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早早賺夠錢、給家人優渥生活的他,竟被全家嫌棄?中年人都逃不掉的殘酷問題

2018-05-31 15:27

? 人氣

讀者的父母,心情也差不多,過去他們會滿臉光彩,說兒子今天飛這裡、明天飛那裡,受到公司重用,前途看好;現在他們不知道該說什麼了,難道說「我兒子賺飽了,不工作了」?當然不行,這種炫富太傷人了;但是啥也不說,老友就會狐疑地看向他們,以為有難言之隱,而寄予同情的眼神,更讓二老不自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就這樣折騰了兩年,退休後的美好日子該享受也享受了,讀者決定復出江湖,找回昔日的活力,也給兒女做榜樣,可是他不打算回到老本行,問我還有什麼選擇?這是第二個關卡,換作是你,你會怎麼做選擇?

有興趣 + 有意義 = 理想工作

我給了他兩個選擇的標準,一是做有興趣的事,一是做有意義的事。做興趣的事,對自己付出,人會變得快樂;做有意義的事,為別人付出,人會獲得滿足。從中年到老年,能得到快樂與滿足,這個人生就算是功德圓滿。

年輕時,工作最主要的動力是為了賺錢,在換工作時,看的多半是薪水與職銜,或是未來的發展性,是不是職位能越跳越高、薪水越領越多,而這些都是外在價值,不見得是自己真心喜歡或追求的,就算全部到位了,也未必滿足與快樂,有時心裡反而空空的、虛虛的,懷疑過的是自己想過的人生。現在既然不需要再為錢擔憂,就不必在意外在價值,不妨回到自己,看看內在價值,找出興趣所在,以及人生意義。

人到中年,有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整理自己。走完人生的大半段之後,看著前方還有小半段,很多人會開始進入自省階段,問自己幾個簡單的問題:

我是誰?

我從哪裡來?

我想去哪裡?

中年人問這些問題,是想要明白自己這一生的定位。而定位要用哪一種座標?過去可以用名與利作為經緯度;中年之後,名與利再也無法滿足,必須收回眼光,往內去求,問問自己這顆心,希望自己的定位是什麼。這個問題,就好比有人問,當你往生之後,希望後人在墓誌銘上寫下哪一句話。

奉獻,是最高的自我實現

這位讀者說,他沒有什麼特別的興趣,但是他可以想想「意義」這件事。後來他告訴我,他想接觸一些基金會,拯救瀕臨輟學的青少年,以免他們被這個社會給放棄,而被犯罪集團給吸收,終身再也難以回到正常體制裡。他帶著有點羞赧地說,給予這些失去機會的孩子一個機會,是他人生下半場的終極意義,或許墓誌銘可以寫道:

「他永遠對著差一步就掉落深淵的孩子伸出援手。」

很多人都以為,自己得到什麼是最重要的,其實到了中年就會發現並不是,唯有為別人付出與奉獻,才是工作的意義,才能找到自己的定位,感到心裡真正的踏實。

作者介紹│洪雪珍

專欄作家,職場理念:成功都是努力來的!目前任職 yes123 求職網擔任資深副總經理,商業周刊專欄作家,曾任職自由時報行銷經理、台北愛樂電台行銷總監、聯合報主編。目前已出版《哪有工作不委屈,不工作你會更委屈》《不乖勝出》《工作愈換愈好,得有這些本事》等書。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洪雪珍粉絲專頁(原標題:【財富自由時,做什麼工作最能滿足你?】)
責任編輯/林安儒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洪雪珍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