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家的當代進化論:社會觀察家詹偉雄與建築師彭文苑談時代與空間

2022-08-08 00:00

? 人氣

本次針對新時代建築專題,特別邀請文化社會學家詹偉雄、行一建築設計總監彭文苑接受採訪,分享二位專家對建築變遷的看法。(圖/江旻駿攝)
本次針對新時代建築專題,特別邀請文化社會學家詹偉雄、行一建築設計總監彭文苑接受採訪,分享二位專家對建築變遷的看法。(圖/江旻駿攝)

說起「家」,每個人心目中都有自己想像的樣子,但是隨著時代的不同建築給予「家的空間」也越來越不一樣,民眾對「家」的想像也開始有更多的嘗試,透過設計融入自己的想法,和過去的時代不太相同,不單單只是購買現成的建築產品、使用建商提供的生活模式,「我可以和希望擁有一個怎麼樣的家?」是每個人都可以詢問自己的問題,行一建築設計總監彭文苑說道「我們其實都可以勇敢地去想像我們理想中的家會是什麼樣子」,多了個性、多了靈魂、多了自己希望的生活型態,成為新時代中「家」更自由的面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過去數十年民眾常常聽見的四房、三房兩廳,其實已成為台灣民眾對「家、固定的想法,但時代遞進,新時代的年輕建築師打造的是有別以往的作品,讓「家」的想法可以更為自由、更跳脫框架、更貼近住戶心靈狀態,「家」的概念在新一代的年輕建築師手上,多了一份更深、更有溫度的連結。

位於台東的「東隱之家」,座落於一望無際的稻田、草原之上,漂浮卻又貼近自然的通透生活,讓「家」的美好與自然歲月共存。(圖/行一建築提供)
位於台東的「東隱之家」,座落於一望無際的稻田、草原之上,漂浮卻又貼近自然的通透生活,讓「家」的美好與自然歲月共存。(圖/行一建築提供)

行一建築設計總監既負責人彭文苑曾說「我認為空間的使用者就像舞台上的演員,因此設計不用做太滿,要多留白出來讓他們在這空間中生活與醞釀出屬於他們最獨特的樣貌與溫度」,跟拿房地產作為投資的概念全然不同,想要什麼樣的「家」,行一建築邀請民眾一同思考。

三房二廳的框架來自集體化社會 個體思想萌芽成為建築新破口

文化社會學家詹偉雄講述建築室內格局變遷過程,以及台灣社會從集體化逐漸轉向個體化的趨勢對建築業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圖/江旻駿攝)
文化社會學家詹偉雄講述建築室內格局變遷過程,以及台灣社會從集體化逐漸轉向個體化的趨勢對建築業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圖/江旻駿攝)

大家現在看見的建築、格局究竟是怎麼樣成為現在的模式的呢?社會觀察家詹偉雄指出,在上世紀1960年代到1980年代經濟起飛的時候,由於製造業引領台灣脫離貧窮,因此製造業體系中流水式組裝生產線要求的集體化生活義理,滲透到社會每一個角落,它要求大家犧牲小我、完成大我,而且隨著勞動力從農村流向都市,新的核心家庭需要一種有效率的空間生活,就衍伸出來大家耳熟能詳的「三房兩廳」了,至於為什麼,詹偉雄繼續說道,「你們記得那時候的口號嗎?大概是1970年代時期的家庭計畫,兩個孩子恰恰好」父母一間房,兩個孩子各一間,成了政府推崇家庭計劃的居家空間,時代就這樣被結構而成。

三房二廳、四房二廳,對應的是父母上下班後的看電視休憩、子女教養、私密放鬆,以備隔日再投入生產線,隨著時代過去,大家慢慢發現「我們的生活被固定的硬體建築空間限制了生活的想像」詹偉雄說道,直到90年代越來越多的民眾透過商展、出差、遊覽世界,看見了世界上更多與環境兼容,也不是「三房二廳」的房子,而這樣的看見,讓更多人以及新一代的建築師反思台灣的建築光景,「新世紀的今天,不再是把靈魂讓渡給集體,不需要反思,只有標準答案的時代了」詹偉雄說道,集體化社會的褪色,迎來更為個人、更有獨特性的時代,「走向個體化,正是給了建築發展一個破口」詹偉雄誠懇說道。

建築兼容空間、人文、環境、自然 民眾可以透過建築自己定義「家」的意義

圖說:彭文苑表示「山嵐居」的設計概念啟發於在現場對圍繞著基地的自然環境與山景的一種最直接的感受, 與被賦予的感動。(圖/行一建築提供)
圖說:彭文苑表示「山嵐居」的設計概念啟發於在現場對圍繞著基地的自然環境與山景的一種最直接的感受, 與被賦予的感動。(圖/行一建築提供)

