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是一種投資!陳時中以台積電為例:調漲保費勢在必行

2022-08-10 12:40

? 人氣

陳時中:健保是一種投資。(資料照/柯承惠攝)

陳時中:健保是一種投資。(資料照/柯承惠攝)

在思考健保未來改革的方向時,應該先回到一個很基本的問題,那就是:對於健保,我們到底是怎麼看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到底是把健保當作一種「開銷」?還是「投資」?

開銷跟投資是南轅北轍的思維,若是「開銷」,首先想到的當然就是要「省」,但如果是「投資」,則恰好相反,應該要投入,思維方向不同,結果就完全不一樣。

長期以來,台灣一直把健保當作醫療開銷,而不是一種健康投資。儘管國人的壽命已經升到80.7歲,足以跟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家比肩,但如果用單純的絕對金額比來看,目前的醫療支出卻僅占GDP的6%至7%,而OECD國家是9%、10%起跳,這樣怎麼能夠期待我們的健康投資是足夠的呢?

短時間內,或許還撐得住,因為現階段其實是在「花以前的錢」,也就是說,我們是在「吃老本」。

目前的醫療人才,都是二十年前在各醫藥、衛生等相關院所學習,受過訓練後進入社會服務大眾。因為是過去養成的人才,並不會因為費用低而變少,但如果持續把醫療當作「開銷」,一心只想要「省」,而不投資醫療人才的養成,未來的二十年可就苦了。人才的養成並非一蹴可幾,到時就算覺得情況不對想修正,也緩不濟急。

雖說醫療是神聖的社會任務,但絕不能忽視經濟誘因的重要性,總不能要求醫護人員僅用道德感或使命感支撐醫療體系吧!已經在線上的從業人員,只能繼續努力,但若醫療從業人員的待遇一直無法合理提升,就會影響到未來人才的投入意願。

投資為什麼這麼重要?舉例來說,台積電之所以能夠躋身世界一流企業之列,就是因為他們無論在研發人才、技術、設備以及管理等方面,都很願意投資,資本支出很高。試想,假設台積電現在每年的資本支出硬生生「省掉」三分之一,恐怕不用五年,台積電就不再是偉大的台積電了。假設你要買股票,一家不做資本投入的公司,你相信會有什麼成就嗎?

我覺得,在思考健保費是否要調整的問題時,也應該思考:若以健康為前提,需不需要再投資?

健保量能付費、基本平等健康權的精神固然很好,但不能只把健保當作「開銷」,而應該把健保視為「健康投資」,需要用「投資」的觀念來使用健保費,這樣才能對全民健康形成正向的影響。

健保費調漲勢在必行

多年前,我在衛生署擔任副署長期間,當時的核心任務是「救火」─改善健保財政問題。當年我就認為,應該要調漲健保費,但是當時各方面的條件都難以配合,最後只能用多元微調的方式,暫時解決燃眉之急。

在健保實施十年的時候,我就注意到那時健保費用幾乎翻高了一倍之多,如果十年前就知道費用會增加一倍,當初用一倍的預算來規劃這十年,是不是就可以讓這筆錢用得更有效率?

健保的給付是一年給一個總額,大家在規劃健保的支付時,都是一年一年去規劃的,每一年費用成長4%、5%,看起來好像不多,倘若把時間拉長一點來看,就會發現費用增加的幅度挺驚人的,2003年時,健保總額是3762億,現在是7526億,17年又翻了一倍。

若能事先做長期規畫,而不是只考慮隔年的需求,搶食有限資源,很多事情就可以做更有遠見的處理。

國人平均餘命並沒有比OECD國家少,但醫療費用(占GDP比例)卻只有他國的三分之二,這樣的醫療投資顯然是不足的。但現階段也不太可能大幅增加投資,把費用補到接近OECD國家的7%,甚至9%,但至少要維持住最起碼的投資。

目前現實的狀況是:醫療需要的成長率,比已定下來的保費費基成長率高,整體高了大概百分之一點多。隨著人口年齡結構快速高齡化,以及精緻醫療的需要提升,若不即時調整,到時肯定是捉襟見肘。

