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每5名確診就有1人「長新冠」!專家揭3大致病原因,恐造成肺部、大腦等器官損傷

2022-07-03 10:30

? 人氣

確診新冠肺炎就像小感冒?小心「長新冠後遺症」造成肺部、大腦等器官損傷。(圖/取自xFrame)

確診新冠肺炎就像小感冒?小心「長新冠後遺症」造成肺部、大腦等器官損傷。(圖/取自xFrame)

COVID-19影響全世界將近三年。對許多人而言,染疫確診後只要適當休息、治療,症狀康復後便能回到正常生活。然而,不少確診者的惡夢,卻是在病毒感染康復之後才開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根據5月底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所公佈的最新數據 ,在200萬名確診記錄中,有5分之1的人出現「長新冠」(Long COVID)相關症狀。雖然部份研究表示,接種疫苗可些微降低長新冠風險,但疫苗能否有效阻止長新冠發生,仍是未解疑問。

權威學術期刊《SCIENCE》專文報導指出 ,從病毒大流行伊始就有科學家陸續發現「長新冠」可能造成持續性症狀,並努力探索其背後發生成因。截止目前,引發「長新冠」的後遺症有三種可能理論:第一是病毒感染造成的微小血栓,第二是病毒殘留在體內並持續複製,第三則是染疫引起的免疫異常。

新冠病毒將造成凝血異常?微小血栓恐引發這些狀況(圖/潮健康提供)
新冠病毒造成凝血異常?微小血栓恐引發這些狀況!(圖/潮健康提供)

病毒造成凝血異常?微小血栓引發各種症狀

染疫後出現「長新冠」,並非近期才有的現象。義大利小兒感染科醫師Danilo Buonsenso在2年前就發現,輕症感染的兒童在康復後數個月後,仍會有呼吸急促、極度疲勞等症狀。懷疑是病毒感染造成凝血功能異常,患者的體內出現微小血栓斑塊導致循環系統堵塞,甚至可能對大腦、關節有「災難性」影響。

Buonsenso 運用「單光子電腦斷層掃描儀」(SPECT-CT)檢查這些微小血栓是否造成肺部血流變化,從11名確診患者中發現,染疫後的微小血栓及血管內壁的損傷,的確可能導致肺部血流量下降。但是,影像掃描中並未找到明顯「斑塊」,因此這些患者並不符合服用抗凝血藥物的標準。

一名住在巴黎的研究生Marta Esperti在染疫後,陸續出現疲勞、走路時呼吸困難、持續發燒、關節疼痛等症狀,但血液檢查、X光檢查及其他病理報告都顯示她的身體狀況正常。後來Esperti接受單光子電腦斷層掃描儀檢查,發現她的右肺部「幾乎全藍」,血流狀態明顯有受影響。

南非斯泰倫博斯大學生化學專家Resia Pretorius則警告,COVID-19造成的微小血栓斑塊,可能在血液當中流動,在長新冠患者身上引起過度凝血。而血栓可能會造成肺部、大腦等器官損傷,即便染疫時病情較輕微,也可能在感染後數周增加心臟病與中風的發生風險。

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急診醫學部的主治醫師David Lee認為,無論是急性感染COVID-19或是慢性長新冠,感染病毒引起的微小血栓現象並沒有太多不同,他估計70%長新冠患者出現呼吸問題,至少有30%發生自主神經功能障礙,而自律神經受到干擾又會導致心率、呼吸、消化功能受影響。血栓也可能引起疲勞與腦霧。

不過,目前尚缺乏明顯證據能夠證明微小血栓是引起長新冠的主因,只可視為一種「凝血假說」。更多的科學家在招募康復者,接受單光子電腦斷層掃描儀的檢查,以及其他改善凝血機制作法的小型試驗,希望進一步確認兩者之間的關係。

染疫後病毒將在體內持續複製?研究顯示:病患腸道中人有病毒的RNA(圖/潮健康提供)
染疫後病毒將在體內持續複製?研究檢驗出,病患腸道中人有病毒的RNA(圖/潮健康提供)