行一建築的住家作品一直給人一種獨特想像的感受和有一種勇敢與主流作品不同的力量,「談到家,一般都想到房地產產品,但我們鼓勵大家可以去思考『自己的家』是什麼?」設計總監彭文苑說道,大家對住宅雖然有很多既有的印象,但是可以選擇跳脫框架。

從行一建築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幾件能代表著新時代住家的代表性作品。設計總監彭文苑秉持信念,突破傳統以來對公寓式住宅、對租屋、對合住的框架,從陳舊的街區、逼仄的窄巷重新開拓租屋生活新美學,用5年的時間在2021年推出,並榮獲第八屆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的「共居之家」,從佔地僅四米寬的基地上,設計「一棟一層一戶」提供年輕租屋族新的居住選擇。

「共居之家」是在市中心的陳舊街區夾窄巷弄中開拓的美好生活可能。於都心、巷內、轉角、面寬僅四米的基地上,設計出一棟一層一戶、可供年輕族群用租賃形式居住的小型單元建築。(圖/行一建築提供)
「共居之家」是在市中心的陳舊街區夾窄巷弄中開拓的美好生活可能。於都心、巷內、轉角、面寬僅四米的基地上,設計出一棟一層一戶、可供年輕族群用租賃形式居住的小型單元建築。(圖/行一建築提供)

「你能想像,透過樓梯貫穿室內外空間,讓每一位住戶都能擁有一個有陽光和街景的家的入口嗎?」彭文苑語氣興奮,特別設計的動線、創新的階梯安排,形塑出更友善的空間運用與更有溫度的鄰居關係,小住宅一樣可以展現個性,從傳統建築方式突破,順著都市更新的變動,彭文苑設計的住宅兼容城市紋理與租屋空間。

「住宅與生活要能與周遭的環境有良性的對話,我們會透過建築的座向、空間屬性與出挑屋簷等去回應物理環境達到遮陽與隔熱的效果,同時讓每個空間都能自然的採光與通風,降低住宅對人工燈光與空調等電力的需求,讓家是能兼具自然舒適與節能環保的居住環境。」彭文苑強調住宅除了要能與時俱進之外,還要能承載更多人文美學、與自然共生的理念。

如同行一建築在台東推出的作品「東隱之家」,創新設計了絕美的房子,在一望無際的稻田、草原之上,跟山海融合。將建築結合自然環境,正是彭文苑獨到的作品特色,通透的格局、浮島般的建築美學,打破對「家」的成見,彭文苑致力打造的是建築有溫度、有生命的一面。

建築30~50年推進「家」的延伸 建築與自然環境相互引渡成為一體

行一建築設計總監彭文苑從過去挑戰、反叛傳統建築,到現在恣意推出兼具創作與空間自然環境融為一體的建築作品,他誠摯邀請民眾對「家」的概念勇敢想像、勇敢思考更多可能。(圖/江旻駿攝)
行一建築設計總監彭文苑從過去挑戰、反叛傳統建築,到現在恣意推出兼具創作與空間自然環境融為一體的建築作品,他誠摯邀請民眾對「家」的概念勇敢想像、勇敢思考更多可能。(圖/江旻駿攝)

「家的空間須具備包容及延展性,隨長遠的人生階段,在三五十年間保持調整的彈性,有的階段需要與長輩同居,或者家人需要獨立空間。也有時在兩者之間,既親密又獨立。」彭文苑說道,時代之下的建築慢慢在轉變,現代社會大家喜歡獨立自主追求嚮往的生活,而住宅扮演的腳色也比以往更多元,人與建築之間的關聯、建築與環境之間的關聯,都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獲得日本Good Deaign Award大獎的「山嵐居」,透過將自然引入室內與生活互動的設計可能,與捕捉窗外自然的豐富變化。(圖/行一建築提供)
獲得日本Good Deaign Award大獎的「山嵐居」,透過將自然引入室內與生活互動的設計可能,與捕捉窗外自然的豐富變化。(圖/行一建築提供)

說著「家」的不一樣,行一建築拿出獲得日本Good Design Award大獎的「山嵐居」,透過把自然引入室內生活的設計,光影之間的流動,住戶的生活、時間、自然環境交織在一起,彭文苑又透過曲牆引導出獨有的動線,讓空間更靈活、更有使用彈性,生活、居住、家,都可以重新被定義,揮別「蝸居」小日子。

建築隨時代流動輪轉,民眾實際上已擁有更多的選擇權,決定生活的方式與「家」的各種需要,不一定需要選擇購買現成房型,成了新時代的人們看待住宅如何與個體化生活協調的核心關鍵,而「家」的在建築的構成中究竟成為了什麼樣子?邀請民眾一同,勇敢想像與透過設計實踐。深入探訪:行一建築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睿筌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