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富元專欄】為何大砍大殺、血濺滿地的電影總是有人愛?資深影迷道出暴力美學無窮魅力

2018-05-22 12:46

? 人氣

「暴力美學」與「暴力賣血」的大不同

我幾十年來研究電影。以前寫影評的人不多,最厲害的首推但漢章先生。他經常從技術面與學術角度分析電影,我從他身上學習得到很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今天因為網路的興盛,任何人都可以突破屏障發表自己的意見,所以對電影的看法就更多元化。

我本人也傾向從導演手法,編劇緊凑度,攝影技巧等技術面去看電影,但我更喜歡憑感覺來給與電影適當的評估。基於如此態度,我覺得「暴力美學」與「暴力賣血」最基本的三個大不同在於:

一、氣氛的選擇與處理。跟任何事情一樣,導演與製作團隊得要從開始就選擇電影整體氣氛的營造。我們再看甄子丹演了三次的《葉問》,和梁朝偉在《一代宗師》裡演過一次的葉問,同一位大師的故事,給大家的感覺是否截然不同?我不說孰好孰壞,只說這是導演在電影尚未開拍之前就要先決定的方向。你可以粗獷陽剛地劈哩啪啦就讓甄子丹打個過癮,或者你可以細膩微妙地溫婉讓章子怡來帶出梁朝偉的內斂。美好效果,絕對與導演團隊的思維與水準息息相關。

甄子丹與梁朝偉飾演的葉問。(圖/取自網路)
甄子丹與梁朝偉飾演的葉問。(圖/取自網路)

二、角色的處理。回想起來,《捍衛任務》這個角色也可以像有些片子的強人走進酒吧看到誰不順眼就大打出手,譬如最會開快車出快手的傑森史塔森(Jason Statham),如果由他來演,可能給大家的感覺會很不一樣?導演選了基努里維,讓他扮演一位沉默寡言,神光內斂,只想退休根本不願出手的大殺手。如此一來,觀眾就會人同此心,覺得他是被逼的,殺再多人也是他們咎由自取。殺無辜的人,鏡頭怎麽拍都美不起來。殺罪有應得的人,就可以拍得乾淨利落,犀利風光。

三、配套結合的優美處理。以前香港導演吳宇森在巔峰時期所拍的警匪片,都有一定程度的優美結合。後來他到好萊塢所拍的《變臉》,就沿用了過去那一套在槍戰決鬥時善用飛舞白鴿穿插,非常獨特地平衡了銀幕上單一層次的緊張。不過最近看了他最新片子《追捕》,還是用這一套,了無新意。唉!大師不進步,難怪逐漸不紅了。再回想《追殺比爾》中雪地決鬥的那一段?如果採用了不同的喧嘩熱鬧背景配樂,襯托出來的氛圍會變成怎樣?又說《追殺比爾》第二集烏瑪瑟曼從墳墓中掘土而出,那一瞬間轉換成墨西哥荒野味道明亮的小喇叭樂曲,哈!整個氣氛立刻強勁興奮起來了。拿光影來說,《一代宗師》裡就特別會使用shade陰影,讓光與暗之間的調配來訴說人與人之間的感覺變化。

暴力賣血容易。這年頭,你就算光賣亂打亂殺,好像也有人買票埋單。

暴力美學可就稍難一點。又要殺人,又得拍的讓你覺得好看,覺得美,覺得人心大快般地過癮,那可就需要比較深厚的功力與想象力吧!

讀者們當然也會有你們自己欣賞的暴力美學代表電影,說來聽聽吧?

責任編輯/趙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