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是一種投資!陳時中以台積電為例:調漲保費勢在必行

2022-08-10 12:40

? 人氣

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國人健康習慣愈好,慢性病就愈少,當然醫療費用也會愈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這兩件事情(健康觀念的建立與醫療費用的節省)之間是有時間差的。做健康教育的投資,絕不可能是今年做,明年費用就大減這樣立竿見影。可能要經過十幾年甚至數十年之久,才會實際上反映到費用的節省上。

過去,因為「教育」這件事,無法立即看到效果,加上這件事表面上看來又不是「尖端」、「卓越」的項目,因此大家都不太願意投入。但這種「打底」的基本功其實是很重要的,想要節省健保費用,釜底抽薪之計,就是「預防」疾病的發生。一開始因為投資增加,費用的斜率會比較陡峭,但隨著時間過去,國人若能建立正確的保健觀念,十年、二十年後,醫療的費用省下來了,費用增加的斜度就會漸漸趨於平緩。

生活習慣到底對疾病的預防有多重要呢?舉個大家比較熟悉的例子,2020年,全體國人為了防疫,戴口罩、勤洗手,結果不但降低了COVID-19傳播的風險,就連過去經常在秋冬肆虐的流感、腸病毒也都被阻絕了。

以數據佐證,會更清楚:台灣2020年秋冬打流感疫苗的數量,其實跟前一年差不多,但流感併發重症的通報病例跟過去差很多,從2020年十月一日到2021年一月一日這段期間,台灣只有一個流感重症,前一年同期(2019年十月一日~2020年一月十三日)有高達712個、再前一年同期(2018年十月一日~2019年一月十三日)是300個。至於因為流感重症死亡的病例,這三段期間則分別是:0人、111人與48人。不只流感,2019年十月一日到2021年一月十三日這段期間,跟去年同期比,腸病毒的染病人數也銳減了九成之多,差別非常明顯。

像流感、腸病毒這種傳染病,只要建立良好的預防習慣,就可以馬上看到效果。而慢性病的預防雖然沒有這麼快,但同樣也是可以透過好習慣的建立,最後達到降低風險的效果,而這些觀念,都要靠「教育」來扎根。

作者介紹

陳時中

一九五二年生,一九七七年台北醫學院(今台北醫學大學)牙醫系畢業,曾任台北市牙醫師公會理事長、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行政院衛生署(衛福部前身)副署長。開醫界之先,推動全民健康保險牙醫總額制。二○一七年出任衛福部部長,為該部升格後首位牙醫出身的部長,積極推動長照2.0、健保改革、食安,以及社會安全網等重要政策。

二○二○年初COVID-19疫情爆發,擔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率領防疫團隊抗疫。他臨危不亂、高效率的決策模式、沉穩的風格,在疫情嚴峻的期間,成為穩定民心重要的力量。

從牙醫師到部長,陳時中秉持「先利他,才會利己」的信念,堅持公平、弱勢優先的初衷,視人民福祉重於一切,將維護全民健康做為終身使命。

李翠卿/採訪整理

台大政治系、政大新聞所,曾任財經記者多年,現為文字工作者。

作品曾獲金書獎、金鼎獎、吳大猷青少年科普特別推薦獎。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天下文化《溫暖的魄力:陳時中的從醫初心》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