我擔任衛福部部長之後,也跟社會保險司合作,做了四到六年的健保相關支給付改善計畫,希望能用比較長遠的眼光,跟醫界消費者進一步溝通,更有效率的運用保費。

全民健保開辦25年以來,只漲過兩次,每次都以政務官下台做為代價。我內心明白,要動到國民的荷包,絕對是件大事,必然會產生相當大的壓力。但是,這也是一件「必須做」的事情,而且刻不容緩,就算真的會因為這件事情下台,還是應該堅持做下去。

截至2020年底,健保短絀將達676億元、安全準備金只剩下1.88個月,到2021年,短絀金額將擴大到771億元、安全準備金則將低於1個月,我們一定要採取行動。因此,整個2020年,除了認真防疫以外,我也不斷跟國人溝通,調漲健保費勢在必行。

2019年最後一天,我們舉辦記者會,確定2021年元月起,將調漲健保費率到5.17%,受雇者平均每人增加63元,7成以上每月增加70元以內;以月薪兩萬四千元、三萬元、七萬元及十八萬元為例,每人每月分別增加34元、44元、105元及262元。至於原本就接受政府全額補助的替代役或低收入戶,保險費則完全不受影響。

我誠懇希望全體國人都能夠理解,漲健保費是為了大家的健康著想,這是一種必須的投資。

延伸閱讀:為何陳時中大學選擇牙醫系?本人自曝:當時想過追隨父志讀法律

終止浪費,從觀念的翻轉開始

漲健保費,並不是只期盼達到年度收支平衡就好,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夠有更多的資源,去做「體質性」的變革。

其中,最重要的「投資」之一,就是「教育」。

很多人都詬病健保存在很多「浪費」,諸如臨終的無效醫療、重複醫療、藥物浪費等。但這些浪費,並不是短時間之內就能夠扭轉的。

舉個最明顯的例子,植物人長期使用呼吸器維生,大家都知道這是「浪費」,我想病患本人若有知,恐怕也不願意這樣「活著」。

問題是:誰要去拔呼吸器?誰有權力剝奪他的生命?這就是明知是「浪費」,可是現階段根本不可能改變的。我們應該努力去做的事情是:「預防」未來可能發生的無效醫療浪費,例如,讓民眾充分了解《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的精神,理性預約自己的臨終方式,充分落實善終權,未來就可以避免面臨這種問題。

也有很多民眾詬病,台灣人太愛看醫生了,很浪費。可是,有一點弔詭的是,民眾自己看醫生時通常不覺得浪費,卻常覺得別人看醫生就是浪費。健保署曾針對醫療資源浪費的情形,對民眾進行認知調查,有67.5%的民眾覺得別人有浪費醫療資源的情形,可是問到自己或家人有沒有浪費,近八成受訪者卻都不覺得有這種情形。

關於「小病也跑去看醫生」或「太常看醫生」這類批評,我倒是持中性態度。我不反對民眾多看醫生,多看病不見得不好,有小病就去看醫生總比演變成大病再來處理好,意識到健康出問題,多跟專業人士溝通其實是好事。

那種一年會看上百次醫生、就醫成癮的極端個案其實不多,這類個案或許可以透過行政手段來解決;但絕大多數民眾並沒有就醫成癮的傾向,產生浪費的癥結不在於民眾「小病看醫生」或是「看太多醫生」,而是「小病就跑大醫院」或是「重複檢驗」。

要解決這樣的問題,應該是要多跟民眾宣導「分級醫療」的觀念,國人若有健康疑慮,多看病無妨,但應該是多跟家庭醫師討論,不要所有的病都要到醫學中心或找名醫看。

除了跟民眾宣導分級醫療的觀念,更重要的是:要落實國民健康教育。

根據健保署公布2019年的十大最燒錢疾病費用排行榜,第一名是慢性腎臟疾病,費用高達533.16億元;其次依序為糖尿病(309.6億元)、齒齦炎及牙周疾病(180億元)、齲齒(166.46億元)、高血壓(140.27億元)、到院抗腫瘤治療(如放、化療或免疫療法)與緩和照護等特定照護(134.05億元)、呼吸衰竭(125.16億元)、慢性缺血性心臟病(122.66億元)、思覺失調症(115.09億元)、支氣管及肺惡性腫瘤(肺癌)(110.12億元)。

大家有沒有發現,以上提到的很多疾病,像是慢性腎臟病、糖尿病、牙齒跟口腔的問題、高血壓等,都是跟生活習慣息息相關的疾病?

