氣餒的孩子。」他可能想尋求連結,只是用錯方法、過度尋求關注;如果他的能力不被大人看到,他就想爭取權力、證明他比你厲害。

面對孩子的問題行為,最重要的是以溫和且堅定的態度處理。姚以婷指出,以溫和為縱軸、堅定為橫軸,父母的管教模式可以區分為四大類:嚴厲管教、溺愛、忽略、溫和且堅定。

姚以婷觀察,很多父母自己從小被嚴管長大,因此刻意想給孩子愛的教育,卻因為高溫和、低堅定而陷入溺愛的模式。更多的父母則是在嚴厲管教和溺愛之間擺盪:嚴厲管教、打罵孩子產生罪惡感之後,又轉變為溺愛,一陣子後又因受不了孩子被寵壞,又回到嚴厲管教。

還有一種是忽略。家長因為不知道怎麼教孩子,或是因為工作忙碌、親子之間缺乏互動,孩子無法與父母建立歸屬感,會自認毫無價值、懷疑別人對他的善意。

03-3.jpg
(圖/未來family提供)

溫和且堅定的態度面對孩子

爸媽只要用溫和且堅定的態度,教孩子規矩、學會負責任。姚以婷解釋,「溫和是尊重孩子,堅定則是對自己和情境的尊重,」爸媽一旦和孩子約定好,就必須堅持。例如:孩子在餐廳吵鬧,媽媽可以說「如果你保持安靜,就可以留在這裡」,如果還是靜不下來,媽媽可以讓他選擇自己出去,或是被媽媽帶出去。

對孩子來說,規矩帶來行為的依歸,是必要的;如果大人沒有堅持,孩子會不斷挑戰大人的底限。例如:媽媽事先和孩子約定好,開車時若吵鬧就停車,等安靜後再開車。孩子不聽話、吵鬧時,媽媽只要停車,表明立場並堅持決定,不需做任何解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