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飆、股市崩,為何市場災難不斷重演?800年的經濟史,暗示金融圈3大謊言

2022-07-11 12:40

? 人氣

桑思汀發現了幾個能解釋這個現象的要素,包括偏好竄改(preference falsification)—即我們願意在公開場合表達違心之論的那種偏好;以及相互依賴(interdependencies)—即我們願意說或願意做的事取決於他人。這些特性代表一旦情勢成熟,就可能快速達到新意見的臨界質量(critical mass),有時候,那甚至會衍生令人不愉快的結果。金融市場也有這樣的狀況。隨著明斯基週期持續向前推進,價值會變得愈來愈相對。當股票普遍很貴,民眾就會被動能最強的股票吸引,買進那些股票,並期待有更多傻瓜會在崩盤之前介入那些股票。不過,這種「跑最後被鬼抓」的方法,最終一定會高估一般人對一般人意見的真正想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市場一開始又怎會和價值脫鉤?根據行為科學試驗,如果民眾得知一項全新或新興的社會規範(例如接納素食主義),他們比較有可能會根據那個規範行事。後者可以解釋新世代思維如何會快速興起。凱因斯就曾強調動物本能在促使市場偏離基本價值方面的作用力,他那一番著名評論如下:

「即使撇開因投機而起的不穩定不談,還有因人性特質而發生的不穩定,即我們的積極活動 - 無論是就道德、享樂還是經濟層面的活動而言 - 有很大的比例取決於本能的樂觀主義,而非取決於數學期望。我們決定從事積極事務的多數決策(其完整後果要很久以後才會浮現)或許只能視為動物本能、一種採取行動而非無為以對的本能衝動結果之一,而不是量化利益乘以量化機率的某個加權平均值的結果。」

這些動態不僅可能讓經驗老到的幹練投資人非常苦惱,也可能對不動產抵押貸款的放款人與屋主感到無比折磨,尤其是在「新世代」期間。如果房價真的只會漲不會跌,那麼只要貸款人勇於舉借極大倍數的貸款,就有可能獲得足夠還清未來債務的巨額資本利得。

就是那樣的「理性」行為助長了信用狂歡,最終引爆了這場全球危機。而且,到了最後,由於懷抱「市場永遠正確」的信念,政策制定者遂未能扮演好他們應有的角色 - 換言之,政府並未為了追求集體的利益而適度節制那些傾向。

第三個謊言:市場是有道德的

第三個謊言 - 即「市場是有道德的」 - 也就是將「市場必須履行其承諾」的社會資本視為理所當然。問題是,在金融市場上,手段與目的很容易被混為一談。價值有可能變得抽象且相對,而個人的氣節可能會因群眾的牽引力量而崩潰。

且讓我們舉固定收益、外匯與大宗商品(Fixed Income, Currencies and Commodities,簡稱FICC)市場為例,一直以來,這些市場都高度依賴非正式的慣例和理解來運作,而且,幾個世紀以來,這些市場也一直遭受不良行為所苦。固定收益、外匯與大宗商品市場標準局(Fixed Income, Currencies and Commodities Markets Standards Board,簡稱FMSB)全面檢視各種金融不當行為後,發現過去兩百年間屢屢出現一致的欺詐行為。1868年的裸麥原物料商品供給短缺、1900年的冰短缺、1951年的燕麥短缺,以及2010年的可可短缺等都有異曲同工之妙。在1930年被用來抬高曼哈頓電力供應公司(Manhattan Electrical Supply)銷售價格、所謂的「虛買虛賣」(wash trades)手法,也在2014年被如法炮製,用於泰拉交易所(TeraExchange)的相同目的上。這種為了抬高股票價值而散播謠言的行為歷史上反覆可見,只不過19世紀的謠言是透過電報傳遞,21世紀則是靠社群媒體傳播。技術雖不斷演進,也有一些約束相關行為的法案通過,但那些不當行為骨子裡依舊相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