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是「童年情感忽視」常見後果…從小衣食不缺、父母也很好,但長大我們內心空虛

2018-05-16 05:20

? 人氣

什麼樣的父母會對孩子造成「情感忽視」?

父母自己在成長中也鮮少被關懷,或使用特殊的教養方式,這些都可能是造成孩子感到情感被忽視的原因。(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父母自己在成長中也鮮少被關懷,或使用特殊的教養方式,這些都可能是造成孩子感到情感被忽視的原因。(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對很多人而言,盡全力的照顧自己的孩子是他們的義務與願望。但有意無意中,身為孩子的我們依舊就會遭遇到情感忽視。這可能源於父母自己在成長中缺乏了這方面的關懷,也有可能是父母特殊而典型的教養方式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研究者看來,有一些典型特質的父母(包括但不侷限於),他們會有更大的可能在養育中造成孩子的情感忽視:

1、自戀型的父母

世界都是圍繞著我旋轉的—這是擁有自戀型人格特質或自戀型人格障礙的父母的典型特徵。因此,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他們可能更關注滿足自己而不是孩子的需求。在這種養育環境中成長的孩子,長大後可能無法很好的看清出自己的情感需求,無法明確自己的需要,甚至覺得自己的需求是過分的,不合適的。

2、權威型父母

權威型父母強制孩子按照自己的「規矩」辦事,而不傾向於傾聽和關注孩子的感受與需求。最終,孩子長大後,可能會反抗權威,或者懦弱順從。

3、完美主義型的父母

這一類的父母們認為,孩子可以一直做的很好,或做到更好。即使孩子考試拿了全年級第一,卻因為某單科沒考到第一而受到責罵。成人後,孩子們也會變成一個完美主義者,為自己設置不切實際的期望與目標,導致焦慮等種種問題。

4、放縱型的父母

這一類的父母對孩子採取自由放任的教養方式,但卻過多的「不管不顧」,任由孩子「生長」。這一類的孩子在成年後,可能會在設置邊界的問題上遇到困難。

5、父母缺席

對於一些人而言,童年中是沒有父母存在的。這包括死亡、離婚、疾病、長期工作而忽視孩子,名存實亡的婚姻等等。

恰巧這兩天看到《人物》雜誌對沉珂的採訪—這位曾經被稱為中國網紅第一人的女孩。記者在報導中寫道:「自小被父母打發去跟保姆生活、在現實生活中孤僻而敏感的問題少女沉珂發現了一個更有安全感的虛擬世界,她把現實生活中那些無人理解的情緒訴諸網絡。」—後來的事很多人都知道了,她自創金屬和說唱歌曲,在日誌裡記錄自己的複雜的情感生活,自殘,成為眾多90後的偶像。而後被傳自殺,現今又出現在公眾面前。

儘管家庭僅僅是沉珂成長過程中的「問題」之一,但無疑它是巨大而顯目的。沉珂自己回憶,她的家境很好,爸爸是上市藥企的老闆,卻很少願意花時間跟孩子打交道。媽媽常年在國外度假。從小學四年級開始,爸爸將她轉至貴族學校。至此,父母幾乎從她的成長途中退場。

「29歲了,她在現實生活中依舊無法獲得安全感」—對那篇報導時,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

童年期情感忽視的「症狀」體現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