倘若國人能夠建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包括飲食、體重控制、口腔清潔、身心靈的調整等,就能有效預防或延緩慢性病的發生,或即便得病,也能夠有效控制住,如此就可以減少健保的浪費。若大家都沒有保持健康的觀念,最後終究只能一直「補破網」。

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國人健康習慣愈好,慢性病就愈少,當然醫療費用也會愈省。

但這兩件事情(健康觀念的建立與醫療費用的節省)之間是有時間差的。做健康教育的投資,絕不可能是今年做,明年費用就大減這樣立竿見影。可能要經過十幾年甚至數十年之久,才會實際上反映到費用的節省上。

過去,因為「教育」這件事,無法立即看到效果,加上這件事表面上看來又不是「尖端」、「卓越」的項目,因此大家都不太願意投入。但這種「打底」的基本功其實是很重要的,想要節省健保費用,釜底抽薪之計,就是「預防」疾病的發生。一開始因為投資增加,費用的斜率會比較陡峭,但隨著時間過去,國人若能建立正確的保健觀念,十年、二十年後,醫療的費用省下來了,費用增加的斜度就會漸漸趨於平緩。

生活習慣到底對疾病的預防有多重要呢?舉個大家比較熟悉的例子,2020年,全體國人為了防疫,戴口罩、勤洗手,結果不但降低了COVID-19傳播的風險,就連過去經常在秋冬肆虐的流感、腸病毒也都被阻絕了。

以數據佐證,會更清楚:台灣2020年秋冬打流感疫苗的數量,其實跟前一年差不多,但流感併發重症的通報病例跟過去差很多,從2020年十月一日到2021年一月一日這段期間,台灣只有一個流感重症,前一年同期(2019年十月一日~2020年一月十三日)有高達712個、再前一年同期(2018年十月一日~2019年一月十三日)是300個。至於因為流感重症死亡的病例,這三段期間則分別是:0人、111人與48人。不只流感,2019年十月一日到2021年一月十三日這段期間,跟去年同期比,腸病毒的染病人數也銳減了九成之多,差別非常明顯。

像流感、腸病毒這種傳染病,只要建立良好的預防習慣,就可以馬上看到效果。而慢性病的預防雖然沒有這麼快,但同樣也是可以透過好習慣的建立,最後達到降低風險的效果,而這些觀念,都要靠「教育」來扎根。

作者介紹

陳時中

一九五二年生,一九七七年台北醫學院(今台北醫學大學)牙醫系畢業,曾任台北市牙醫師公會理事長、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行政院衛生署(衛福部前身)副署長。開醫界之先,推動全民健康保險牙醫總額制。二○一七年出任衛福部部長,為該部升格後首位牙醫出身的部長,積極推動長照2.0、健保改革、食安,以及社會安全網等重要政策。

二○二○年初COVID-19疫情爆發,擔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率領防疫團隊抗疫。他臨危不亂、高效率的決策模式、沉穩的風格,在疫情嚴峻的期間,成為穩定民心重要的力量。

從牙醫師到部長,陳時中秉持「先利他,才會利己」的信念,堅持公平、弱勢優先的初衷,視人民福祉重於一切,將維護全民健康做為終身使命。

李翠卿/採訪整理

台大政治系、政大新聞所,曾任財經記者多年,現為文字工作者。

作品曾獲金書獎、金鼎獎、吳大猷青少年科普特別推薦獎。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天下文化《溫暖的魄力:陳時中的從醫初心》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