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30年前有晶圓雙雄,為何現在是台積電獨霸?答案在商業模式

2022-08-17 12:40

? 人氣

台積電的成功固然令人振奮,但它成功的模式很難複製。以傳統的代工模式從事長期的技術學習和創新,30年終於磨成一劍。同業中的聯電成立更早,開始時採IDM模式,後來也改採台積電的營運模式,構成所謂「晶圓雙雄」的競爭格局,今天在晶圓代工領域也還排名第三(第二名為韓國三星),但無論規模或技術水準,兩者已非同級廠商。在其他產業領域中,也不乏規模世界第一的台灣企業,但因創新力不足,不具相同的影響力。台積電聚焦在一段非常狹窄的技術領域,做到世界第一,以這個地位和合作夥伴的技術起相乘作用,強者結合強者,創造極高的市場價值,毋寧是一項奇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解讀台積電成功的道路,一開始就堅持自有技術,而且在傳統的代工營運模式中,創造高於正常水準的利潤,持續不斷投入研發。可見代工這種模式招式雖老,如果技術高超,一樣可以創造巨大能量。台積電的經驗顯示,代工不一定是為人抬轎,如果技術夠好,也可以坐轎讓別人抬。台灣是小國,沒有市場、沒有出海口,和大國企業聯盟,共享資產、共創價值本是成功的不二法門。但如何累積這種共享的資產,如何共創價值,台積電做了最好的示範。可惜這個典範難以複製,因為一般台商在共享、共創的過程中,當技術厲害到某種程度時,不是被合作夥伴合併吸收,就是被客戶刻意創造的敵手圍堵而失去市場。當台積電的技術登頂時,它的合作夥伴蘋果的手機也天下無敵,而台積電繼續是蘋果手機核心晶片的供應商,沒有被合併或圍堵,最近雙方又把合作關係擴大到電腦晶片的領域,這不是蘋果的尋常作為。蘋果號稱全球最有創造力的企業,創造價值的能力強,顯然台積電的技術對蘋果實現價值有無法取代的貢獻。

作者介紹:陳添枝

曾任台大經濟系教授、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經建會和國發會主委,現為台大名譽教授,清大台北政經學院約聘教授。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天下文化《越過中度所得陷阱的台灣經濟1990~2020》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