染疫後病毒持續複製?腸道中仍有病毒RNA

專門研究細菌與病毒美國微生物學家Amy Proal 認為,當感染急性期過去COVID-19病毒依然會在體內持續造成傷害,她在一項針對44名染疫死亡者的屍檢研究中,發現大腦、肌肉、腸道和肺部仍存在病毒RNA。這項研究顯示病毒會在人體內部持續複製,但與長新冠的關連並不直接。

病毒既然能躲在腸道組織中,可能是引起長新冠的元兇?奧地利因斯布魯克醫科大學(Medizinische Universität Innsbruck)胃腸病學家Herbert Tilg招募46名染疫者,其中21名出現長新冠症狀,經內視鏡檢查發現他們的腸道組織都含有病毒RNA,表示在長新冠患者的身上,腸道組織中仍有病毒存在。

體內持續存在的少量病毒,是否與長新冠有直接連結?還需要更多的科學實驗證明。現階段已知的事實是,長新冠患者的糞便、尿液、血漿中仍可偵測到病毒RNA。也有人認為抗病毒藥物能幫助清除殘餘病毒、減少長新冠症狀的方法,不過,目前為止的試驗都沒有明確證實有效。

病毒感染引發免疫力異常,有認知障礙者發炎指數更明顯。(圖/潮健康提供)
病毒感染引發免疫力異常,有認知障礙者發炎指數更明顯。(圖/潮健康提供)

病毒感染引發免疫異常?有認知障礙者更明顯

第三種引起長新冠的可能理論,則結合感染後的微小血栓及康復後持續存在體內的殘餘病毒兩種機制,認為這兩者共同影響了人體的免疫系統,造成「免疫異常」的一系列反應。

一項發表於《Nature Immunology》的報告指出,長新冠患者在3個月後出現疲勞及其他症狀,從血液檢測發現,這些人的免疫系統一直處「高度警戒」狀態。該項研究發現,長新冠患者到了感染後的8個月,體內的干擾素數值還是非常高,而干擾素是免疫系統為抵抗病菌入侵製造的蛋白質。除了人體之外,史丹福大學的動物研究預印本也指出,在小鼠鼻腔植入COVID-19病毒,會造成大腦發炎與神經症狀。在長新冠症狀的患者對比中也發現,發生認知障礙者的血液中發炎指數較高。這些發炎指數並非標準的血液檢驗項目,卻可能對瞭解長新冠如何影響患者相當重要。

英國展開長新冠臨床試驗,望找出明確治療方法

「長新冠」尚未找出確切原因,在臨床上如何給予明確的診斷也缺乏一致性的標準,部份科學家認為「長新冠」被視為一種疾病,實際上卻是一系列形態殊異的症狀。為了解決定義並尋找有效治療方法,英國已開始進行《STIMULATE-ICP》研究,招募4500名長新冠患者,將他們隨機分配用於抗凝血劑、抗發炎藥物、抗組織胺藥物三組,並收集患者的血液樣本,希望從中找出針對「長新冠」明確有效的療法。

Marta Esperti的個案也有進展,她在服用抗凝血藥物一年多之後,已能正常生活與運動,但還無法跑步並搬運重物,也偶爾有疲勞症狀。2021年12月她二度感染COVID-19病毒,發生嚴重虛弱的後遺症,直到3月下旬接種第4劑疫苗才好轉。然而,Marta Esperti的肺功能雖然有所改善,影像檢查卻顯示她的肺部沒有變化,因此長新冠是如何引起她的身體症狀,仍是未解開的迷團。

負責領導《STIMULATE-ICP》研究計畫的倫敦大學心臟病學家Amitava Banerjee認為,治療COVID-19急性期的抗病毒藥物試驗進展相當迅速,但如何治療、改善「長新冠」的各項研究才剛剛起步,人類面對病毒帶來的變化,仍須抱持謹慎謙虛的態度。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潮健康(原標題:疲勞、腦霧是微血栓塞大腦? 專家揭「長新冠」3大致病可能)

看更多【新冠肺炎疫情】最新報導:https://bit.ly/3aAQ9d6

責任編輯/梁溶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