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年限怎麼選? 20年、30年、40年差別限制一次看,這樣還款「進可攻退可守」最划算

2022-10-07 11:59

? 人氣

房貸年限怎麼選?20年、30年、40年...專家一次分析給你看!(示意圖/取自Max Pixel)

房貸年限怎麼選?20年、30年、40年...專家一次分析給你看!(示意圖/取自Max Pixel)

央行跟進美國聯準會(Fed)不斷升息,國內房貸族及首購族面對「升升不息」的利率走勢,該如何選擇貸款年限?要貸好貸滿、讓荷包不那麼緊張,還是長痛不如短痛速速還款呢?打算買房的朋友,房產專家賣厝阿明為大家畫出5大重點,不論是20年、30年、40年房貸通通一次搞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房貸年限怎麼挑?專家整理買房必看5大重點

房產專家賣厝阿明於臉書專頁「賣厝阿明 知識+」發文表示,央行先前為了減緩房市熱潮,跟著美國聯準會升息半碼,如今聯準會升息到3碼,台灣央行也宣布再度升息半碼,讓國內首購族房貸利率的地板價從1.685%攀升至1.81%,因此特地為首購族及房貸族整理出買房前必看的5大重點:

房貸年限有哪些可以選?

首先,賣厝阿明說明,常見房貸有15年、20年、30年不等,但其實早期貸款年限通常為15年至20年。而在1995年修訂《銀行法》第38條後,無自用住宅者購買自用住宅的放款房貸期限延長至30年之後,30年期房貸逐漸成為市場主流,部分銀行甚至推出40年房貸,拉長還款年限,但僅限無自用住宅的首購族,且設有「借款人年齡加貸款年限小於一定數字」等門檻。

1.20年房貸:強迫儲蓄

以貸款試算公式來看,30年、40年房貸每月的還款金額較20年期來得少,但整體利息卻高出許多。假設你是屬於每月現金流穩定,收入支付房貸費用加上生活開銷游刃有餘,在沒有其他熟悉、安全、穩定投資工具,是可以考慮縮短房貸年限,讓自己每月多繳一些房貸,甚至如果有領年終獎金提前還款,強迫把錢存在房子,等到之後有想再換屋把房子賣掉時,原先已經還掉的本金連同增值空間變成下一間房子的自備款,讓自己可以「以小換大」。

2.30年房貸:手上有寬鬆資金,進可攻退可守

30年房貸好處是每月還款金額比較少,手邊有多餘資金也可以先償還部分本金,同時30年期房貸也可以讓自己手上有寬鬆資金可運用,比較不會被卡太緊。假如一開始先選20年後續想再延長會相對困難,屬於進可攻退可守類型。

不過,30年房貸要注意通常會有綁約1年至3年的情況,在這期間如果想提前清償部分本金,會加收0.5%到1%不等的提前清償違約金。通常3年後多數銀行都可提前清償且免違約金,因此在選擇銀行要特別注意到這點。

3.40年房貸:限制多、負擔最輕

年限越長的貸款,可以降低每個月的還款壓力,相對手邊能夠運用的資金就更為彈性。

但由於40年期的房屋貸款很長,大部份銀行為了避免風險過高,設定的申貸門檻會比前20年、30年房貸來得多。

基本審核門檻(詳細條件依各銀行為主):

1. 符合「首購族」身分。

2. 年齡不能超過40歲,部分銀行規定「貸款年限+貸款人年齡」不能超過75歲,就是說想要貸款40年,年齡不能超過35歲。

3. 貸款人每月收支比(房貸繳款金額占總收入的百分比)最好低於60%,且部分銀行有額外規定職業及收入要在100萬以上,或是「屋齡+貸款年限」要小於60,也就是屋齡要小於20年。

4. 擔保品必須坐落在精華區,例如:每個縣市允許的坐落地區、擔保品的流動性不能太差、不易處分的擔保品,例如:別墅、小套房、老房子、工業住宅等。

另外,因為貸款期限長,總利息算出來甚至有可能會比20年房貸多出1倍,還要考量到未來央行升息的可能性,以免無形中貸款壓力增加。

房貸年限怎麼選?20年房貸、30年房貸、40年房貸一次搞懂!(圖/取自賣厝阿明 知識+臉書專頁)
房貸年限怎麼選?20年房貸、30年房貸、40年房貸一次搞懂!(圖/賣厝阿明 知識+提供)

央行限縮30年房貸有影響嗎?

賣厝阿明指出,前陣子政府為了避免有低價購入高價賣出的炒房行為,限縮30年房貸的申貸對象,藉此達到打炒房的目的,不過房貸限縮政策主要針對「以公司法人名義購置住宅」、「首購族如果購買高價住宅」、「自然人特定地區(六都加新竹縣市)第2戶購屋」、「自然人第3戶以上購屋」等情況。因此,「換屋族」需要特別注意,假如一開始以30年房貸購入的第一間房還沒脫手,就購入第二間房,那銀行最高可以提供的貸款年數就有限。

備註:高價住宅例如台北市7000萬元以上、新北6000萬元或非大台北地區4000萬以上房屋,才可能被影響到。

賣厝阿明提醒,買房前建議先請銀行鑑價並試算相關的貸款規劃,或者透過內政部房貸試算初步瞭解貸款情形,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當申請到的房貸年限越長,每月需要攤還的本金雖然相對低,但利息也較多,「建議大家在考慮貸款年限時,控制在個人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並且要將利息支出差距、通貨膨脹及個人經濟狀況等因素加入評估範圍。」

責任編輯/林俐

喜歡這篇文章嗎?

潘京婕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